学校不是万能的
2009-04-26鲁人
鲁 人
曾经有句很时髦话,说:“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剽窃来改头换面为:“学校不是万能的,没有学校是万万不能的。”后半句的意思毋庸赘述。前半句说出来,估计是招骂了。
说“学校不是万能的”,这不是一个道德问题,不是推卸责任,而是一个很真切的现实问题。如果认定“学校就应该是万能的”,那是一种无知;如果强要“学校是万能的”,那最终遗害的只会是学生;如果以“学校是万能的”,来躲自己的清闲,那便是一种不负责任了。
当下,学生越来越难于管理,应该已有公认。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恶性事件也屡有所闻。于是,学校成了众矢之的,似乎教育的失败,责任全在学校的无能和无责任感。我倒觉得,仅从学校和老师自身利益的角度说,学生的优劣,无论受益受害,首当其冲的是学校和老师。没有一个老师愿意被学生辱骂,甚至给自己造成人身伤害。仅从这一点上,学校和老师就不会对学生放任自流,更何况绝大多数老师对自己的事业都充满感情。
我一直认为,学生品行的优劣,一定是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的责任。家庭的责任重在培养,社会的责任重在环境,学校的责任重在引导。而且,家庭的作用永远是第一位的。因为,家长不但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是他们终身的老师,家长的言行总是会直接,或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影响。
我们从自己周围的家庭就可以看到,如果这个家庭的孩子有问题,则这个家庭的教育就必定存在问题。这种问题有道德品行方面的,也有方式技巧方面的。如今,绝大部分家长都把孩子当作宝贝疙瘩、眼珠子,捧着,含着,揣着,顶着……极尽宠爱之能事。孩子有要求,有条件要答应,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答应。如果能做到,他们怕是会把地球给孩子当足球玩。但他们却忘记了培养孩子具有善良的品德和必需的责任感,起码使孩子具备听取别人意见的礼貌。而当他们发现孩子的品行出了问题时,又不懂得亡羊补牢,或是没有正确教育的办法,因为他们从前极少对此有所关注,结果,只剩下无休止的抱怨。甚至,有少数家长至此仍不以为然,不去配合老师的教育工作,从而越发加重了孩子的问题。
对学生教育负责任的还有社会,当社会充满浮躁,社会公德亟待改善;暴力被赞美为美学,并为众多青少年崇尚;成人的世界充满利益的角逐,对人性中的丑陋不以为耻。这一切都会对青少年产生恶劣的影响。一些本不属于学生该去的娱乐场所、网吧等任由学生自由出入,这都是社会对自己所承担责任的懈怠。营造一个好环境,是可以对人起到净化作用的,至少可以对人有约束作用。
当家庭和社会教育失败的时候,让学校来独撑教育的重担,其难度怕是显而易见的。
责任编辑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