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标和岳麓版教材的缺陷及对策
2009-04-26曹凯
曹 凯
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是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写道:“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从古到今,25个专题竟然缺乏宗教和欧洲中世纪这两块内容。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宗教和欧洲中世纪也应该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因为没有宗教和欧洲中世纪的内容,学生不仅难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而且也不可能认识东西方不同文明的历史轨迹,从而课标提出“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理念只能是一厢情愿的追求。
宗教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世界三大宗教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已经渗透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由于课标没有提到宗教,依据课标编写的岳麓版教材也没有单独的章节谈宗教,所以有关宗教的内容只能是只言片语,不幸的是,宗教还是以“负面”角色登场的。比如历史 (Ⅲ)《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提到,“基督教会垄断西欧文化教育约千年之久,人们生活在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的蒙昧之中”。又比如,历史(Ⅲ)《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导引处写道:“至19世纪,人类社会已经告别中世纪的宗教黑暗,相继跨入蒸汽时代和灯火辉煌的电器时代。”这些都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宗教是“蒙昧、黑暗”的代名词,是社会进步的阻碍力量。以教材的内容不仅难以了解宗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作用,而且容易形成对宗教的偏见。
欧洲中世纪也是被课标遗忘的对象,有关的内容主要是作为背景介绍这一配角位置。对于历史(Ⅰ)《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政体的建立》而言,欧洲中世纪是要“结束、推翻”的“封建社会”;历史(Ⅱ)《第七课 新航路的开辟》在导引处指出“15世纪的欧洲正在走出中世纪的藩篱”;对于历史(Ⅲ)《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欧洲中世纪是要“告别、摆脱”的对象。综合岳麓版三本教材关于欧洲中世纪的支离破碎的内容,让人感觉近代欧洲的巨大变化不是建立在中世纪发展基础之上,有点从“古”而降的隔代感。把欧洲中世纪看成是“垃圾”,而在“垃圾”上经过慢慢长夜能够孕育生长出朵朵鲜花,是很难令人信服的。
中世纪是古代和近代之间的一个时代,通常,人们把它的开端确定在民族大迁徙(约375—568年),更精确地说,确定在罗马世界帝国的崩溃(476年)。“黑暗的中世纪”是中世纪结束后很长时间内西方人对中世纪的看法。但这个观点早已被西方学术界抛弃了,原因在于学者们对中世纪历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后发现,中世纪其实并不黑暗。(徐滨:《中世纪真的黑暗吗》,《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年第2期,第60页)事实上,在漫长的中世纪里,基督教逐渐与蛮族融为一体,成就了中世纪乃至如今独具特色的西方文化。即便是在以反中世纪著称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代,人们所使用的思想武器也依然是在中世纪锻造出来的。(田薇:《关于中世纪的“误解”和“正名”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16卷,第10页)任何历史都应该是一个接力过程,是连续发展的,不了解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就不可能理解西方文化。可以说没有中世纪上千年的沉淀,就没有后来西方近现代的历史。
鉴于宗教和欧洲中世纪的重要性,笔者建议在完善课标时应该增补有关内容。如果采纳这条建议,不是无形中加重了历史教学任务吗?为了不加重负担,整合三本历史必修教材可能是最好的选择。目前是按照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部分编写教材,但是三者的内容又不可能切割的整整齐齐,难免藕断丝连。如历史(Ⅰ)《第15课 辛亥革命》,在讲述革命过程时肯定要谈到三民主义,而在历史(Ⅲ)《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笔者认为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放在历史(Ⅰ)《第15课 辛亥革命》对教学会更好,了解三民主义的内容,才能更好的理解“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这一思想。毫无疑问,没有三民主义的指导,也就没有承前启后的辛亥革命;同样道理,关于历史(Ⅲ)《第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内容应该放在历史(Ⅰ)和历史(Ⅱ)相对应的政治和经济内容中去,如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对近现代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不提毛泽东思想,历史(Ⅰ)《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就缺少了灵魂,把毛泽东思想放在历史(Ⅲ)《第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行教学,就不利于理解历史(Ⅰ)《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和历史(Ⅱ)《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这两课内容,并且由于历史(Ⅰ)第20课和历史(Ⅱ)第18课的教学都无法回避毛泽东思想的某些内容,所以内容的重复就很难避免了;还有历史(Ⅱ)和历史(Ⅲ)也有内容的重复,如历史(Ⅱ)《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和历史(Ⅲ)《第16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在发明介绍上有重复的部分;另外历史(Ⅰ)《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和历史(Ⅱ)《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两个单元的内容亦有重复现象,其实作为当代世界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两个基本方面,两个单元内容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如此对教和学两方面都便利。类似的情况还有一些,就不在这儿一一举例了。当然专家们希望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历史现象,有些内容交叉重复也是难免的。
历史(Ⅲ)比较多地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跨学科特点比较明显,如《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与科技》和《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笔者了解到有些内容与语文教材有些重复,有语文教师开玩笑说:谢谢历史老师啊,帮助语文系统地学习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和各种文学艺术门类的有关知识;还有《第8课 笔墨丹青》和《第18课 音乐与美术》,在讲解时能够专业一些,需要虚心请教音乐、美术教师,他们告诉笔者里面的一些插图和内容在美术教材也有,当然他们教学的内容要比历史系统具体;另外还有《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第25课 现代科学革命》和《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内容,为了对专有名词理解到位,要向这些学科教师学习。笔者认为在不影响历史教学的前提下,应该删除和其他学科内容的重复部分(历史是指过去的社会生活的总和,因此具有更多跨学科性的特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个领域,笔者不反对历史与语文、政治、地理、美术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仅仅是反对教材编写上和其他学科内容的重复),将文化史有机融合到相对应的政治史和经济史内容中去,避免学科内部分割。
如果编者按照上述思路重组教材,对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部分进行重新整合,避免学科内和跨学科重复“建设”,补充宗教和欧洲中世纪的内容,那么不仅不会加重负担,而且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历史学科本身拥有时间性、整体性的特性,忽视宗教和欧洲中世纪的重要性,人为分割政治、经济、文化的内在联系,设想只集中某一方面就可以对历史问题思考、探究得更加深入,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事实上,无视宗教和欧洲中世纪的内容和割裂政治、经济、文化之间联系的专题史造成了时空不和谐、叙事不连贯的现状,不利于高中生对历史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的把握。专题史的设立不一定非要把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部分割裂开来,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内容按时间顺序综合起来构成系列专题同样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完成新时期的历史教学任务。
课标和教材两者都必须充分考虑历史学科的特性和高中生的实际水平,应该追求科学性与可接受性的和谐统一。不论课标采取什么内容和教材编写采取何种形式,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目前在课标中忽视宗教和欧洲中世纪的地位和在教材编写上采取政治、经济、文化割裂的专题史的形式是否适合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的确是值得探讨的两个问题。
(注:本文涉及的三本历史教材皆是指2008年第3版岳麓版必修教材)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