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呼和浩特青冢

2009-04-26李作林

骏马 2009年2期
关键词:和亲王昭君昭君

李作林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古时还曾经叫过“归化”。“呼和浩特”是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市”,所以呼和浩特又简称为“青城”。呼和浩特地处阴山南麓的土默川平原,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绿波千里,一望无垠,古诗中“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的就是这里的风貌。呼和浩特城北是著名的大青山山脉,古称阴山。大青山山势巍峨高耸,嵯峨多姿,最高峰海拔2338米,群山并肩而立,好似巨大的屏障,护卫着呼和浩特。

来到呼和浩特,可以领略到草原旅游的特有气氛和情趣,尽情观赏牧草飘香的草原风光,我更想的是寻古人之遗踪,凭吊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创造的独特文明,久负盛名的昭君墓自然是首选之地。在以前就听到过著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在古诗文中也多次看到关于王昭君的描写,今天来到这里,心情感到非常激动。昭君墓坐落在呼和浩特市南9公里大黑河南岸的冲积平原上,现已开辟为一处公园。在墙外昭君墓高大的身影就清晰可见,进得公园大门,就可以看到被绿色所覆盖的高大的墓冢封土,周围是这一带特有的钻天杨,树干笔直,树冠如锥,这就是茅盾先生在《白杨礼赞》里所描述的象征北方人民的那种白杨树。昭君墓封土堆高约三十多米,上面是平顶,底座为四方形,墓前有平台及阶梯相连,东西两面有阶梯可登墓顶。远远看去,状如覆斗。墓前有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双骑并辔而行的大型铜铸塑像,高头大马背上的呼韩邪单于身着胡服,气宇轩昂,面带笑容,回首注视着王昭君。而王昭君则仪态大方,微微低首,秀丽中带有妩媚,端庄中带有娇羞。塑像底座上黑色大理石上镌刻着蒙汉两种文字的“和亲”二字。在大墓封土的第二层平台及墓顶各建有一亭,特别是最高处的八角凉亭,是凭吊观光的最佳处。我随着游览的人群怀着敬慕的心情沿着台阶来到墓顶,伫立墓顶,极目远眺,只见北面大青山逶迤峥嵘,雄伟壮观,如屏幔一般护卫着古城呼和浩特。市区建筑一片新气象,座座高楼鳞次栉比。南面的平川阡陌纵横,绿野无垠,使这里更觉得恬静迷人,优美的塞外风光令人顿生豪兴。

昭君墓周围景色宜人,加上晨曦或晚霞的映照,墓地的景色似乎时时都有变化。民间根据日照时间的不同说昭君墓一天里有三变,有“晨如峰,午如钟,夕如从”的说法,更使昭君墓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昭君墓又被称为“青冢”,说是每当入秋以后,北方各处草地都已枯黄,惟独昭君墓上草仍是青绿色的,所以名就叫做“青冢”了。远望陵墓呈青黛色,唐朝诗人杜甫曾留下过“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诗句。因此,历代相传称昭君墓为“青冢”,呼和浩特有著名的青城八景,而“青冢拥黛”被排为八景之首。

王昭君,名嫱,出生于湖北省兴山县城南郊宝坪村。宝坪村又叫昭君村。汉元帝时,年仅16岁的王昭君被选入宫,西汉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统一匈奴的呼韩邪单于到长安要求与汉朝和亲,昭君自愿请行远嫁匈奴,来到塞外,被封为宁胡阏氏(王后)。她在这里住穹庐、被毯裘、食畜肉、饮马奶,一个南国少女远离亲人故土,来到了八月即飞雪的北方大漠荒原,语言不通,习俗迥异,经受到了常人难以经受到的苦难和磨砺。墓前的碑廊里有古今名人为王昭君撰写的诗文、题词,有的保存完好,有的则已断毁残缺,内容都是抒发自己对昭君出塞这一历史的感慨,多有微词。但不管怎么说,王昭君出塞和亲这件史实是确实存在的。

王昭君在过去的年画中被描画成身披红色斗篷、怀抱琵琶的形象,相貌光彩照人,被誉为我国古代四位美女之一。其他三位为西施、貂禅和杨玉环,分别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代之。据传说王昭君在去往匈奴的时候是秋季,到北方过夏的大雁排队飞回南方,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途中,思乡心切,便弹起所带的琵琶,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天空飞雁为王昭君优美的琴声所吸引,为王昭君美貌所沉醉,竟然纷纷落地来聆听她的琴声,窥看她的容貌。因此“落雁”即成为王昭君的代词。王昭君的美不仅是相貌的美,更主要的是她心灵美,她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做了和睦汉匈两族关系的大事情,使以前曾一度烽火连天的边境出现了一派安定、繁荣,得到了半个多世纪的安宁。根据史书记载,当时汉朝与匈奴的边境地区出现了“边城晏闭,牛羊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平安景象。人们赞美王昭君,歌颂王昭君是理所当然的。想当初王昭君从汉宫挺身而出,自愿“请掖廷令求行”,勇敢地去肩负和亲的使命,忍小怨而从大义,促进了汉、匈民族之间关系的发展。当时汉元帝下诏把年号“建昭”改为“竟宁”元年,其意是表示要同匈奴永远和平相处。要知道,皇帝改年号可是件大事,非但遇有重大的事情发生,一般情况下年号是不能轻易改动的,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汉元帝对和亲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

墓地本应该是荒寂的,但昭君墓却与其他的墓地不同,如织的游人摩肩接踵,慕名而来,到处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因为昭君墓是民族和睦的象征。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在《内蒙访古》中写到:“在大青山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因为在内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的好了歌里说到:“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是的,古往今来,多少显官达贵,为自己能“流芳百世”修筑了相当规模的陵墓,但他们大多都被人们遗忘掉了。只有昭君墓才能永远记在人民的心里,是树立在人民心中永久的丰碑。据说在昭君逝世后,草原上各族人民为了怀念她为民族和解作出的卓越贡献,用衣襟兜土为她夯筑了这座高大的坟墓,供后世的人们纪念。岁月悠悠,到今天昭君出塞的往事虽然已经过去了2000多年的时间,但昭君墓前仍然是四时凭吊,人流如织。由此可见,王昭君在人们心中的位置是多么深刻,叫人感叹。

啊!流芳千古的昭君,与世永恒的昭君!

在昭君墓园前,花岗岩基座上耸立着一座大理石碑,上面镌刻着已故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在一九六三年参观昭君墓时题写的七绝诗一首《谒昭君墓》: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董必武同志的诗可谓气魄宏伟,意境高远,他高度赞扬“昭君出塞”的远见卓识并正确评价了王昭君的历史功绩,一扫千百年来一些文人墨客关于昭君出塞的民族偏见和种种偏颇之词,充分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和睦团结,热爱和平,向往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

(责任编辑 王冬海)

猜你喜欢

和亲王昭君昭君
邓国精
民族团结视角下的昭君文化
《汉宫秋》中王昭君的形象解读
脑筋急转弯
“礼物”在唐王朝与奚和契丹交往中所起的政治作用
马致远《汉宫秋》中王昭君的爱情与婚姻
透过历史文化还原昭君的多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