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爹叫娘”
2009-04-26丁玉成
丁玉成
喊爹叫娘本来是件平常事儿。可是,我这里说的不是平常的喊爹叫娘。我说的是不向自己的亲爹喊爹,不向自己的亲娘喊娘,而是有人喜欢向领导“喊爹叫娘”。这就不是平常事儿了。不过,在一些地方,这倒也算不上什么稀奇事儿。
这事儿乍一听起来,好像有点儿耸人听闻,可是你要是身在其中,有时也会觉得蛮合情理的。中国的官场外人很难理解。从古至今,中国的官员中,下级在上级面前,百官在皇帝面前根本就谈不上什么人格的。直到现在,在领导的面前,人格地位也不能够对等。比如工作上,领导说错的话也是对的,你要遵守执行。即使是在工作之余,只要是领导们在场,也没有个人尊严可言。尤其是在酒宴之上,领导的提酒,就是他象征性地喝上一小口,你也要干杯。他讲的笑话,就是一点儿也不幽默,你也要笑得前仰后合,至少要让人感觉到你笑得情不自禁。领导的语言,本来就不高明,你也要表现出佩服得五体投地,惊讶得醍醐灌顶。在这一刻,人们甚至连语言的表达都被剥夺了,更谈不上人格的对等。
这种不对等造成的人格缺失也可以说是一种客观。对于每一个人来讲,应该都是很无奈的事情。这里,它深层的文化原因我们就不去剖析了,但是这些人总还不至于向领导“喊爹叫娘”的。在大家看来,那些向领导“喊爹叫娘”的人简直就是自轻自贱、下作之至了。
所谓“人有脸,树有皮”。包括这些下作之人也不是绝对的不知廉耻。否则他们为什么只是向领导“喊爹叫娘”,而不是随便找个人就“喊爹叫娘”呢?这就说明他们还是非常有廉耻的。更何况他们有时“喊爹叫娘”也是有任期的,这也说明事情本身充满了复杂性,所谓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
其实我们倒也别小看了这“喊爹叫娘”的本事,这件事儿虽然令很多人嗤之以鼻,事实上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做得到的。从这种意义上讲,少数人看不起那种“喊爹叫娘”的人是因为自己确实有骨气;另外一些人对这件事儿是稀里糊涂,觉得叫了也无所谓,自己又懒得去“喊叫”;还有更多人看不上人家倒是因为自己没有那样的机会,因为嫉妒而鄙视,从而来平衡自己的内心,这种人就更加可鄙了。
这样高地评价他们,大家又有些不能够相信。那么请看:
首先,“喊爹叫娘”的人都是一些机灵聪明、干净利落的人,是非常有心计又手脚勤快的人,这一点,你具备么?
其次,这些人都是领导身边的人,所谓“鞍前马后”的人,这一条,你有机会么?
再次,这些人都是深明大“利”、能屈能伸的人,这一点,你能做得到么?
单凭这几点,就要排除掉一大部分人。况且,“喊爹叫娘”也决非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里面有很多技巧,掌握起来很微妙。我一说“喊爹叫娘”,人们总认为这是贬义。认为“喊爹叫娘”这些人是通过“喊爹叫娘”才和领导们粘在一起的。其实,正好相反,那是要先和领导关系处到位才可以“喊爹叫娘”的。当一个人对某位领导“喊爹叫娘”时,说明他们的关系已经好到一定程度了,可以这样“亲切”地喊叫了。否则,跑上前来,开口便叫,非吓坏领导不可。这就要求是个眼明手快的主儿。手脚要勤快,又要揣摩好领导的心思,尤其是要常去领导家中,做些家务,为领导分忧,与家里人亲密无间。有了这样的感情基础之后,才可以来个感情的升华,于是可以“喊爹叫娘”。至此,才算是大功告成。
如此执著为哪般?这样煞费苦心地“喊爹叫娘”,自然是不会白忙活的,所谓一分付出,一分收获,否则天理何在?你想呀,人家都喊你叫“爹妈”了,那就是自己的孩子了,世界上哪有做爹妈的不想着自己的孩子的?既然如此,有什么好事,比如提干了、分房了、长级了、评优了,自然是少不了。这还算其次的,关键是要闹个要害部门,弄点儿实际权力,自家赚它个盆满钵流,再好了还要混个什么领导职位。事实上也倒是确实有不少人如此起步,最后甚至能发展得辉辉煌煌、轰轰烈烈。也有个别人到了最后迫不得已,借着以前“爹娘”的肩膀向前赶了一步。偶遇这种情况,“爹娘”自然心里也不大好受,可也不好向外宣扬,只好打掉了牙,咽到肚子里。这样的“子女”毕竟罕见,对于“喊爹叫娘”整个队伍来讲也算是“瑕不掩瑜”。
那些“子女”们即使是没有什么发展的,“喊爹叫娘”也必然会给你带来很多实在的利益。领导手里掌握的财和物,本来就像他自己家里的一样。既然他是你的“爹娘”,你为什么不拿?儿子拿老子的,这事儿天经地义。有时候可能“老子”不好意思拿的,“儿子”也拿了,“儿子”心里想,客气他娘个甚!
也许,这“喊爹叫娘”倒是与中国官场的称呼相符。中国的百姓历来称当官的为“父母官”;中国的当官的历来称老百姓为“子民”。“喊爹叫娘”无非是把官民之间的“伦理”关系具体化了,当官的真的成了“爹娘”,“子民”也真的找到了“衣食父母”。
本来,一个人认个干亲是很正常的事儿。有时候,感情到了一定的层次,彼此之间又都想有一个更进一步的关系。虽然不是什么真正的亲戚,不过有了这“干”的一层,也总能区别于他人,就倍感亲切了。于是就要认个干兄弟、干姊妹什么的。如果是忘年交,就要认个干爹干娘,这也是很平常的事情。只是到了后来,大多数人认干亲是为了攀龙附凤拉关系,借这个方便条件,为自己谋利,做自己其他的打算,就使得干亲变了味儿。民间俗话说的好,“认干亲,没好心”,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据说在一位领导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儿。一个人问某领导夫人说某某怎么样呀。领导夫人说不错。那人又说某某不错吧,会来事儿,是不是管你叫妈来着。领导夫人说是呀。那人意料之中地说:“那当然了,他又不是第一次喊别人叫妈(干妈)了!这孩子,会来事儿。”说到这里,人家就不再说什么了,彼此闹个心知肚明。
可见,这种母子关系早已经变了味儿。变味的事儿,大家说起来也不是个味儿。
向领导“喊爹叫娘”,其实是喊爹的少,叫娘的多。可能因为单位领导多为男性,直接向领导喊爹,怕是再厚的脸皮也开不得口,况且这样双方也都不方便。来到家里,向他媳妇喊一声娘,实际上也就等于认了领导这个爹了。
“喊爹叫娘”的人更愿意“叫娘”而不是“喊爹”还有另一个原因,这就是中国的传统家庭文化习惯。在中国的家庭中,叫娘总比叫爹显得亲近些,随便些,温馨点儿。对这种变味的爹娘来说,叫娘就更合适不过了,因为俗话说“有奶就是娘么”!
“有奶就是娘”,不是完全不对。比如说你若是小时候因为某种原因是吃了某某妇女的奶长大的,虽然你们没有血缘关系,你也应该叫她一声娘,至少要叫一声奶娘。这样叫非但没人笑话反倒人人赞成。这样做也算是知恩图报,算是有良心了,否则,要是把人家视为路人,那就会被人看作白眼狼了。这样看来奶和娘确实有一种必然联系。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辨真假。按照常规来说那种吃了真奶的,一般来说是应该叫娘的。假如吃的是引申意义的奶,这奶不是单指乳汁而是泛指对自己有益的一切事情,这种情况,是应当提醒请勿叫娘的。而那种“喊爹叫娘”的人绝对不是真的缺奶,或者说绝对不是缺真的奶的,他们属于第二种情况。这种情况也有例外,比如说长沙就有一家饭店搞了什么“人乳宴”的。高薪聘请村妇山姑提供原生态、无污染的纯净人乳以供客人们食用。去那里消费的有钱人绝对不会恭敬地叫娘的。或许是因为那些提供奶源的女人们的照片都挂在墙上,想必是在如此多的照片中挑一个娘的奶来吃,也实在不雅,所以还是叫“营养师”得体些。这种称呼显得“吃奶”的事业既科学又文明,而且和辈分绝对无关。
其次,要分先后的逻辑关系。要是吃奶在先的,吃了奶是理应叫娘的,这是人人认可的。而为了吃奶或者为了继续吃奶叫娘就有明显的目的性,这就比较让人讨厌了。事实上,那些吃了真奶的并不愿意叫娘,包括自己的亲娘。而为了吃意义更加宽泛的引申了的“奶”的,人们更能够积极地叫娘。过去人们讲养育之恩大过生身之恩。也就是养母重于生母。现在看来“发达”之恩重于养育之恩,“干娘”重于养母和亲妈了。这是因为有能力帮助你发达的,又甘心帮助你发达的实在是少之又少,如此机会难得,遇见这样一个好机会就情不自禁地喊起“娘”来,这实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这是市场经济的资源稀缺性所决定的,是客观规律。
当然,“喊爹叫娘”不是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产物。这个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中国历史上“喊爹叫娘”成就最大的典范当属五代十国时期的石敬塘和唐朝时候的安禄山。
唐末帝李从珂派人攻打石敬塘的晋阳城。石敬塘抵挡不住了,就急忙向契丹国皇帝耶律德光求救,不但答应事后把幽云十六州割给契丹,还甘心给比自己小十来岁的耶律德光当儿子。得到契丹人的帮助后,石敬塘果然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并尊称耶律德光为“父皇帝”,自称“儿皇帝”。这小子在契丹人的庇护下风风光光地做了几年皇帝,当儿子的能混到如此程度,也实在是划得来,在同类中真可谓登峰造极了。不过,他也留下了千古骂名。1905年8月29日在东京发表的《同盟会宣言》中,第二条就赫然写道:
“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敢有为石敬塘、吴三桂之所为者,天下共击之!”
要是说“喊爹叫娘”的成绩,石敬塘确属极致了。可是要论“喊爹叫娘”的功夫,他与安禄山比起来也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本来呢,安禄山的成绩也不错,先是封疆大吏,拥兵自重。到后来又发动安史之乱,击败了大唐盛世的主人,闹得唐玄宗杀了舅哥杨国忠,又勒死了爱妃杨玉环,整日里东躲西藏、草木皆兵。可惜安禄山命不好,当他的事业刚刚走向巅峰的时候,竟然被自己的亲生儿子给杀了。这也是天理昭然,自己给别人当儿子打下了江山,可是性命却丢在自己儿子手上。
安禄山本姓康,母亲阿史德是突厥部落中装神弄鬼的一名巫婆。《新唐书》说安禄山出生时天上一片光亮,野兽们全都跑出来狂呼乱嚎,以致惊动了当地的地方官,要把他搜出来杀掉,幸好他母亲躲得快,才得以免遭不测。
安禄山真正让我“肃然起敬”的,是他叫爹认娘的能耐。据史书记载,安禄山起码有四个干爹一个干娘。其中,最早把他带进权力圈的是幽州节度使张守圭,而把他拉上权力高峰的则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和“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唐玄宗。安禄山从步入官场那一刻开始,就表现出了强烈的“惟奶”倾向。谁对他仕途有利,谁能给他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他就对谁唯唯诺诺,百般谀媚。张守圭嫌他长得太肥,他连饭都不敢吃饱。唐玄宗和太子一起时,他说:“愚臣只知有陛下不知有太子。”唐玄宗和杨贵妃一起时,他则先拜贵妃后拜玄宗,说:“我们蕃人的习俗是先母后父。”直哄得干爹干娘乐不可支,戒意全无。
《通鉴纪事本末·安史之乱》记载,天宝十年正月三日,是安禄山的生日,唐玄宗和杨贵妃赐给安禄山丰厚的生日礼物。过罢生日的第三天,杨贵妃特召安禄山进见,替这个“大儿子”举行“洗三”仪式。杨贵妃让人把安禄山当做婴儿放在大澡盆中,为他洗澡,洗完澡后,又用锦绣料子特制的大襁褓包裹住安禄山,让宫女们把他放在一个彩轿上抬着,在后宫花园中转来转去,口呼“禄儿、禄儿”,嬉戏取乐。玄宗亲自去观看,十分高兴,因此赏赐给杨贵妃洗儿金银钱物,尽兴而散。从此,宫中都叫安禄山为“禄儿”。允许他自由出入,不受禁制。自此,安禄山经常出入于后宫,与杨贵妃对饮、同食,有时竟然整夜在后宫与杨贵妃欢笑嬉闹。
安禄山与玄宗及杨贵妃的关系,在荒唐闹剧之后又亲近了一层,以致于常有野史杂谈说安禄山与杨贵妃关系暧昧,通宵戏狎。安禄山“喊爹叫娘”的目的本来是为了吃“奶”来着,没想到还有意外的收获,白捡了一个国色天香的杨贵妃。不过,他对社会倒是也有意外的贡献,据说肚兜、乳罩之类的东西就是这对天字号的狗男女发明的。传说杨贵妃与安禄山偷情,结果胸部被安禄山抓破,只好用东西遮起来防止唐玄宗发现,并美其名曰“袔子”。后宫女子纷纷效仿她,后来这块遮住胸的丝绸,就变成了女子的肚兜。
当时惟一对安禄山这位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的节度使有震慑力的是那位奸相李林甫。据说,安禄山在他面前几乎是战战兢兢。李林甫一死,貌似忠诚、生性狡诈的安禄山开始起兵反叛。于是“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儿子造反,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的小干娘。“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穷奢极欲的生活到了头,在众将士的强烈要求下,杨贵妃不得不在马嵬坡前一死以谢天下。
看来“有奶就是娘”也就是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奶”。这也是中国的“悠久的文化”了。据说中国人古代就有乳房崇拜的情结。在考古中,还曾经出土过大批的陶制乳房。制作这些乳房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性感,而纯粹是出于对它抚育生命的崇拜,就是说因为:它有奶!现在我们所说的“喊爹叫娘”者之所以叫娘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她有奶。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我就很理解那些人对奶的渴望了。他们对着某位领导夫人喊“妈”或“娘”,可是我听到的却是无比饥渴和恭敬的声音说:“我饿!”
(责任编辑 王冬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