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成为“不定时炸弹”

2009-04-26毛敬雅

记者观察 2009年6期
关键词:手机电池消费者

毛敬雅

前段时间发生一场奇怪的“爆炸”案,广州联想电脑专卖店里一个店员在爆炸中死亡。当时有目击者称,是“手机发生爆炸”。附近居民反映,这名男子是该店店员,当时正在店内上班,左胸前口袋内放置的自用手机突然爆炸,割断颈部动脉致其死亡。但在随后而来的新闻传播中,这个推测变成确凿的事实,形成一个传播甚广的流言。议论声中,公众盼望着权威部门能尽早公布具体案情及调查情况,而掌握着第一手资料的警方却对案情讳莫如深,每每以“正在调查中”搪塞。在这种迟迟不语的态度下,传言如雪球般越滚越大……

那么,事件的真相到底什么时候能披露?关注手机爆炸的市民什么时候能够心里踏实?几乎每个人都是手机用户,“手机炸死人”到底是什么手机,电池型号是什么?什么状况下会爆炸?所有的手机用户都很关心。

日前这件让人扑朔迷离、议论纷纷的“手机炸人”事件终于有了确切的说法。广州市公安局新闻办公室公布了发生在越秀区东华南路某电脑专卖店一男子死亡事件调查有新进展,警方经连日来的调查取证、现场勘查和尸体解剖,并于对有关物证作出检验鉴定。

经综合分析:死者是被自己私藏的仿制枪械“走火”造成枪弹击发,致重要器官破裂大失血休克死亡。虽然此案最终并不是因为手机的问题而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在高科技迅速发展时代,手机已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手机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手机成为了人们身边的不定时炸弹。

事件回放:全国首例手机爆炸致人身亡事件?

2007年6月19日,位于甘肃省金塔县双城镇的营盘铁选厂一电焊工作业时,手机电池突然爆炸,导致其肋骨断裂并刺破心脏而死亡。事件发生后,金塔县立即成立联合调查组展开调查。

当晚,记者来到死者生前工作的营盘铁选厂。据该厂一位知情人透露,死者名叫肖金鹏,是该厂的一名电焊工,今年22岁。6月19日端午节那天中午,当地气温较高,肖金鹏戴着面罩作业时,其装在胸前衣兜里的手机突然一声巨响,肖金鹏倒在了血泊中,后其被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警方勘查现场并进行尸检后初步认为,肖金鹏是由于手机电池爆炸后,被炸断的肋骨刺破心脏致死。

手机爆炸惊魂录:

●2007年7月2日河北衡水饶阳县的于伍敬花100元买了一部二手手机,购机同时附送100元话费。当晚在家中充电时,手机电池突然爆炸,蚊帐、褥子都分别被烧了一个大洞,正在床上睡觉的于老汉右胳膊及手被烧伤。

●2007年6月27日广州白云区鹤北南街的打工仔蔡某拿出新买的索爱K700二手手机把玩,拿起手机,摁开机键,“轰”一声就炸开了,蔡某乳头被炸飞。2007年6月27日广州越秀区一大厦里也上演手机电池爆炸的惊心一幕,机主郑小姐手中的采星牌手机电池突然爆炸,郑小姐的鼻梁被电池碎片割伤,血流如注,一道2厘米长的伤口缝了6针。2007年5月31日浙江钱江小商品市场6区32号鞋子铺前,老娄裤兜里的手机爆炸,大腿都烧得脱皮,手机是他2000年买的,3月份换了新电池。

●2007年6月19日,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双城镇的营盘铁选厂一电焊工在作业时,手机电池突然爆炸,导致其肋骨断裂并刺破心脏而死亡。成为了我国第一例手机爆炸致人死亡事件。

●2004年7月12日广西南宁的韦女士在下班途中用手机通话,通话甫一结束,手机突然爆炸。经医院诊断:手机爆炸导致韦女士脑震荡,左颜面部、左肩部软组织挫伤,左肩部皮肤擦伤。2004年4月香港发生首例手机电池爆炸,并导致用户右眼几乎失明。时隔不到一个月,香港又发生一起手机爆炸事故,导致用户手脚多处烧伤。2004年2月13日北京市许先生的东信760C彩屏手机发生燃烧,顷刻间被烧成了一堆粉末。

●2004年1月5日深圳市魏某的手机突然发生爆炸,导致裤子被炸烂,右腿也被严重烧伤。

●2003年9月5日因装在裤袋里的手机电池突然爆炸,家住深圳的傅小姐的大腿被烧成了十级伤残。

●2003年3月6日晚西安周女士的手机在家里爆炸,残骸碎片击穿了木制柜。

●2002年4月北京市赵先生的手机电池第一次充电,14个小时后,正在充电的电池爆炸。

从源头切断爆炸导火索

自上世纪80年代末出现以来,手机也经历了从大规模生产到多品种小规模生产的转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批量生产使手机产品的生产成本得到下降,从而使手机从奢侈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根据信息产业部发布的公告,到2008年中国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达到6.02亿户,普及率为48.3%。在手机普及的同时,手机市场也日趋饱和,市场竞争也变得同质化。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迎合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手机生产商采用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来进生产,推出了各种不同概念的手机,如音乐手机、游戏手机等,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但是,由于人们之间存在着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差异,人的需求是各不相同的,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对自己需求的了解更加明显;此外,手机又是一种高度私人化的产品,人们希望使自己的手机更加具有自己的特点。所以,目前市场上的手机能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否需要采用定制生产的方式,变成了一个疑问。

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多,随之手机生产商为了能够达到消费者的要求,设计出的手机可以说是不仅远远的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其功能更是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黑手机”也随之开始崛起,他们不再单纯模仿名牌热门手机,还加入了种千奇百怪的设计元素,常常出乎消费者的意料。消费者想要什么,他们就做什么,甚至不想要的也都加进去:比如有七个喇叭、带验钞功能、有游戏模拟器带微型手柄、有前后左右4个摄像头、有支持双GSM待机、有表带内藏手写笔、有支持MP3、MP4播放功能等等。再加上现在的手机生产已经模块化,技术难度也大为降低,而且手机代工企业的生产能力逐渐提高,使得拼装手机已经拥有了明显的“产业链”分工,不管是模仿还是创新都更为可行。与翻新手机不同,拼装手机一般采用流水线作业,产量较大,所以成本更为低廉,价格也便宜。其定价大部分都是1000元左右,而且大屏幕、手写、MP4应有尽有,游戏、MP3、双卡双模更是不在话下。待机时间的长短更是商务时代人们追求的重要因素之一,而 “黑手机”的待机能力强,其电池容量一个比一个大。其价格有时低得“离谱”对消费者有着巨大的诱惑力。

有权威部门曾对一款“黑手机”进行过测试,结果令人难以置信,其电池容量竟为8800mAh,超过相关标准10倍。这也就意味着,这样的手机电池一旦爆炸,其威力和手握一颗手雷一样。据专业人士透露,不少“黑手机”为了追求信号好,将手机功率调大。这样做的代价是使手机的辐射大大增加,对使用者的身体带来危害。更为可怕的是,消费者对此却一无所知。

追溯过往各地的手机爆炸案例,质量不过关的手机电池往往是罪魁祸首。业内人士分析:“手机电池由电芯、保护板和外壳三部分组成。电芯是电池的核心,由于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短路,就会引发高温高压;同时,长时间的处于供电状态下,电流会造成高温高压,产生爆炸隐患。另外,将手机放在高温或易燃物品旁,也有可能引起爆炸。

由此可见,造成手机电池爆炸,首先跟手机的质量有关。电池设计不合理或者生产商偷工减料都是安全隐患。而在鱼龙混杂的手机市场上,除了相对较为质量保证的正牌手机之外,包括水货手机、仿冒手机、翻新手机、山寨手机等等,这些质量不过关的各种“黑手机”普遍充斥于市。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手机市场中“黑手机”的市场份额占到了30%以上。各式各样的“黑手机”不仅影响到了国家税收,同时由于其质量不稳定,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如今的手机已经不是奢侈品了,成了快速消费品了。款式一年变几十种,买品牌手机,赶时髦,没这个消费能力。再说,现在的手机生产也不是什么高科技,各种“黑手机”物美价廉,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业内人士提醒,“黑手机”质量参差不齐,质量问题也会比正规品牌多,就其质量而言,手机软件质量问题相对较少,质量问题多出现在硬件上,如使用一段时间后,折叠部位脱落、断裂,或外壳掉漆、按键松脱等,严重的有如电池爆炸等。

猜你喜欢

手机电池消费者
面对分期付款,你心动吗?
手机电池爆炸的威力和什么有关?
知识付费消费者
锂电池里装微型灭火器:再也不担心手机电池起火等
内置微型无人机手机壳
手机电池报废现状及回收措施
3.15打假
换新的
二则
废旧手机电池的回收现状分析及对策—以泸州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