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爱无言 厚德无疆

2009-04-26董晓雅

记者观察 2009年6期
关键词:资源库慈善教学资源

董晓雅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慈善事业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力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中国优良传统的延续,同时也是全国人民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它增进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最年轻的慈善家”这9个字背后凝聚的力量与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细心分享,同时也记录着闯进教育扶贫界的一匹黑马——青年慈善教育使者谢间宇的慈善路程。

有的人是一张薄薄的纸,而有的人却是一本厚厚的书,风雨兼程的路程,使这本书绚烂壮美,翻阅他的过去,毫无疑问就像是翻阅一种奋发图强的历史,苦与痛、爱与恨、奋斗与追求、感恩与回报,都是如此纯净和直接。智慧的光让我们如沐春风,这是为生存而战的智慧,这是为发展、为壮大而忘我拼搏的智慧!

自古英才多磨难

浙江诸暨,越国都城,山水俱佳,人杰地灵。因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生长于斯而闻名遐迩!自古以来,诸暨便以文化昌盛的美名远播海内外,也诞生了王冕、陈洪绶、余任天、等书画大家。近代更是涌现出了俞秀松、张秋人、宣侠父等中共早期革命家。作为于越文化的发祥地,诸暨人家自古便有重视自家后辈教育培养的传统,故而此地文风蔚然,子弟多出类拔萃者。

2009年,又一个诸暨人在中国教育界声誉鹊起,他走的路,或许和他的先辈们不一样,但是他的作为,必将让他的家乡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

他,就是中国青年慈善教育使者谢间宇先生。

刚过而立之年的谢间宇是地道的诸暨子弟,其祖父毕业于黄埔四期,与共和国开国元帅林彪同窗。其父一生悬壶济世,是当地负有盛名的中医,家学渊源,使谢间宇从小便勤奋好学,在学校里功课一直名列前茅,参加高考时他以优异的成绩得到了一张名牌大学的入学通知书,然而就在他的梦想开始张开翅膀的时候,父亲的突然辞世,让这个普通的家庭突陷困境,随后谢间宇先生的左手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被伤致残,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他几乎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勇气。但是在一段时间痛苦的思考后,理智终于告诉他一个道理:面对残酷的现实,任何退缩都无济于事,命运只会垂青强者!年龄尚小的谢间宇依然挺起了胸膛,他决定接受现实,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谢间宇含着泪水忍痛撕掉了大学入学通知书,于是,他开始了人生中的另外一段征程。为了生计,他做过工厂里的技术工人、做过保险公司的职员、发过传单……残酷的现实磨砺了他坚韧的性格,也造就了他永不认输的精神!

然而机遇往往青睐于有准备的人,2007年7月,在一次偶然的朋友聚会中,一个数字化教育的慈善项目展现在他的眼前。他了解到,坐落于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广州三学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国家“十五”规划课题核心分课题《信息技术与素质教育实施研究》的实验基地,是全国学校信息技术与素质教育优质服务“示范企业”,也是教育部首批“教育教学资源”研究、开发基地。企业以产业报国的宗旨、深厚的企业文化、别具一格的慈善营销模式深深的吸引着他:数字化教育资源库,让孩子像看电影一样欣赏课文,像唱卡拉OK一样配乐朗诵,像看动画片一样复习,像玩游戏一样做作业,像私人家教一样,不懂即问,随问随答……

谢间宇先生惊呆了,原来世界上有如此奇妙的教育资源库,让学生像迷恋网络一样迷恋学习。这是一次教育史上伟大的变革,同时将会带来一次千载难逢的商机,想到这里,谢间宇兴奋了,几乎没有太多的思考,随后他毅然做出了影响他一生的选择:从事这项通过互联网工具服务于传统教育的数字化教育事业!站在这个平台,谢间宇先生开始了他新的人生之旅。

创业艰难百战多

万事开头难,在刚刚开始创业的那段日子里,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家人的不理解、朋友们善意的劝告、启动资金的短缺等问题接踵而来!但是骨子里的倔强和永不服输的性格使他从未想到过放弃,在困难与反对声中,他越发的坚定信心,他要用自己的努力和信心去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无悔选择的事业。

和所有的创业者一样,一路走来,他经历了太多的艰辛和磨砺,一天一顿饭对他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唯一不同的是他始终有一种高涨的创业激情和快乐,这种激情和快乐不仅仅来自于他的辛苦,而是用智慧在商海中披荆斩棘,搏击风浪。

一年多的时间里,谢间宇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所有的省份,他在一个个陌生的城市讲课,宣传数字化的教育思维,多年的生活磨砺使他的演讲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博得经久不息的掌声。常常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在听过他的课程后啧啧称赞,而在背后又有谁知道他付出的努力有多少呢?

辛勤的汗水终于浇灌出成功的果实,2008年,他和曾被《中国扶贫》杂志报道过的中国年轻的慈善教育家——孙靓,一同创办了“苏州市点石谐成慈善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和谐发展、成就梦想”是他们的经营理念,他们要把中国最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带到祖国的各个地区,他们的梦想是通过谐成伙伴的努力让天下所有的孩子享受到一样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昔日辛苦的付出终于得到回报和社会的认可。

2009年2月24日,在古都西安,苏州市点石谐成慈善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为西安市第三十八中学捐赠十万元人民币的教育资源卡仪式上,记者见到了优秀网络教育专家、三学苑市场发展委员会委员、苏州市点石谐成慈善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谢间宇先生,原本以为这个为慈善教育事业已捐资近百万的慈善使者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可没想到眼前这个年轻、英俊、睿智、干练的年仅32岁的青年就是为慈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了近3年的谢间宇先生。

在采访中,当记者问道,创业之路并不平坦的谢间宇先生,是否打过退堂鼓时,谢间宇先生感慨的跟记者讲到:“因为创业之路太艰难了,我的事业能到今天,其经历的挫折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我多次遇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在这种情景下,人不可能不绝望,也不可能不打退堂鼓。这种激烈的思想碰撞就像是‘炼狱,十分痛苦。有时也许会采取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方法,设法去逃避。但你若想前进,就不能逃避,只有向命运抗争,勇于排除前进路上的各种障碍,才能前进。同时,还有一种社会责任感使你不能轻易放弃,所以有时在打完退堂鼓后又吹响了‘冲锋号”。

记者:你是否在经受挫折后才理解到“创业要有创意,闯荡要有目的”的?

谢间宇:应当说这句话是在我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也就是说是昨天的实践,今天的感悟。创业没有新思路、新理念就不可能获得成功。别人卖西瓜,你卖南瓜,别人卖南瓜,你卖西瓜。要与人家不同,要有自己的新意。否则亦步趋,邯郸学步,就不会成功。闯荡要有目的性,否则,像一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飞,也就不会成功。大家都知道购物找淘宝、搜索找百度、旅游找携程网,而教育找什么?没有一个全面具体的网站是针对教育的,于是我对自己说,你要成为中国经营数字化教育资源库第一人,我们要做中国最大、最专、最全、最先进的基础教育同步学习与家庭辅助教育网,力争打造成全球最大的教育超市。

记者:当你认识了解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对教育的意义和巨大的市场前景,决定投入时是何心情?它是一个什么样的事业?

谢间宇:每当有人提出这个话题时,我都十分激动,它的社会价值和意义给我极大的动力,因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是一项慈善教育事业,拥有强大的研发和技术队伍,网络工程师136名,特级教师96名,网站的所有课件资源历经四年半自主研发制作的。是将教学资源库普及到全国70万所学校,惠及数千万名教师数亿名学生,这套教学资源库将能最好的实现胡锦涛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教育平等”目标,通过数字化网络让全国教师和学生都能享受到最优秀的教育。

记者:您能介绍一下这套数字化教育资源库的特点和作用吗?

谢间宇:这套数字化教育资源库是全国唯一通过教育部鉴定的教学资源库,它能为教师减负,为学生减压,为家长减忧,让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学到任何知识,让学生快乐学习,为家长减轻负担。

记者:在忙碌繁重的工作中,你是如何去调剂个人生活的?

谢间宇:在我的时间表上没有节假日和星期天,我每天都忙于工作和处理各种事务。朋友都说我在每个城市呆不到两天,就又奔波到另一个城市,但我早已适应了这种工作方式和生活节奏,一旦闲下来反而觉得很无聊。因此,我并不认为自己有多忙。我已适应了这种工作和生活的节奏。

经历了创业中的风风雨雨,如今的谢间宇先生已事业有成,然而从小父亲以医术济世的思想深深的影响着谢间宇先生,他深知:当他可以每天开着私家车的时候,全国还有太多的孩子读不起书,太多的孩子沉迷在电脑虚拟的世界里,于是从2008年起,他开始了他成功后的慈善教育事业。

行有道爱无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技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

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教育是立国之本,教师是教育之本,事业有成的谢间宇先生,同时也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地回馈着这个社会。

此次谢间宇先生在西安市第三十八中学捐赠十万元人民币的教育资源卡,仅仅是他慈善教育的里程中的其中一次,是西安地区第一个受捐助的学校。

之所以说谢间宇先生所做的是慈善教育事业,那是因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采用的是无偿捐赠给学校教师教学资源卡的方式,每张教学资源卡价值500元,2008年公司曾在人民大会堂向全国500多个贫困县学校一次性捐赠了价值1000多万元的教学资源卡,《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都做了报道,称之为“慈善教育”事业。

谢间宇先生从投身这项慈善教育起到今天,已一年多的时间,现在所属团队的辅导员已达到5000多人,举办了200多场数字化教育论坛,联系和捐赠了1000多所学校,慈善捐赠了3000万教学资源卡,遍及全国十几个省市。

在采访过程中,谢间宇先生说自己是在“经营慈善”,问其原因,他真诚的说:“独木难成林,慈善教育本身就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如果单靠一个公司去完成,即使一天捐赠100所学校,也要20年,更重要的是捐赠后需要到学校服务,因此这项事业需要成千上万的人去完成,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我的心中常有一个乞求,祈求中国13亿人民每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一种感恩的心,把慈善当作一种社会责任,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教育才能逐步实现公平。同时用经营企业的方法去经营慈善,让慈善捐赠从一次性捐赠变成涓涓流水,只有细水常流的灌溉,才能长久有效的达到资助的效果。

走过这么多的地方和学校,帮助过这么多人,真正体会到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中国这么多富人,腰包里鼓鼓的,怎么样能够在党的30年改革开放中,把这种财富观灌输给更多富人对财富观的认识、对人生的认识,把它挖掘出来。今年的四川地震我感觉对中国的慈善事业、公益理念提前了十年,灌输一种为富不仁者耻、乐善好施者荣,生活中真正的慈善家比孤独在财产上的守财奴更光荣、更伟大。

人家吃饭是为了讲究营养,喝水是为了止渴,我们的钱留下来要回馈给那些需要用的人。如果有了财富不会使用,我认为是一种负担。财富如水,你有一杯水自己喝,有一桶水可以存放在家中,你有一条河就应该学会与他人分享。今天党的改革开放让这么多人富起来,回馈社会、帮助社会需要帮助的人,我认为这是最明智的选择。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一个人活着如果能够影响更多人,让他们幸福、快乐,我认为这样的人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提到去过的学校,捐助的学生谢间宇先生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快乐。

当我们谈到怎么样弘扬慈善教育事业的问题时,谢间宇先生说:“我这几年做慈善,感觉慈善讲求有效性发展和持续性发展,首先作为一个企业,我们要做到温总理送给所有企业的那几句话,‘要做一个有良知、有感情、有道德、有灵魂的企业家。

像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有好几家企业,一年净利润有20个亿、10个亿、5个亿的,竟然一分钱都没有捐,这样的企业把钱看的非常重要。我们怎么样能够激发他,让他把钱捐出来,这是最关键的,也就是我上面所提到的“经营慈善”,所以我呼吁身边的朋友和更多的读者,把它弘扬出去,号召更多的人来做慈善事业、做好事。因为教育扶贫是中国扶贫中重要的一部分,慈善教育捐赠的对象主要是贫困落后的地区,我们在捐赠教学资源卡后,还要捐赠家长卡,开办家长俱乐部,整个运营过程是用慈善经营的模式。我想开创一条创新型的扶贫之路,为中国扶贫大业贡献一份力量。”

因为付出所以快乐,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心有大爱所以无悔,谢间宇先生和三学苑怀着仁爱之心,广行济困之举,集仁德与善行的统一,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信心,给人力量。

猜你喜欢

资源库慈善教学资源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高专护理教学资源库建设浅谈
构建可持续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若干思考①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慈善晚会4
慈善晚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