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中发展人的个性的意义
2009-04-26吴丹
吴 丹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育人的活动,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而人的个性发展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体现,科学分析和认识人的个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的前提。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以人的个性培养为己任,这就使得个性教育成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之必然。
关键词:人的个性,思想政治教育,个性教育;人的全面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应当培养人的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并使之成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育人的教育活动更应该把培养人的个性放在首位,这不仅因为人的个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还因为注重个性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顺利展开。
一、人的个性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
1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马克思所阐述的人的全面发展包含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而协调发展,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的需要的充分满足;二是人的能力的不断提高;三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四是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育人的教育,以人为目的、以人为根本,而育人就是要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全面发展的人,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同时,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是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发展方向以及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根据;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努力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做好人的发展工作相结合,充分尊重人的发展自由,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主体作用的更好发挥,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人的个性自由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
1“人的依赖关系”的“最初社会形态”。这个历史阶段是前资本主义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的依赖关系是这个时期中人的发展状况。这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其经济形式是自然经济,人与人之间表现为宗亲、血缘关系,或直接的统治与臣服的关系为基础,这时的个人只是狭隘人群的附属物,个人无独立性可言。在这些社会内部,“虽然个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较为明显的人的关系,但他们只是作为具有某种规定性的个人而互相发生关系,如作为封建主和臣仆、地主和农奴等等,或作为种姓成员等等,或属于某个等级等等。”
2“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这一历史阶段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形成的。这时的经济形式已不是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以及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尤其是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科技进步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空前加快,生产力的发展突飞猛进。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进步给予充分肯定。伴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不再屈服、依附于自然,而是成为自然的征服者、统治者;另外,市场经济以物的经济联系即商品和货币的交换关系代替了人的依赖关系,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力也成为商品,需要劳动者有独立支配自身劳动的权力,成为自由的劳动者,人身依附关被解除,等级制度被打破,市场主体逐渐发展为具有一定自主性的独立自主型个人,因此,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个性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资本主义社会是“物的关系”即“资本主义的商品货币关系”统治个人的社会,个人虽然有了一定的独立性,但人的个性又被平均化了,人变成了机器的附庸,人的发展是一种片面、畸形的发展,因此,它不可能使人的个性得到正常的表现和发展。
3“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阶段。这一历史阶段是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即“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在此阶段,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只需用少量时间就能解决生活问题,因而有较多的空闲时间去从事他所愿意从事的事情;虽然社会分工在此阶段仍然存在,但旧式的强制性、片面性的分工将被打破,作为个体的人将真正做到自主和独立,建立起“真正的共同体”。这样,人不仅摆脱了人的依赖,又摆脱了物的依赖;不仅成为自然界的主人,而且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到那时,人的个性的各个方面都将得到充分的发展,每个人都将是充分自由而又各具独特个性的人,整个社会将是各具个性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并且人的个性各个方面的自由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越高,就越接近人的全面发展的状态。
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体现和最高目标,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根本的内涵。正因为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把人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个性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
个性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互为基础的。马克思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但同时又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并非指人的各方面平均发展,而是指个体自身独特性的各方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是在各种素质基础上针对自身有选择的发展,是以全面发展为基础和目标的个性发展,而不是脱离全面发展的单一发展。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在指导思想上把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对立起来,存在着用全面发展排斥个性发展的倾向,结果不仅损害了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而且损害了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由此看来,全面发展并不应该排斥个性发展,它们之间是统一的。首先,缺乏全面发展为基础的个性发展是畸形的发展。通过全面发展基本素质,可以提高和丰富人的个性内涵,培养和强化良好的个性素质。如果缺乏全面发展基本素质,个性的发展也就是片面的发展。其次,全面发展是个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通过个性发展来实现的,即个性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特殊性表现。个性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而这种进步又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社会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个性不断发展的过程,个性的自由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可见,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个性的自由发展为核心的发展,而不是排斥个性发展的全面发展,没有人的个性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无从谈起,更难以实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人的良好个性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二、科学认识人的个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1科学地认识和分析人的个性差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依据。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目的就是要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使教育对象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思想品德,即科学地引导和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和立场,改变人们头脑中存在的一些错误的思想、观点和立场。而人的思
想、观点和立场既不来源于人的头脑,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来源于客观事物或客观的现实存在,是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于人脑而形成,并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人的实践是要受到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因素制约和影响,因此,每个人在各自的实践中都会形成反映自身特点的个性特征,而人的个性又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在不同时期使人的思想产生不同的内容,如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教育影响会使不同个性的人产生不同的思想倾向,从而形成不同时期的具有不同思想的人的个性特点。因此,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地展开,就要科学地认识和分析不同条件和时代中形成的人的个性,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不同个性的人的思想特点,针对这些思想观点的正确与否,制定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从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使教育对象形成符合一定阶级和社会的思想品德。由此可见,科学地认识和分析人的个性差异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依据。
2正确认识和分析人的个性差异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条件。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它实际上就是实事求是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选择过程中的运用。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症下药”,讲的就是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要指方法的可操作性,在实践中的可行性,产生良好效果的可靠性。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没有实效性,一切思想政治教育都会没有任何意义。简单地说,实效性也就是把正确的思想和主张内化为人的认识,再进而将这种认识外化为人的实践活动,使人们的实践活动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最终取得最佳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取得离不开针对性,针对性能够从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状况出发,有的放矢,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而实效性的取得更能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论是教育者还是教育对象都是存在着个性差异的人,人的个性差异表现在人的性格特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觉悟、知识水平、道德素质、实践能力等方方面面。人的个性差异是具体的、现实的,又是不断变化的,如果忽视了这些客观差异性,使用统一的、“标准式”的教育方法则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了重复性的“简单再生产”,没有“效率”可言。只有充分认识不同群体、不同地域、不同文化水平的人的个性差异,针对每个人或者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同特点的人群的不同的思想实际、性格特征、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制定不同的教育计划,提出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有的放矢地解决具有不同个性的人的思想认识和思想问题,帮助教育对象扬长避短,真正形成适合自身个性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实践能力,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