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逆城市化:新时代的“上山下乡”

2009-04-24范时勇

当代党员 2009年4期
关键词:上山下乡都市城市化

范时勇

■ 草根的“逆城市化”试验

一个占地两亩多的农家小院,花红柳绿,鸡鸣狗吠,鸟语花香,蔬菜鲜嫩……这是一个地道的都市白领的家。

陈渝搬到南山上这个农家小院居住两年多了。早上,丈夫驾车,先将儿子送到南坪的学校,再将她送到解放碑的公司,然后自己才去上班;傍晚,她下班坐公交车回家,丈夫将儿子接回。周末,一家人在小院里喝茶聊天、种菜栽树,不亦乐乎。

如今,困扰她多年的失眠老毛病已彻底根治,孩子也在大自然的熏陶下茁壮成长。

而当初反对她“逃逸”城市的朋友,如今都成了小院的常客,有的还张罗着给自己找一处类似的居所,逃离都市的喧嚣。

无独有偶,在某报社任职的杨武做得更绝。他辞去了效力10多年的报社,和朋友一道,在秀山租下300亩果园,准备大力发展“秀山土鸡”。

他甚至告别妻儿,带上忠诚的伙伴——一条威猛的“拳师”犬,搬到果园居住,一两个月才回家一次。

杨武以一个媒体人的眼光,敏锐地洞察到:“农业产业化,是必然的趋势;投资农业,近期将形成一股热潮。”

陈渝是多年前就开始自发践行“城市工作、郊区居住”的理想生活模式;杨武则是近期才有意放弃城市工作、到广阔的农村去创业。不管是有意无意,以他们为代表的“逆城市化”潮流,正像“病毒”一样,在都市人群中蔓延。

以北京最新的调查为例,有54.5%的人近期有意到郊区投资,70%的人有意到郊区购买第二居所。

新一轮的“上山下乡”,不仅成了一种时髦,而且更是——

■ “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的“上山下乡”潮,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知青运动”,那是国家政策强制性的,而此次“逆城市化”浪潮,却是自发的、主动的、没有政策逼迫的。

一被动一主动,主观意愿不同,目的和效果也大相径庭。

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加等“病症”开始显现。

事物相生相克。“城市病”因城市化产生,如果反其道而行之,“逆城市化”恰好成了根治“城市病”的良方。

从某种意义看,城市化发展水平越高,“逆城市化”趋势越强。

以美国为例。二战以后,中心城市迅速扩张,城市趋于饱和,中心城市的“问题”逐渐暴露。于是,随着汽车工业的发达,以富人阶层为首,一股到郊区居住的浪潮开始形成,并由富人而中产阶级,由中产阶级而普罗大众……

随着人口的转移,其他资源也随之向郊区转移。据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利沙文在《城市经济学》一书中记载:中心城市的城市人口百分比从1948年的64%下降到1990年的39%。制造业就业百分比从67%下降到45%。贸易与服务就业下降更大——中心城市的批发业就业率从92%下降到49%,零售业就业率从75%下降到48%;服务业就业率从85%下降到52%。

从数据可以看出,人口郊区化,引发的是制造业、贸易与服务业和零售业的郊区化。也就是说,“逆城市化”浪潮,最终达到的目标是:城市和农村的一种平衡——“城乡一体化”。

当前,国务院重点工作之一——统筹城乡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逆城市化”浪潮的政策体现和引导。

对于重庆这座二元经济结构典型的大城市来说,“逆城市化”是一种时代潮流,也是——

■ 鎮村发展的新兴力量

如果说“城市化”是一定区域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居住和消费功能向城市聚集。那么“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城市功能自我优化、减轻空间压力的内在要求和必然冲动。

“城市化”聚集的资源和产业越多,“逆城市化”分解这些资源和产业的趋势就越强。

“逆城市化”既是城市扩展的一种新形式,也是新农村建设和村镇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逆城市化”潮流涌向哪里,哪里的乡镇发展速度就快。

对于中心城市而言,通过“逆城市化”的调节,可以使空间结构更合理,产业优势更突出,聚集效应和带动效应更强大,从而有效解决“城市病”,增加城市的特色和吸引力,助推城市可持续发展。

对于小城镇和乡村而言,“逆城市化”是迎接城市功能转移的一次良机,是村镇发展的一股新兴力量。因而,在“逆城市化”暗潮汹涌的当下,村镇应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时机,实现——

■ 与“逆城市化”的无缝对接

“逆城市化”浪潮中,中心城市功能的分解和转移,无外乎以下几个途径:通过产业转移,实现经济中心功能的分解;把部分文化、教育、体育、娱乐等优质资源外移,进行文化中心功能的分解;把周边镇村建成城市居民的消费热点,实现消费功能分解;通过居住功能的分解,实现人口向城郊和小城镇的转移。

透过一些实招,我们可以看到,村镇应如何根据自身特色,迎接城市功能的转移,从而实现自身的飞跃发展。

譬如:承接都市产业转移。离重庆主城只有一小时车程的璧山县,享有“中国西部鞋都”的美誉。璧山以鞋起家,雄心勃勃,意欲到2010年实现年产鞋1亿双,年产值80亿元,自营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

然而几年前,璧山的制鞋产业并不发达,正是璧山县政府利用离主城较近的优势,有意识地规划引导,承接主城制鞋产业的转移,将南岸区涂山路沿线的制鞋企业吸引过去形成基础,最终成就了“中国西部鞋都”的美名。

譬如:抓住都市文化的分化。美国中西部密苏里州的内陆小镇布兰桑,面积仅30平方公里,缺乏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传,却拥有3座主题公园、49座剧院、10座博物馆,以及众多的购物中心、高尔夫球场、餐厅等。2005年接待游客72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超过10亿美元。

其成功的奥妙在于,抓住了中心城市优势文化资源分化的机会,吸引中心城市将主题公园、剧院、博物馆等转移,从而跨越式提升了吸引消费的能力和自身的消费水平。

譬如:吸引都市消费的增长。成都市锦江区的“五朵金花”近年来名声大噪。其实,所谓“五朵金花”,就是5个乡村品牌的合称:红砂村的“花乡农居”、幸福村的“幸福梅林”、驸马村的“东篱菊园”、万福村的“荷塘月色”、江家村的“江家菜地”。

这正是锦江区的聪明之处,利用优美的田园风光、和谐的生态环境,强化品牌定位,每年吸引数百万城里人前来休闲、度假、消费,走出了一条对接“逆城市化”的新路子。

譬如:制造都市居住的分流。米尔顿·凯恩斯位于英格兰中部,曾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然而前不久公布的一项英国最佳工作城市权威调查显示,米尔顿·凯恩斯高居第二,排名超过了伦敦和曼彻斯特等大城市。

这个如今英国闻名遐迩的经济重镇,1967年才开始规划建设。当初,仅仅是为了分化中心城市过分拥挤的人口而新建的32座城镇之一,规划居住人口为25万人。

猜你喜欢

上山下乡都市城市化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上山下乡
游蓟县梨木台
——纪念上山下乡48周年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发起及坚持上山下乡运动的动因究竟是什么?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上山下乡 激情燃烧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