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酿酒”插上“旅游”的翅膀

2009-04-24

当代党员 2009年4期
关键词:酒厂江津工业园

余 次

“顺境找问题,逆境找希望。”李树明淡淡呷了一口酒,“这是我做企业20年的体会。”

作为江津酒厂(集团)有限公司的掌门人,李树明在2008年迎来了一次大考——金融危机让名优白酒消费减少了近50%,江津酒厂也无法独善其身。

“何以解忧,唯有创新。”在李树明的字典里,“创新”是最闪光的词语。

这个45岁的汉子,这些年正是靠“唯有创新”,才把地方小酒厂打造成国内最大的小曲清香型白酒企业,将江津老白干卖到666元一瓶。

几经思索,“旅游”跳入李树明眼里:“金融危机抑制了市民长途旅游的念头,但此消彼长,市民短途旅游的欲望反而越发强烈。”

“一方面,江津拥有四面山这一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比较发达;另一方面,酿酒是江津最古老的食品加工业,市民对酿酒文化比较好奇。”李树明转动着眼珠,“我何不给‘酿酒插上‘旅游的翅膀,打造一个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的‘新生儿?”

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将生态旅游、酿酒工艺、品酒消闲融为一体,创建“金江津生态工业园”,打造重庆首条“酿酒旅游”线路。

“以后凡来江津的游客都可以到金江津生态工业园看一看,体验一下做酿酒工的滋味,尝尝新鲜美味的白酒……”李树明的美好蓝图,赢得了江津区政府的支持。

圈地200亩,投资2亿元,金江津生态工业园在金融危机中逆势而生。

金江津生态工业园还没建成,就已经名声在外,不少游客翩然而至。

“游完四面山,到金江津生態工业园,亲手酿一壶白酒,再叫两碟小菜,坐下来慢慢品味,既可休息解乏,又能体会乐趣,很惬意。”游客张新华说,“就好像现在杀年猪已成为一种旅游形式一样,在这里,既可了解酿酒的过程,还能喝上自己酿造的白酒,与去法国葡萄酒庄园喝原汁葡萄酒,有异曲同工之妙。”

掘金“口红经济”,江津酒厂转危为机。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这是李树明时常激励自己的话语,“万事皆由旧翻新。”

操作要诀:借梯上房,虽是寻找“口红经济”的好办法,但必须充分考虑这种包装和升级是不是真正投了顾客所好。要满足如下3个条件的产品或产业,才可以利用借梯上房来寻找“口红”:首先,现有商品本身除了实用价值外,要有附加价值;其次,现有商品本身的绝对价格要低;再次,可以利用情境引爆消费欲望。

猜你喜欢

酒厂江津工业园
江津区科协全新打造《科普江津》栏目
羿神:神奇之地的一家诚实的小酒厂
酒厂工人
三峡库区县域土地生态红线划定研究
——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内文第 52 ~ 58 页)图版
德奥新在安庆建表面处理工业园
连环计
投资建设海外工业园的前期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