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享受课堂

2009-04-24华应龙

人民教育 2009年23期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师

我在课堂,我是学生,我骄傲。

从上小学开始,我就喜欢课堂,课堂是我享受的地方,我享受知识、平等和骄傲的地方。个中原因,一是老师讲的课,我都喜欢。

现在想来,我的学生生涯中,没有遇到一位不称职的、把同学们讲得昏昏欲睡的老师。二是由于家庭出身不好,课下的我常常被欺负,只有课上我和同学们是平等的,更被老师偏爱的。三是我课堂上的积极表现让老师们都喜欢我,我在学业上也表现得十分优秀,这满足了我的好胜心。

薄雾蒙蒙的清晨,我就背着书包去学校。常常是在教室门前等着三三两两到来的同学,然后高呼:“今天我第一!”读师范了,为了自己的课余时间能全部用来打篮球,课堂上的我就特别用心,常常是老师的问题还没提完,我已经想好了答案。毕业考试,我的物理成绩在全年级第一,并且是唯一的满分。

师范的老师们就常常叫上我这个学生一起打篮球,因为我在课堂上已经完成学习任务了。课堂是我轻松、惬意的地方。

我在课堂,我是教师,我创造。

1984年,我师范毕业后分配到乡村做教师,后来做教导主任、做副校长、做教育助理;1995年,我被调到县城实验小学做副校长;2002年,调进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做教师,后来做教学主任、做副校长。25年来,不管任何职务,我一直是杏坛的守望者,没有离开过课堂,我享受着做教师的幸福。应该说新世纪的课程改革春风吹绿了我的课堂,更给我带来了创造的幸福。

创造学生喜欢的课堂。我喜欢小孩,我喜欢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玩数学。做乡镇教育助理时,我坚持到村小教一个班的数学——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墩头镇海舍村小学,当时班上有13名学生,我戏称他们是“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非常喜欢我。经常地,上完课就有会议在等我,可是下课铃一响,“十三太保”就层层叠叠地堵着教室的门,不让我走。那情景就像我小的时候家里来了我喜欢的远方亲戚,亲戚要走了,我就堵着门,不让他走。

学生喜欢我的课堂,我很幸福。1996年,《江苏教育》要调我去做编辑,海安县教育局的领导非常厚爱地放行。可是那样的话,我就离开课堂了,因此我谢绝了好心的领导。

当时不少关心我的人骂道:“华应龙,你太傻了!”调进首都后,我的学生在课堂上也是不让我下课,不过表现出的不是淘气,而是“民主”:下课铃一响,我就宣布“下课”,有时候学生们一齐举起拳头,高喊“抗议!”“抗议!”我实在是喜欢在课堂上逗着孩子们玩。现在不少听过我的课的朋友很是佩服地问:“华老师,您怎么能用几分钟的时间就与学生打成一片呢?”我说,因为我痴迷课堂,我相信“艺痴者技必良”,一进教室,我眼睛就放电;因为我喜欢赤子,我喜欢和陌生人说话;因为我真心地尊重学生,心诚则灵。创造解放学生的课堂。

一般的,我们追求成功,害怕出错。而“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怀特黑德语)。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更需要“融错教学”。

我每接一个新班,第一节课都会在黑板上板书:“错得好!”在日常的课堂上,对待学生的思维成果,我不是着眼在对还是不对,而是着眼于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价值是大还是小,是现时价值还是长远价值。我向滕矢初先生学习,学习他点评参赛选手表现时的说法,评价在对错之外,重在激励学生探究,因此,我的课堂上常常听到学生思维的真实的声音。要真正解放学生,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大胆地退,适时地进”(李烈语)。

退,是为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保证先学后教;退,是为了更有力地进,为了落实以学论教。进,是教师的职责,为了高扬教师的生命价值;进,是为了潇洒地退,是为了学生更自主地进,为了学生的发展。创造有效帮助的课堂。

新课程给了教师创造的天地,我们不只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建设者。课堂上,有了我们自己的思考,有了我们自己对教材、对教学的理解,有了我们自己的声音。教学《角的度量》,教材上是先量角后画角。

我创造性地让学生在量角之前先画角,“抓大放小”地认识了量角器之后,顺其自然地揭示量角的本质,从而让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教学《游戏公平》,教材上是通过抛硬币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可能性。可是这样的实验不用做,做了往往不可收拾。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语)经过思考、寻找,我创设了抛啤酒瓶盖的实验,让学生喜欢上“数据”,赢得了大家的赞许。

教学《负数的认识》,我创造性地制作了能够抽拉的三根教具温度计。在匪夷所思的有之间,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负数,了解了比较负数大小的方法,懂得了“0”的价值,这样用活了数轴的生活原型。这个“温度计”一经使用,好评如潮。

教学《圆的认识》,以前我们常常画地为牢,不敢越雷池一步。新课程给了我们打破旧传统的勇气。不要講的,就不讲。

不该练的,就不练;不该课上练的,就让学生课下练。课堂练习本不该重在熟能生巧,更有价值的应该是急中生智。“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老子语)课堂上的等等创造,让我体悟到:创造是对前人的扬弃,更是对自己的超越,对自己的成全。

课堂是学生的,就应该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我们真要成为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就要不断丰厚自己,让自己在学生眼中就是数学。

我在课堂,我的学生,我敬畏。

我执教小学数学25年,很多小学数学教材上了一遍又一遍。

可是,每每备课时,我总喜欢问:“为什么要这么教?”“真应该这么教吗?”“还有没有更好的教法?”课备完后我常常会有种冲动,就像制作了一件特别神秘的礼物急欲和学生分享。我会想:“今天的课堂上又会有什么故事呢?”我保持着对课堂的好奇。只要一踏进课堂,我就“没办法来抵抗”课堂的魅力,“就像我们年轻时,喜欢漂亮的女孩子一样”(丘成桐语)。

我一直认为课堂具有无穷的魅力,我们的学生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是一个来解谜。一次讲课前,一名男生介绍自己成绩不好,大家都笑了。我随机说道:“爱迪生、爱因斯坦上小学时成绩都不好。

”哪知一位女生坐在座位上竟然喊了出来:“您这不是打击我们成绩好的人吗?”这一声喊,惊醒了我——在课堂上我应该怎么说话;这一声喊,叫我思考“教育到底要给学生留下什么”;这一声喊,让我醒悟——我们的教学就该是在课堂上播种希望。(参见2009年第5期《人民教育》上的《教育要给学生留下什么》一文。)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课进展得很顺利,学生敢想会想,敢说会说,酣畅淋漓。

即将下课了,我说:“一节课的时间飞快地过去了,我特别喜欢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大家太棒了,我真想见见咱们的数学老师!喜欢咱们的数学老师吗?(喜欢。)喜欢我吗?(喜欢。)你最喜欢哪个?”竟然较多的学生、声音响亮地说喜欢他们的数学老师。

出乎意料!学生的真实回答,让我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设计教学环节时应该懂得“退步原来是向前”。(参见2005年第7期《小学青年教师》上的《退步原来是向前》一文。)教学《出租车上的数学问题》,一位男生问我:“出租车票上为什么要有这个小黑块?”我坦诚地说:“我真不知道。

”另一位男生站起来帮忙,圆满地做了解答,让我长了见识。(参见2003年第7-8期《小学数学教师》上的《“出租车上的数学问题”教学实录及评析》一文。)

数教学一道思维训练题,在我自鸣得意的时候,一名学生竟然说出“图上就有答案”,让我对孩子的整体思维多了一份感悟。(参见2008年第12期《中国教育学刊》上的《敬畏童心》一文。)教学《神奇的莫比乌斯带》一课,在我的预设之中,一名学生把莫比乌斯带剪成了一根长纸条。

可是,他竟然说自己会用这根纸条做套铅笔的魔术。他的魔术赢得了同学们的啧啧称奇。我原以为他的魔术是节外生枝,浪费了教学时间,其实是我没能看透这个魔术,没能沟通它与莫比乌斯带的联系。

(参见2004年第7期《教育科学研究》上的《遭遇“节外生枝”》一文。)我敬畏我“老师式的学生”。我敬他们的天真无瑕,我敬他们的思维活跃,我敬他们的见多识广,我敬他们的善解人意;我畏自己的老成世故,我畏自己的才疏学浅,我畏自己应对失当,我畏自己准备不足,我畏自己在某一个环节会故步自封……新课程的扎实推进,实实在在地解放了学生的时间,解放了学生的空间,解放了学生的眼睛,解放了学生的双手,解放了学生的大脑,解放了学生的嘴巴,焕发了课堂的生命活力,让我们教师的职业价值和生命价值内在地统一,让我们真正体验到了教学相长的幸福。

成长是一种幸福。怎么在我的身上老有故事呢?老天青睐我。成龙的《真心英雄》是我百听不厌的歌。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鐘,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动,和心爱的朋友热情相拥……”25年的课堂生活告诉我:教学是充满诗意和智慧的生命活动,把握“课堂”里每一次感动,和心爱的“学生”热情相拥,我们的生命就灿烂无比、幸福无限。

新课程的征途,任重道远,我还将在课堂。那么,如何让自己的课堂化繁为简,返璞归真?如何让“融错教学”的操作方式能为更多的年轻教师把握?如何让自己的课堂生命力更旺盛?如何让自己的课堂生命更圆融?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思故我在,我在课堂。我在故我思,我享受课堂。

猜你喜欢

新课程课堂教师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欢乐的课堂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