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据儿童心理特征 培养儿童创新意识

2009-04-23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动笔情感语文

何 飞

21世纪呼唤创新人才。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高瞻远瞩,特别是在培养人才问题上,更值得我们深思。展望未来,21世纪将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祖国建设需要创新人才,唯有创新,才能赶超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而不是亦步亦趋,永远落在他人之后。我们不仅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还要让他们具有创新能力,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呢?关键是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这样创新意识的培养才能彻底、永久地开展下去。

一、课堂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如同棵棵青苗,需要春风时雨,才能拔节竞长。课堂应当春意盎然,绝不能寒霜似剑!要引导学生在良好的课堂环境中,刻苦地进行识字、写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的训练,学有兴趣,学有长进。若管束太多、太死,这不准、那不行,必然会抑制儿童个性的发展,损害儿童身心健康。顾明远教授指出:“新人要有竞争意识。敢想,想干,勇于创新;要有宽阔的视野,善于捕捉信息,有果敢的决策能力;要有经济观念,注重效益的观念;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等等。”语文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引导学生从课堂学习中汲取养分,充实自己、发展自己。所以在课堂上,用真、善、美的语言消除压抑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凝固、沉郁的气氛。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在语文训练-中多读多思,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教学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二、课堂力求主动、有序、高效

科学地组织语文教学,应使每节课的训练目标明确,训练节奏协调明快,能以简驭繁、循序渐进,求取课堂教学的高效益。无论是习语修文,还是兼启智德,体现于一节课之内,必须具体化,不可希求一口吃成胖子。为此,教师必须熟谙教材,设计教学程序,千方百计地指导学生进行自觉的语文训练,做到胸中有数,十指弹琴,有张有弛。

(1)胸中有数。每节课都要有明确而准确的教学目标。备课时,特别要注重吃透教材。考虑该组训练重点与该课“思考”、“练习”的尺度,联系学生知识基础与认知能力的实际,确定应当训练的“纲”与“目”。教学时,可适时向学生提出教学目标,做到教学双方胸中有数,以利增减学生的目标意识、效益观念与进取精神。而目标的检测,不一定全部放在教完一课书之后。即每教一节,都可作部分练习,进行部分检测、反馈。这样,能保证40分钟所学的质量,真正做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2)十指弹琴。课堂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要学会十指弹琴,有重点,又兼顾全面;不要主次不分,面面俱到。每节课的重点,以教学目标的指向为基准。就每篇课文而言,主要内容、思想感情和语言特色是重点;而每组课文训练的“例子”,又侧重于落实某项基本功训练任务。什么是难点,它便是理解重点当中的障碍因素。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是语文课上成功与否的关键。一节课围绕一个主要问题解决、训练,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有的问题,学生刚开始理解得不太透彻,待以时日,也非失误。

(3)有张有弛。以阅读课为例,它大体经历“感知文字-理解内容-抽象意义”等阅读三阶段,故阅读结构多为“初知大意-深入理解-巩固运用”三段式。这“常式”之外,也有“变式”,各自思路不同。科学地设计课堂教学程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它的特点是:阅读课的结构最好是疏密波浪式结构。密的地方容量大、速度快,要求学生注意集中,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好似投入紧张的战斗;疏的地方坡度放缓,进展较慢,让学生心驰神往,静观默想,思索回味,如同晴空丽日泛舟于碧波之上。上课后的20~25分钟,小学生注意力最为集中,要充分利用,解决主要问题。此后稍加舒展调节,再引导学生进入第二次集中注意阶段,解决其他问题。如此有张有弛,动静搭配,符合儿童心理特征,能让学生情趣盎然,不致疲惫、厌学。

三、课堂上以训练为主线,充分体现汉语言文字教学特色

汉语言文字的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表意文字,由汉字组词连句、构段成篇的文章,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培养了代代龙的传人。汉语文的教学传统。先由识字发轫,继而开篇阅读与习作,强调文道统一,做学问与做人并举。在阅读训练中,主张“熟读、精思、博览”,“口到、眼到、心到”,“不动笔墨不读书”等等。至今犹可借鉴。徐特立在早年的教学法论著中明确指出“我国文字,非如西洋各国以声音统括一切的文字,故必字字读之方可。”还说:“国语要旨,在使儿童知普通言语及日常须知之文字、文章,而养其表达思想之能力,兼启发其智德也。”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与此一脉相承。因此,在笔者指教的语文课上,学生时而朗读课文,时而思考问题,时而动笔书写,时而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

(1)多读;上课文课就要读书,不读书就无法感知语言文字,理解课文阿容,习得读书方法,体会作者感情、掌握语文工具。小学阶段每一课书我都用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理解内容,根据理解程序不同,指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采用多种方式训练:自由练习读,分小组比赛读,分角色朗读、齐读。第二课时,熟练地默读课文,背诵课文或重点段落,教师启发学生找重点词语或分层次背诵,这样,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能达到要求。

(2)多思:学生读书,自己会发现问题,有完全不懂的问题、有懂得不透的问题,也还有教师或其他同学提出的而自己尚未察觉的问题。有问题就会激发求答的欲望。要引导学生往关键问题上想,给指点,给时间,促其进入凝思默想的状态。只有在大多数学生上了路的情况下,才可组织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笔者设计问题时,既要考虑知识的基本结构,儿童的知识能力水平与年龄特点,又要使问题明确、集中、不偏不怪。组织讨论时,做到:①态度平等;②要观察不同层次学生的反映;③要发现各种结论,尤其是与自己所准备的不相一致的结论;④要引导学生逐层深入,珍惜时间,不说废话。讨论过后,做到:肯定正确、纠正错误、补充提高、系统归纳,使学生在众说纷纭中,及时疏理、选择,获得正确的概念并牢固的记忆,以此学习思维方法,培养思维品质。

(3)多写。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还要手到。所谓“手到”,指动笔批画、圈点、批注乃至演练。课堂自读,需要动笔;课堂听讲,需要动笔;课堂讨论,需要动笔;课堂作业,默写段落,更需要动笔。课堂勤动笔墨,可以标出重点、难点,可以发现并提出问题,可以记录思考心得,可以勾出记忆要点,还可以变理解为表达,真正有利于全面完成任务。

(4)体会文章思想感情。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批文以人情;习作,情动而辞发。听说读写,离开情感便失去语文训练的灵魂。情感教学是一个重要命题,所以只有准确而全面地把握教材,才能充分发挥其情感教学因素。我的做法是:抓住重点词句复现作者的情感,透析全文理解作者的情感,表情朗读体现作者的情感,赏析玩味沟通作者的情感,模仿运用抒发学生的情感。审美情趣的培养,也万不可忽视。内容美,形式美,均体现于理解与表达的训练当中。

四、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要引导学生自觉地通过语言文字,去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世界,引入生活的源头活水,拓宽语文训练的渠道,提高学习效率。由是,上新课,建构于儿童已知的基础上,广阔的客观世界的背景中,才能使教与学相得益彰;课外开通深化学习,适时运用的渠道,在多样的、有趣的听说读写活动中,延伸课堂效益。

小学语文课堂要真正成为儿童少年的学习乐园。学生们能以更大的热情,主动积极地投入语文学习:捧着课文读得有滋有味,从而学得知识,开阔眼界,增长智慧,掌握语文工具,获取多种效益,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活泼、生动、主动的发展。

(责任编辑:梁媛)

猜你喜欢

动笔情感语文
我要写的勒阿越来越少了
情感
台上
毛毛雨
打扮春天
春天的雨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