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然美景搬到教室里
2009-04-23迟永波
迟永波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练习“心中的美景”。
学情分析
(1)本单元本应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发现美、捕捉美、感受美,但出于安全考虑,教师不能随便带学生出校活动。
(2)随着科技的发展,农村远程教学和录像教学极大地改善了农村教学条件,教师用录像的形式把自然美景搬进课堂指导教学既生动直观,便于集中指导又目的明确安全有效。
(3)不少同学初学写景作文时,总觉得无话可说,无物可写,勉强写来,只能建造空中楼阁,也写不具体,写作材料往往造假。针对学生的这一现状,教会学生回归作文的“本真”状态,引导学生注重抒发真情实感,写出“真情”的文章。在“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深化,在形式、内容、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创新,写出新颖别致的“好”文章。
(4)写景作文要紧扣景物的特点来写,要写得有层次、有主次。多数学生不会写景,往往看到什么写什么,东一句西一句,写出的东西杂乱没有条理,更不会用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以及实写和虚写相结合、景与情的和谐穿插。
作文指导
一、摄制影像,课前准备
(1)摄制家乡夏季的美景:摄制时注意有静有动,有山有水,有田地,有村庄,还要有特写镜头……镜头要有层次、有方位,注意远近、高低、虚实的结合……还应注意自然声响、花鸟、动物、昆虫等的摄录……
(2)制作教学视频课件:首先将摄制的片段原汁原味地有选择地编辑制作成视频短片(甲片)以备习作指导用。再把甲片通过配音、配乐、添加字幕、特效设计等制作成视频散文片(乙片)。备习作成文后欣赏,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与热情。
二、精心策划,习作指导
(1)屏显教材内容:活动一、三。(选择激动三)
放下你的功课,与老师或家长打好招呼,和小伙伴一起,投身自然的怀抱,开始一次愉快的旅游。游玩过程中,请你像《山中访友》的作者那样,让景物像人一样活起来,同他们展开心灵的对话,结交几个自然界的“朋友”,从中感受自然对心灵的呼唤,追寻你心中的自然之梦,然后用生动形象、有感染力的语言,把它描绘给同学们听,力求把他们也带到你的美景之中。
(2)导言: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不能实际走进自然,但我们今天可以从屏幕中走进自然。在这里我们同样可以感受清风抚过你的脸颊,山泉敲击你的心扉,馨香钻进你的鼻孔,鸟鸣缭绕在你的耳际……下面我们就从屏幕中走进自然,做一次初夏之旅。
(3)观看指导:视频反映的地理位置、季节、时间变化等;视频的内容;视频摄取的空间顺序。
(4)播放视频甲片:看、听、想、感(必要再播放一遍)
(5)根据视频内容指导拟定标题:可直接命题如“家乡美”、“我的家乡”、“家乡之夏”等。可用反问如“我的家乡美吗?”也可引用或化用诗文如“小径通幽处”、“清泉叮咚石上流”、“桃花源中有我家”等。
(6)观察顺序和写作方法指导:抓住景物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学会运用总分的句式。
(7)主要画面的观察、联想、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指导:
①整体观察村庄——房屋形状、色彩、坐落等。描述词可以有红白相间、坐落、镶嵌、错落有致、马赛克图案……
②山(远、近)——形状、特点、色彩差异、坐落等。描述词可以是骆驼、牵手、青纱、板着脸、静默、凝神……
③水(远、近)——、动态、位置等。描述词可以是白亮、澄清、左折右转、跳跃、飘动、银丝带、奔跑……(水最具有活力,特别是山涧、小溪,通过联想和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将小溪人格化使其声、态、色、味等内在的美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增强文章的活跃气氛)
④花草树木——形状、色彩、特点、味道等。描述词可以是隐蔽、斑驳、馨香等。
⑤动物昆虫等——态、声。
⑥风、光——天空、地面、水中、花草、树上。
在进行以上的写作指导时,根据实际,选择重点画面,多提问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并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同一个画面进行描写抒情,看谁写的精彩。让学生描写景物时,注意虚写与实写相结合,景与情的和谐穿插,让景对人说话,力求做到情从景中酿,景在情中媚,写出真情,抒发真情实感。
三、下笔成文,展示个性
快拿出笔写下你观察到的美景吧!
(1)慢放甲片。(根据需要调整播放速度学生边看边写)
(2)打腹稿。(你打算怎么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用怎样的结构和顺序)
四、小组评改,取长补短
同桌、小组交流,互提修改意见。教师巡视,个别引导,发现精彩,全班交流。
五、佳文评赏,感受美文
(1)小组评改、推荐佳文,教师选拔佳文。
(2)佳文的,请该同学读给大家听听,教师评析。
(3)佳文配乐朗读欣赏。选突出的文章配乐朗读,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自豪感和习作激情。
(4)欣赏视频散文《家乡美》,播放乙片。让学生欣赏此景加美文加音乐、歌曲所达到的视听享受,产生一种走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陶醉于大自然的效应。激发学生善于在大自然中发现美、创造美。同时对比自己的不足,起到借鉴作用。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