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养猪业三大细菌性传染病的诊治
2009-04-23顾永远汤赛冬成建忠张红飞
顾永远 汤赛冬 成建忠 张红飞
摘要目前,严重危害上海地区养猪业的三大细菌性传染病为猪链球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副猪嗜血杆菌病,就其诊断与治疗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当地养猪业对三大细菌性传染病的防控提供指导。
关键词猪链球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诊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4-0220-02
在病毒性疾病能通过疫苗控制的前提下,细菌性疾病的防治可能花费的成本更高,耗用的时间和精力更多。目前,威胁上海地区养猪业的三大细菌性传染病是猪链球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
1猪链球菌
1.1发生特点
链球菌病是由致病性链球菌所致的人畜共患的一种多发性传染病,是重要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猪链球菌病是由C、D、E及L群链球菌所引起的猪的多种传染病的总称。该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但夏、秋季多发,潮湿闷热的天气多发。不同日龄的猪均易感,但断奶前后的架子猪多发,在新疫区常呈地方性流行,在老疫区则表现为散发病例。病猪、临床康复猪和健康猪均可带菌,呼吸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但消化道、皮肤伤口也可传播。
1.2临床症状
1.2.1急性型。常表现为败血症和脑膜炎,病猪体温41℃以上,嗜睡,步态不稳,呼吸急促,腹下、四肢下端及耳朵呈紫红色,眼结膜充血,腹泻或发生神经症状,抽搐,共济失调,转圈,四肢呈泳状,最后衰竭而死。
1.2.2慢性型。①关节炎型:关节发炎,肿痛,跛行,行走困难。②淋巴结型:淋巴结发炎肿胀,隆起发硬,热痛,以后淋巴结化脓,破溃坏死。③子宫炎型:怀孕母猪发生阴道炎及流产或产死胎。
1.3诊断与治疗
本病的诊断可采取病猪的肝、脾、血液、脑、淋巴结等病料涂片后染色镜检,或将病料接种于培养基上进行细菌培养后鉴定。
抗菌素治疗可采用对链球菌高敏的药物,如氨苄青霉素、恩诺沙星、林可霉素等,并用足剂量和疗程。有多家生物药厂有链球菌疫苗供应,但因链球菌血清型复杂,最好在对猪场链球菌血清型分离鉴定基础上选用疫苗,以达到较好的免疫效果。
2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2.1发生特点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目前该病已广泛分布于各主要养猪国家,且多数国家为复合型感染。根据近几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我国发现或流行的血清型有1、2、3、4、5、7、8、 9、10等型,但以1、3、7型为主。免疫学研究证明,主要血清型间缺乏交叉免疫性,这给该病的诊断及疫苗防治带来困难。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主要感染6~12周龄之后的生长育肥猪。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的发生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大,在气温剧变、潮湿寒冷、通风不良、饲养密度高、管理不善等应激条件下易发,一般无明显季节性。
2.2临床症状
本病的病程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4种,但最急性型目前临床罕见。急性和亚急性病例以纤维素性出血性胸膜肺炎,慢性病例以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主要特征。急性型病猪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体温40.5~41.0℃;呼吸困难,喘气、咳嗽,口鼻部流出带泡沫的血状分泌物,通常于发病后2~4d内死亡,耐过者可逐渐康复,或转为亚急性或慢性,病猪表现为间歇性咳嗽、生猪迟缓,如与其他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则加重病情。
2.3诊断与防治
新鲜病料能较容易从支气管、鼻腔分泌物或肺部病变中分离到病原,但需要特殊培养基——巧克力培养基进行细菌增殖培养。
疫苗是控制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的有效手段。华中农业大学已经研制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1、7两种血清型,加上地方流行菌株的多价灭活苗,免疫猪保护率达85%以上,有效免疫持续6个月以上,在规模化养猪场应用效果显著。药物防治可采用头孢噻夫、替米考星、氟甲砜霉素和环丙沙星等敏感药物。
3副猪嗜血杆菌病
3.1发生特点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以纤维素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胸膜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猪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该病成为危害全球养猪业的典型细菌性疾病,也是2006年以来上海地区分离率最高的优势致病菌,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副猪嗜血杆菌有15个血清型,其中毒力较强的为4、5、13型。
该病可影响2周龄到4月龄的青年猪,尤其是5~8周龄的保育猪最易感染和发病,发病率一般在15%~35%,严重时可达60%,如果处理不及时,病死率可达50%以上。母猪及种公猪亦可感染,但多以隐性感染或慢性跛行为主,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及消化道传播等。该病受应激易发生,如天气骤变、长途运输、饲养密度过大、潮湿拥挤及暴发其他病毒或细菌性疾病等,同时该病易同其他疾病混合感染。
3.2临床症状
病猪临床表现体温升高至40.5~42.0℃,食欲不振,厌食,病猪消瘦、咳嗽,呼吸困难,部分病猪耳朵、腹部皮肤及肢体末端发紫。关节肿胀,尤其是跗关节和腕关节,触摸疼痛,跛行,颤抖,共济失调。病程稍长的病例表现消瘦,皮毛粗乱,皮肤苍白,生长缓慢。母猪表现流产、母性行为下降,慢性跛行。剖检表现肺部、心脏表面、腹腔及关节表面纤维素性渗出,关节肿大,皮下及肺部水肿等病变。
3.3治疗
药物治疗可使用氟苯尼考等敏感药物,但副猪嗜血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流行地区猪场建议免疫。副猪嗜血杆菌疫苗在美国、加拿大、日本、西班牙等国家应用较为广泛。在我国,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也研制出了副猪嗜血杆菌油乳剂灭活苗,经推广应用表现出良好的防控效果。
4参考文献
[1] 刘江,孙波.仔猪黄痢病的防治报告[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S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