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霍尔顿:实用主义美国的另类典型

2009-04-23张慧仁

文学教育 2009年4期
关键词:实用主义守望者霍尔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写过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自1951年出版以来,对美国几代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美国许多中学和高等学校把这本书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或列为教材。在我国大街小巷的书店里,它也是常销不断。一部十几万字的小说,不仅一直畅销而且日益经典化,令人叹为观止。它为什么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小说主人公是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开口“混帐”,闭口“他妈的”,看不惯周围的一切,根本没心思用功读书。小说讲述了他第四次被开除出学校后在纽约游荡一天两夜的经历。霍尔顿的喜好与厌恶,都是典型的青春人格心理特征。他深恶痛绝一切丑恶的东西,也就是他所说的“假模假式”的事物。这部小说最大的魅力,是写活了一个少年的青春期心理,刻画了人在青春期的典型心理特征。他喜欢一切美好和纯真的东西,他尤其喜欢小孩子,喜欢孩子们身上散发的天真、稚气、纯净的极致气息。因此,他的理想是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保护儿童,守卫童真,守住青春。

霍尔顿难以忍受成人世界以实用主义为目的的虚伪与丑陋。他看不惯发生在他周围的一切,他讨厌学校、老师、同学,因为在学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再说人人还在搞下流的小集团,打篮球的抱成一团,天主教徒抱成一团,那帮混账的书呆子抱成一团,打桥牌的抱成一团。连那些参加他妈的什么混账读书会的家伙也抱成一团。”老师们大部分都是势利的伪君子,连他所唯一敬佩的一位老师谆谆教导他的,也是利己主义的信条: “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学校里的老师和他的家长强迫他读书只是为了“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账凯迪拉克”!这些人都是实用主义价值观的狂热追求者,但是没有一个人承认自己是实用主义至上的,人们总是内心尊奉实用主义为唯一价值,表面上却要掩饰、粉饰,“假模假式”因而满大街流行,成为社会主色调。霍尔顿与这样的环境格格不入,只能一次次被学校开除,孤独寂寞、苦闷彷徨。

在无所不在的“假模假式”冲击下,为了继续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内心和谐,霍尔顿选择了躲避、离开。小说中他第四次被开除出校。他面临的是来自家庭和未来的双重压力。在家庭和人生出路压力的折磨下,霍尔顿最后走进了精神病院,接受精神分析。但是精神分析也不能最终解决他的问题,小说的结尾,霍尔顿还是那个霍尔顿,虽然再次入学,但仍有再次被开除的可能。

霍尔顿的悲剧或许是人类的永恒悲剧。只要现实社会中实用主义价值观至高无上,群起而追之,形成实用主义的铜墙铁壁,只要有一个人,他想把审美主义贯彻到底,永不放弃,那么这种悲剧就可能产生。人们往往童年时纯真可爱,青春期纯洁善良、青春审美。但跨越青春期正是人生的分水岭,许多人开始远离青春、远离纯真审美,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人们日益理性化、实用化,告别审美主义、青春人格,步入实用主义、社会世俗。这些人能很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他们很快就失去青春、失去对美的敏感反应。他们的人格日益分裂,出现双重或多重人格,人格日益面具化。这就是人性异化和蜕变。小说中,霍尔顿的男女同学形象,个个精于世故,身上其实没有多少青春气息,与周围成人的差别已经很小。比如,霍尔顿的室友斯特拉德莱塔,一个体格健壮、英俊迷人的“潘西英雄”。他的突出特征是注重外表,自私自利,无所顾忌。他可以毫不费力地使自己适应这个让霍尔顿时时想吐的、充满了虚伪与丑恶的世界。而霍尔顿,更看重审美价值对人生的意义,想守住童真、守住审美、守望青春,他追求审美价值,力保人格完整、内心和谐。他拒绝人性的异化,但是他与现实、社会、家庭、事业等等的关系却日益紧张,矛盾不断激化,生存面临困境。霍尔顿的形象,使我们联想到《红楼梦》里的宝玉、黛玉、妙玉,《伤逝》里的涓生、子君,《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维特、《挪威森林》里的渡边。他们的悲剧,可以命名为追求审美、守望青春的悲剧。但在任何社会里,“实用”与“审美”、“青春”与“世俗”都是永恒的紧张关系。霍尔顿的出走,宝玉的出家,维特的自杀,黛玉、涓生、子君等只能或伤或逝。他们都是彻底的审美主义者,也因此决定了其悲剧性的命运。

现实生活中,彻底的审美主义者其实很少,更多的人选择了实用主义价值观,实际生活把他们塑造成实用性人格,逼使他们积极入世。“水至清则无鱼”,他们不能“不食人间烟火”。像霍尔顿、宝玉、黛玉那样的审美主义洁癖,只能是“自取灭亡”。但是同样,彻头彻尾、赤裸裸的实用主义者其实也很少,像《欧亚尼·葛朗台》中葛朗台那样的极端实用主义者还是罕见的。在生活中,不彻底的实用主义者才是大多数。他们像《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成人们那样,过着不同程度的“假模假式”的生活。其实小说中描述的“假模假式”事件,相对而言并不严重,在任何时代任何制度的社会里,这些都是极其普通的、常见的现象。小说中并没有骇人听闻的“假模假式”现象。但正是这种普遍性、典型性的“假模假式”,强化了小说内涵的深刻性、感染力。

这部小说并不像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性。如果是那样,小说就要写得更长,写出更丰富的“资本主义社会”丑恶来,或者要以小说人物的悲剧性命运、结局来声讨社会的丑恶性、虚伪性,如果小说以此为目的,就会写成类似《红楼梦》《安娜卡列尼娜》等那样的巨型作品。但这部小说并没有把主人公霍尔顿的审美人格的悲剧命运进行到底,相反,小说有意淡化悲剧性气氛,处处充满冷幽默。小说的核心内容依然保持为主人公人格的审美性、青春性,小说的重心,更像是要把世俗实用的社会作为背景,让霍尔顿最青春的一面凸显出来,令人回味。

单以小说所涉及的社会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霍尔顿是不可能那样长久地征服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社会背景的不同年龄读者的。这部小说的最大魅力是它的“青春”特征。人们可以从中回味出自己尘封已久的浓郁的青春心理——对自己实用与审美两难决断时的历历回忆,多多少少找回一点青春气息或品质来平抑过度异化的人格。而正处青春期的审美性人格者,则在小说中对应出相似的亲近的青春感知、情绪轨迹,共鸣其守望青春的决心。

就像宝玉害怕大观园那些青春少女长大后会变得不再青春,霍尔顿也担心妹妹菲比长大、变老。霍尔顿是一个青春的痴迷者。霍尔顿对青春的流逝,充满难于割舍的恐惧感。他只想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他害怕人们长大,观察事物时,对事物成长、发展、变化充满恐惧。他恐惧事物的变化,他不喜欢变化,因为变化就意味着青春会流逝这一个残酷事实的存在。为此,霍尔顿喜欢11岁就死去的弟弟艾里,因为他永远不会变化,永远那么可爱动人,因而永远“青春”。

青春的标志就是重感性轻理性、重审美轻实用,人格完整、内心和谐,想象力发达、生命体与精神气质朝气蓬勃。霍尔顿痴迷青春,努力守望青春拒绝变化。美国是地球上最讲究实用主义的国度,竟然孕育出了霍尔顿这样的另类典型,是值得深思的。而且这样的另类形象,竟然能在美国永久性畅销,就更加具有研究的价值。这不得不令人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文明社会的文化生态平衡问题。这种另类典型形象的“生存”传奇说明,美国的文明出了问题。

现代文明造成了人类整体自由与个性压抑,物质丰盈与精神贫困的矛盾,产生这一矛盾的深层根源是什么?马克斯·韦伯等人指出,现代化的基本精神就是“理性化”,“现代化说到底,是人类借助(工具)理性来实现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本身的控制能力的增长。”现代化致力于把人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努力扩大人的独立自主性,刺激和鼓励人向内挖掘潜能向外征服世界,从而使人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使世界成为富裕的世界、文明的世界。现代文明使人类成功摆脱对“自然环境”的恐惧,进入了“自由生存”阶段。但是人类迅速滑入了一个极端:“疯狂”生存。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导致了许多不良后果:欲望得不到满足感到痛苦,得到了满足又感到空虚,而欲望又在被刺激、被开发,永远得不到充分的满足。这样一来,人的心灵始终躁动不安,不能得到片刻的安宁。

与其他国家和民族比较,美国受近代以来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最深,美国人更关注现实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更注重世俗的利益和快乐,美国人的生存方式更加“疯狂”。美国世俗主义的最典型表达就是:拼命赚钱,尽情享受。美国梦就是:富裕。作家陈燕妮感叹说:“在美国才明白美国人严重的拜金主义情绪坦白而直露,在这一点上连最不能俗的大学校园这一类的地方也深受池鱼之殃。”美国人是最讲实用、实效的,所谓“有用即真理”。美国的享乐主义也异常发达:能带来感官享受,就做;不能,就不做。

因此,“霍尔顿”的存在不仅在美国的意义重大,在今天全球性实用主义流行时代的意义也巨大,“他”在文化生态中起着重要的平衡作用,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麦田里的守望者》能在美国之外也畅销不衰的原因。如果没有“他”所代表的文化的存在,美国文化生态会严重失衡,如果没有这种文化形象的存在,全球文明也会倾斜。另类典型的存在价值说到底就是文化生态的重要平衡器。由此观之,《麦田里的守望者》既畅销又经典是顺理成章的。世界的实用主义主题越汹涌流行,它就会更畅销、更经典。

※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社科课题“塞林格研究”(JA07034S)。

张慧仁,女,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实用主义守望者霍尔
浅析日本国民性之实用主义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双重性格的分析
现实与虚拟
《麦田里的守望者》简介
大桥上的守望者
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用主义思想应用瓶颈分析
以《折狱龟鉴》为视角浅谈中国古代法律传统
守望者
俏皮精灵
美士兵写反战歌曲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