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陶渊明的生态观

2009-04-23陈悦玲

文学教育 2009年4期
关键词:桃花源劳作陶渊明

生态问题已成为当代生活中一个日趋重要的话题,随着当代人类生态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存在观已获得了大家的普遍认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如何能实现这种理想的审美人生呢?或许魏晋时期陶渊明的生态观能让我们得到不少启示。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是第一个与自然形成亲密、和谐关系的诗人。陶渊明笔下的自然,不单是指作为物质实体的大自然,亦是指人的精神状态,一种不受外界拘束、自然而然的状态。在生活中,陶渊明对自然生态的热爱与向往,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而且他将这种生态意识充盈其生命之中,以亲近生命的方式,倾情表达了对人与世界一体的生命存在的关注和热爱,形成了其独特的人文生态观。在与自然的相处中,陶渊明为我们构想出一个和谐的理想社会。本文试从自然生态观、人文生态观、社会生态观三方面对陶渊明的生态观进行探讨,对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和谐人生、和谐社会确有不少启示。

一、陶渊明的自然生态观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陶渊明生态观最基本的内容。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环境和劳动实践的对象,因而,人类的命运始终与自然的存在和发展息息相关。陶渊明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和向往,在其诗作中多有体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陶渊明认为,人的本性是爱自然的,自然是最纯净的,在他心目中,有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有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而食,织而衣的人们,才是合乎“自然”的。汉魏以来,自然以其独特的魅力进入了人类的视野,人类与自然开始进行交流、对话。“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陶渊明……对于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1]陶渊明从爱好自然到心甘情愿地转向自然,并将整个身心都寄托到自然,自然成了诗人主观生命情调的投射对象,进而使诗人与自然对接,心灵与造化冥合。陶渊明与自然的关系已进入到一个冥合浑融的新境地。“从这种保持本性,崇尚自然出发,陶渊明开朗的胸襟,就能领会万物的生机,获得自然的乐趣。”[2]“气和天惟澄,班坐依远流;弱湍驰文鲂,闲谷矫鸣鸥。迥泽散游目,缅然睇曾丘;虽微九重秀,顾瞻无匹俦。”(《游斜川》)一个晴朗的初春日,陶渊明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去游斜川,春日的川流湖泊,水鸟游鱼,都使他感到了人间的美好。“山涤馀霭,宇暧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洋洋平潭,乃漱乃濯。邈邈遐景,载欣载瞩。”(《时运》)陶渊明从中感受到山林泉泽的优美,自然生态的和谐。在大自然面前,陶渊明是用心灵去与之交流的,他对自然的审美观照,并不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来欣赏自然之乐趣,而是完全将自身融入到自然之中,真正达到了王国维所说的“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3]之境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诗人去东边的篱墙下采摘菊花,无意之间抬头一望,南山的美景悠然映入眼帘。在这里,诗人对于美景的发现、欣赏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一种无心之作。晁补之解释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4]其实有意与无心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有意处,人与自然是分离的,无意处,人境与自然已融为一体。面对如此真实的自然界,他已达到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忘我境界。这时,自然与人的关系体现了中国特有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陶渊明与自然的和谐还体现在其躬耕中。历代文人中对田园、农事进行记述的不乏其人,但是能够真正参与到田园生活,亲自参加农事活动的却不多。陶渊明便是其中一人。陶渊明不愿受世俗的羁绊,而是执着于“质性自然”的生活。“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人生在勤,若无勤勤勉勉、兢兢业业的劳动,要想收获是很不容易的,陶渊明是深知这个道理的。因此他选择了寄身于田园,亲自躬耕,无怨无悔,并且乐此不疲。虽然生活是贫穷的,劳动是艰苦的,有时不免还要忍受挨饿,但对于当初的选择他仍不感后悔。劳动生活自有一番乐趣,就是“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丙辰岁八月中於下潠田舍获诗》)这样的人生经验也似乎寓含着一种特殊的喜悦。“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之三)劳作是辛苦的,虽然草盛苗稀、道狭草长、夕露沾衣,但对于这种辛苦,陶渊明并不自哀自怨,而是以一种轻松良好的心态来对待,在一轮明媚的月亮的相伴下,诗人带着荷锄欣然而归。此时,艰辛的劳作在陶渊明眼中也具有了一种诗意的美。辛苦的劳作生活终于有了可喜的回报,“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在辛勤的劳作中,陶渊明体会到了收获的喜悦,因此也更加坚定了诗人“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的人生追求。

二、陶渊明的人文生态观

自然是一个平静、自由、和谐的世界,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陶渊明与自然建立起了良好的审美关系。他领悟到了自然的“真实”、“质朴”,形成了其独特的人文生态观。陶渊明的仕途之路并不平坦,几进几出,仕途之路的不得意、不自由,让陶渊明最终选择了归隐——回归自然,远离尘网。在回归自然的过程当中,他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人生哲学,并将这种以自然为本的哲学贯穿到人生的各个层面。他眼中的自然,不单指自然界,同时也是内心一种自在的状态。陶渊明回归自然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寻自己丢失的人性和自由,这种自由就是他精神世界的自由——不让心为行役。在与自然的亲和中,陶渊明对生命意义与生存方式进行了思索,他提出了自己的精神生态观:让自己的生活、生命顺应大自然的规律。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饮酒》之一)陶渊明体悟到生死犹如寒暑代谢,乃自然规律,对于生命不需欣喜,亦不必惋惜。人生“有生必有死”(《拟挽歌诗》之一),然而死又何惧之有?“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拟挽歌诗》之三)在生死面前,陶渊明是以超然达观的态度去看待的,他不乞求道教的肉体长生,也不希图佛教的精神永恒。虽然也认为人生虚幻,“人生似幻化,终当归虚无”。(《归园田居》),但陶渊明并没有陷入忧戚而不能自拔,而是善于用通达的思想将痛苦化解,寻求一条解脱之道,彻底摆脱了对生死的恐惧。那么如何度过这短暂的人生呢?陶渊明选择了及时行乐。“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否”(《酬刘柴桑》),“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游斜川》),“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饮酒》之七)在村舍、鸡犬、豆苗、桑麻、穷巷、荆扉构成的田园生活中,他与飞鸟、游鱼、苍松、篱菊、清涧建立起了亲密的关系,寻找到了生活的乐趣。陶渊明是爱惜生命的,在《读山海经》中他曾说“在世无所须,唯酒与长年”,但他对生命的爱惜,并不像一般贪生的人一样看重的只是结果,相反,他更注重的是过程,是日常的乐趣,在自然中,陶渊明找到了自己的生存方式。朴素美丽的乡村景致,单纯欢快的农家生活无不流露出陶渊明那份恬静的心境和感受。有人说,陶渊明的生存态度在于任性自然。在《形影神·神释》中,“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陶渊明认为,天地万物都是自然的显现,人亦一样,因此必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形影神·神释》)在这里,值得注意的,除了陶渊明的达观,也许还有他的幽默——那种即便在生死这样的大问题上所显露出的精神的宽松与余裕。从陶渊明奉行的生死观中,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精神世界的平和、和谐。

同时陶渊明还以其生命历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断追求个体精神自由的“自我”,最终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在返回田园、回归自然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陶渊明从29岁步入仕途到弃官归隐,前后五进五出,终于在42岁时结束自己的仕途生涯。“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之一)这段经历在陶渊明看来就如同被关在牢笼中,抑郁不得志。“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饮酒》之八)他痛恨自己“久在樊笼里”(《归田园居》之一),急盼着早日“返自然”。他要重新找回自我,回归自然。

三、陶渊明的社会生态观

在诗文中,陶渊明不单为我们描绘了其与自然的和谐,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和谐的理想世界——桃花源。陶渊明所展示的理想世界是一个充满着自然生机、体现自然规律的社会。如果说回归自然是陶渊明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中自我矛盾的解决方式的话,那么桃花源便是全方面的社会矛盾解决的最终归宿。陶渊明生活在东晋后期,这时整个社会政治黑暗,门阀制度森严,阶级矛盾十分尖锐。透过陶渊明一些反映自己生活困顿的诗作,可间接地了解当时农民的悲惨生活。他在《有会而作》诗中写道:“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在这首诗序中写道:“旧谷既没,新谷未登,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可见其生活困乏到何种程度。甚至为了生活,也不得不满含惭愧的伸出手去。“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乞食》)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接近了人民,也了解了人民的饥苦。因此,在《桃花源诗并记》中,陶渊明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在桃花源中,大家辛勤劳作,自给自足,“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春天庄稼长势良好,到秋天丰收的时候也不需缴交任何的赋税,“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里的每个人都快乐地生活着,“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小孩子们无忧无虑,边走边放声唱着歌,老年人们高高兴兴地信游访问朋友,而青年们则辛勤地劳作,人人都“怡然自乐”。这样的环境氛围也形成了社会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桃花源中,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无竞逐亦无虚伪。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毫无世俗的心机。“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畅畅快快地享受快乐就好,根本不需要绞尽脑汁去算计。对于那个误闯绝境之人,桃花源中的人们非但没有排斥他,堤防他,反而“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热情地招待他,“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真诚而质朴,不带有一丝的虚伪与矫情,这是自然赋予人们的禀性。在这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大家都过着富庶平和的生活,这种生活是自然的、原生态的,没有世俗的风气,有的只是最朴素、最真实的人生。在《桃花源诗并记》中,陶渊明有两个方面的思想值得我们重视:一是社会形态,桃花源是中国农业社会生活的理想原型,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社会,人们跟自然建立起了密切的关系,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自给自足,这是中国社会最为质朴、自然的生活状态。陶渊明自己也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方式,从他亲自躬耕就可以看出,陶渊明所向往的社会是一个和平安宁、自耕自食的社会。二是社会关系,在桃花源的世界中,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在《形影神·神释》中,陶渊明就说过:“大钧无私力”,自然造化是没有什么私心的,因而,陶渊明认为在现实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是自然的体现。作为一名文人,在生活中,陶渊明与普通的老百姓们建立起了平等相处的关系。他并没有将自己处于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上,当他回归田园之后,他与农民们一起劳作、一起聊天、一起喝酒。《桃花源诗并记》里构想的“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那种一切依顺自然界规律的世界,是各种成员和平相处的共同体,亦是其平等理念的折射。在桃花源这里,诗人找到了回归自然本性的家园。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但从这个空想,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普通劳动人民的关爱,即对普通生命的尊重,对理想社会生态的向往。

建设和谐社会的观点是党在“十七大”报告中就提出的,而要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处理好社会的各种关系,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社会阶层的和谐等。陶渊明丰富的生态思想及其行为实践,在追求生态文明的今天,对当代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启迪意义。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周振甫.陶渊明和他的诗赋.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王国维.人间词话〔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4]〔宋〕晁补之.鸡肋集.杨义.邵宁宁选注、译评.陶渊明〔M〕.长沙:岳麓书社,2005.

[5]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6]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淡之关系〔M〕. 北京:燕京大学哈佛燕京社,1945.

陈悦玲,广东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桃花源劳作陶渊明
致敬爱的祖母
菊与星
春暖劳作花相伴
陶渊明失败了
《桃花源记》
贫而无谄的陶渊明
你心中的桃花源
不为五斗米折腰
虚构的桃花源 桃花源的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