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作应诱导学生生成创新

2009-04-23陈秀文

文学教育 2009年4期
关键词:见闻诱导操场

习作是个体独立自主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是一个独立生成的过程。习作的难处,在于既需要创新内容,又需要创新形式。习作教学的难处,在于老师面对的是个体差异较大的群体,某一种或几种方法难能适宜所有学生,难能“教会”学生习作,比较高明的策略是千方百计地诱导学生生成创新。

一、案例描述

师:课间的时候,老师看到:天下雨了,同学们在操场里乱跑,鸟儿在房檐下嬉闹,桃花笑红了脸,柳条随微风展示着婀娜的姿态。同学们,你们在课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和听到的说一说。

生1:同学们都去上操了,只有李红装病没去,抱住肚子,呲牙裂嘴,看见老师就“哎哟哎哟”地大叫。

生2:教室里的广播响了,优美的唐诗伴着优美的音乐。我一边听,一边背:“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目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3:我跟着小喇叭学会了十几首呢。“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生4:我从二年级老师的办公室门前走过时听到老师说,今天下午全校师生要去广场看总政歌舞团的演出,我高兴极了,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咱们班同学,同学们听了高兴得跳起来。

师:课间,同学们各有自己独到的见闻,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见闻写下来,然后把自己的见闻读给大家听呢?

生5:王小丽叫我去看操场边上的一排花儿,我俩就手拉手蹦蹦跳跳地去了。来到操场,我俩绕着操场转。这儿有桃花、杏花、梨花,还有我们叫不上名字的花。每一树花儿都好看极了。我问王小丽,怎样描写这些花儿呢?王小丽说:“我爸爸早就逼我背会了朱自清的《春》,我们把上面写花的句子抄上不就得了!”王小丽说完就朝我做了一个鬼脸,然后背出几句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着赶趟儿。这些花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闭上眼想想,桃儿、杏儿、梨儿,馋得叫你流口水。”王小丽背完,又做了一个馋人的鬼脸。我一听,觉得她背的这些话还真写得像。

二、案例分析

1、诱导学生的习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诱导学生的习作兴趣呢?提供“易于动笔”的话题,创设“乐于表达”的情境。“课间见闻”这一话题,切中了《标准》中“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理念。教师首先用自己的“课间见闻”引出了学生易于动笔的话题,同时,教师描述自己的课间见闻时所用的拟人和排比手法很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语言的特点,这就为学生创设了乐于表达的情境。学生会在熟悉的话题和愉悦的氛围中情趣盎然地进入习作状态,“不拘学生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标准》语)

2、诱导学生的习作才智。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的教学,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然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这里的“相机诱导”,既强调诱导的“时机”,又强调“诱导”的方法。“机”在这里是一个时间概念,是一种机会的存在方式。本案例中,教师善于捕捉诱导的时机,该诱导时及时诱导,没有坐失良机。当每个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见闻后,教师抓住时机评点,既对学生不规范的语言进行校正,又巧妙地捕捉“亮点”资源,“点”其所妙,使课堂在不断生成中绽放美丽。这种诱导,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又劝诱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然之功弥深”;这种诱导,催动了学生睿智的醒悟,激发了学生激情的燃烧;这种诱导,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开放、展开心灵对话的课堂,成为一个闪动着学生灵性的活动课堂,更成为一个激情燃烧、回荡着生命旋律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群体形成了一个动态生成的、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由于学生在课间的关注点不同,所表达出的见闻因此就迥然不同,这种“不同”,正是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的生成创新。

陈秀文,女,甘肃省会宁县汉岔乡中心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见闻诱导操场
操场的一天
学校操场
下课了
越南见闻
玉米单倍体诱导系XKY—1和XKY—2的选育研究
一类捕食食饵系统中交叉扩散诱导的图灵不稳和斑图
异域见闻
包头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将建成
海外见闻
医院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