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源于禁忌的方言

2009-04-22易中天

知识窗 2009年2期
关键词:同音新凤霞戏班

易中天

言语忌讳各地都不同

北方忌醋。因为“醋”与“错”音近。吃饭的时候,问人家“吃不吃醋”,会引起误会。结果,北方一些地区(如山西)便干脆管醋叫“忌讳”。粤语忌肝,因为“肝”和“干”同音,结果猪肝叫猪润,鸡肝叫鸡润,豆腐干叫豆润。吴语忌药,结果吃药叫“吃茶”,真正的茶则叫“茶叶茶”。上海话甚至忌“鹅”,因为“鹅”与“我”同音,弄不好“杀鹅”就成了“杀我”,所以上海人把鹅叫做“白乌龟”。

吃人的老虎当然也忌讳。于是北方叫“大虫”,温州叫“大猫”,长沙则把腐乳叫“猫乳”,把府正街叫“猫正街”,好像老虎一改了名,就不再张牙舞爪,全变成“乖乖猫”了。

“蚀本”的“蚀”当然也说不得,这在全国各地都视为禁忌。“蚀本”也叫“折本”,折,读如舌。所以舌头也不能说,得叫“口条”,苏州话则叫“门腔”。广州人、温州人和梅县人不但不肯“折”(蚀),还想有赚,便叫“猪利”、“猪口赚”和“猪利钱”。南昌人更绝,干脆叫“损毁才”(四川人也这么叫)。结果,猪舌头、牛舌头都不叫舌头,只有战争中抓过来问情报的俘虏才叫“舌头”。谁要是当了“舌头”,那就没好果子吃了。

行业说话也有忌讳

店家忌“关门”(破产倒闭)。于是吴语便把晚上关门暂停营业叫做“打烊”。烊的意思是熔化金属。店家白天收的都是碎银子,晚上得把它们熔化了铸成大元宝,当然要“打烊”了。所以“打烊”不仅不是“关门”,简直就是“招财进宝”。即便当真破了产,也不能叫“关门”,得叫“歇业”,意思是先歇会儿,回头再来。

船家忌“翻”、忌“沉”、忌“滞”、忌“住”、忌“搁浅”,因此“帆”得叫“篷”,“幡布”得叫“抹布”或“云转布”;“盛饭”得叫“装饭”、“添饭”。“箸”因为在不同的方言中与“沉”、“滞”、“住”音近,就变成了“筷子”。此外,吃饭的时候,不能把鱼翻过来,也不能把筷子搁在碗边上,稍有不慎,便犯了忌讳。

戏班则忌“散”,但凡谐音“散”的,都得改别的词,比如雨伞就得叫雨盖、雨挡、雨拦、雨遮。有一回新凤霞在后台说:“我先歇歇!刚跑到这儿,浑身都是汗,累得都散了架子了。”话音还没落,把头李小眼就大吼一声“忌讳”,接着又说:“这个字是戏班儿的忌讳,你不知道哇?你怎么不说是拆了架、碎了架?”拆了架、碎了架是个人的事,散了架可是戏班里最大的灾难,所以新凤霞挨了一顿臭骂。

猜你喜欢

同音新凤霞戏班
逃之夭夭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移民音乐的民间存在形式研究
现代文化视野下二人台艺术的多元传承模式
老区民间木偶戏班现状调查与研究
新凤霞为齐白石打圆场
《十二美人图》中的真实器物
新凤霞的生日
巧妙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