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的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2009-04-21李琳杜宏春
李 琳 杜宏春
关键词:《礼记》 教育思想 和谐社会
摘 要:《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也是一篇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它涉及社会生活多方面的问题,是研究中国古代礼制和儒家学术思想史的必读书籍。其中有许多关于学习、教育、生活、修养身心和为人处世的道理,精辟深刻。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为现代和谐社会建设接上传统的文化血脉,并给它以现代性的诠释,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数千年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近代历经欺凌而不倒,究其原因,不在于生存地域的封闭,也不在于种族血缘之纯,而在于文化精神一贯,在于民族思想之精深、积累之丰厚。马一浮曾谓:“国之赖以存者,不在物质,而在精神。”①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了无数奇迹,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博大智慧和神奇魅力越来越引起海内外有识之士的关注和推崇。作为五经之一的《礼记》,是一部先秦至秦汉时期的礼学文献汇编,是研究中国古代礼制和儒家学术思想史的必读书籍。其中有许多关于学习、教育、生活、修养身心和为人处世的思想,精辟深刻,至今仍有教益。
《礼记》对教育问题的阐述多集中在《学记》、《中庸》和《大学》三篇。这三篇分析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任务,教学方法、过程和原则,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其中很多对当今的教育产生重大影响。
一、教育的作用、目的和任务
《礼记》继承了先秦儒家的一贯思想,认为教育要与政治相结合,是实现阶级统治的有力工具和进行社会管理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在《学记》里就用格言式的言语论述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首先是教育具有最广泛、最牢固的社会政治作用。指出:“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其次是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以“玉不琢,不成器”为喻,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大学》开宗明义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教育的三个目标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社会的层层递进的完整体系。为达到这个目标,又提出八个具体的步骤,即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如: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把个人修身看成是政治的关键,而个人修身主要由教育决定,这就给教育提出了重大的任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五条是修己之法;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治人之道。能修己,所以能明明德,能治人,能亲爱人民;两者都必须达到止于至善的标准,才算完成任务。
《礼记》认为教育的作用与目的,在于发展人的天生的诚性与中庸的德行。《中庸》认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又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用“经伦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来教育君子,使受教育者由明礼而达到诚,即通过教育发展他们的善性。因此,《中庸》认为: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背)。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由上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形态意识的影响下,《礼记》的教育目的都涉及到一个共同的东西,即为政治服务,为统治阶级服务。虽然也提到个人修身的重要性,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政治。这一点对巩固国家政权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把它当作是终极目标,那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教学方法、过程和原则
《礼记》中提出了很多实用性极强的教学方法和原则,很多现在仍可以发挥作用。首先要做到“预”、“时”、“孙”、“摩”,如《学记》: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预”,就是“预防为主”,提倡“禁于未发”,在坏毛病引发恶果前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坚持预防、塑造为主,改造为辅的原则。“时”,就是“当其可”,把握适当时机,及时施教。一是适时入学,二是教学过程中适时施教,激发学生求知欲。否则错过了最佳入学时间,错过了施教的关键时机,就“勤苦而难成”了。“孙”,就是“不凌节而施”,即循序渐进。《学记》强调“学不躐等”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考虑学生认识活动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二是遵循科学知识内部的逻辑系统进行教学,避免出现“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摩”,就是“相观而善”,强调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反之则会“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②。
其次,要做到长善救失、藏息相辅。如《学记》: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会存在问题,如贪多,知识面窄,避重就轻,浅尝辄止。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不同心理,做到扬长避短,补偏救弊。“长善救失”的原则要求教师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顺序去教授学生。“藏息相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课堂学习与课余活动的关系,在课堂学习之余,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第三,要做到启发诱导、笃学明辨。如《学记》: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礼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强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但不能硬牵着他们的鼻子走,这样才能在师生关系和谐的氛围中搞好教与学。又如《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首次提出了学习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学习的五步骤。说明了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培养好奇心、广泛地猎取知识,“博”还有博大和宽容之意。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第三阶段——“慎思”。“明辨”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辨越明的,不辨,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具有明确目标和坚定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学以致用,做到“知行合一”③。
三、教师的地位、作用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了解和把握教育教学规律、掌握并运用教学方法和艺术是教师必备的素质。把爱生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师德的基本要求。《学记》用“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来说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人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社会的进步也离不开教师,所以《学记》提出尊师的主张:
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这是世界教育史上最先提出尊师重道的主张④。在古代天子召见教师或者请教师讲课时教师可以不行君臣之礼,就是为了表示尊师重道。
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长善救失”,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故《礼记》提出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即具有较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觉悟,“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学记》);要有广博的知识系统,“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学记》);要懂得教育规律,灵活运用教育原则和方法,善于启发教学,“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学记》);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学记》)。
作为先贤圣哲们阐述为师教学之道的经典之作,《礼记》把教育作为“建国君民”之本,把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之本,把了解和把握教育教学规律、掌握并运用教学方法和艺术作为教师必备的素质,把爱生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师德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应为“经师”、“人师”、仁爱之师、善教之师。
我们现代提出的教育方针,无一不体现出《礼记》的教育思想的光辉。比如长善救失,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针对学生特点教学,因材施教。如《萌芽》和很多高校合作,使一些有文学天赋的学生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繁荣文化做出了贡献,体现了《礼记》的教育思想。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时期,我们要正确认识《礼记》的教育思想的伟大作用,取其精华,继续发扬教育的作用,使其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同时充分重视教育对个人所起的作用,只有个人素质得到提高,才能提升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责任编辑:古卫红)
本文为石河子大学SRP计划项目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课题《〈礼记〉的现代价值与构建兵团和谐社会关系研究》(编号:08BSK13)成果之一
通讯作者简介:杜宏春(1965- ),文学硕士,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
① 潜苗金译注.礼记译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14.
② 杨少松,周毅成.中国教育史稿(古代、近代部分)[M].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35-40.
③ 同②:67-70.
④ 王凌皓主编.中国教育史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参考文献:
[1] 潜苗金.礼记译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2] 杨少松,周毅成.中国教育史稿(古代、近代部分)[M].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3] 王凌皓主编.中国教育史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 章培恒主编,林开甲译注.礼记选译[M].成都:巴蜀书社,1990.
[5] 戴圣原著,张文修编著.礼记[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