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识沟通中的迷障

2009-04-21陈逍扬

软件工程 2009年4期
关键词:语词含义职场

陈 飔 陈逍扬

如今的学校教育中,关于沟通的课程比过去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各类企业、组织对员工的沟通培训也大大超过以往。说起来,职场中的大部分人士都具备了相当高的沟通技能。但是,实际沟通的效果却不容乐观。沟通行为比以往频繁了,但沟通的有效性却下降了。

可以说,沟通状况正在恶化,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职场。原因不是因为人们不重视沟通,或者没有在沟通上下功夫。事实上,沟通存在误区、迷障,这才导致了沟通努力的无效。此外,在信息化时代,人们被各类信息淹没,这也是沟通有效性下降的原因之一。

对几十名来自大型跨国公司的高级经理们展开的调查访谈表明,管理沟通正在恶化。其实,不用调查我们都能感觉到,在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正在恶化。不信的话,你可以问问广大的家长,看看他们和孩子的沟通情况如何。很多人的答案会令你吃惊——“简直没有办法沟通”。同样的问题拿来问孩子的话,答案也差不多——“他们根本就不理解我”。

同样,在职场中,沟通变成了一种程式,而沟通的效果却被弃之一旁。

举一个很平常的例子:某公司经理发现,销售团队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过分强调私人关系,并且把公司的产品质量和技术专业化作为可有可无的因素,这对公司来说,是很不妥的,因为终有一天,随着人事变迁,客户也会离你而去。公司经理决定改变销售团队的这种客户关系导向。于是,他形成一份文件,里面写明本公司销售人员与客户沟通时,应该讲什么,不应该讲什么,应该强调什么,不得主动引导客户建立“特殊”的私人关系等等。一份通知下去,让大家参照执行——他以为这就能解决存在的问题。

再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市场总监吩咐大学刚毕业分配到单位的一名员工,与几家合作单位的联系人沟通一下,发封邮件把公司最近的新闻稿传送过去,征求一下意见,同时,联络一下感情。这位员工就依据邮件地址,拟了一封邮件发了过去,说这是公司的最新进展状况,发给各位,请提意见。几天后,总监问这位员工沟通的结果如何,得到的答案非常简单,“都把邮件发过去了”。似乎这样做就已经完成了任务,至于对方回不回答,那我可控制不了。实际上,这一轮沟通的效果几乎等于零。

其实,沟通没有效果,或者沟通效果低下,是沟通存在迷障,或者说是误区。

沟通等于对话吗?

不错,沟通主要是通过语言进行的。但是,并不是通过语言就能够将沟通的效果完全实现。

我们通常在理解沟通的时候,不自觉地把沟通等同于对话。这实在是一种误解。虽然人们都明白大量的对话并没有达到沟通的目的,甚至相反,可能会造成误解酿成灾祸,但人们依然认为沟通的主要手段就是互相“说话”。因为只有说话才能向对方表达“含义”,这是沟通的基本手段。

这样理解似乎并无大错,但细微之处的差别,会导致巨大的结果差异。首先,沟通不等同于对话,互相“说话”不等于能互相传达含义。其次,对话不是沟通的唯一手段。况且,在人们的对话过程中,其实不仅仅是对着另一方说话,同时还在传递表情、肢体语言、音高、声调、音质、上下文关联、话语环境等信息,所有这些信息的变化,都使得说者所使用的语词发生含义的变迁。

“词不达意”是沟通中常常遇到的问题。通常,我们假定词语包含着固定的意义。其实,这个想法迷惑了很多人,使人们不会去思考它到底对不对。事实是,词语的意义是人赋予的,而非词语本身固有的。

在沟通中,一个词语的意义不完全取决于说话者,还取决于听话者。即便是假定人们能够熟练地掌握语言技巧,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对同一个语词还是会赋予不同的含义。更不要说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对于语词的运用只能达到一般的掌握程度。

对于语词的理解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话者的心境和心态。因此,语词的含义是很易变的东西。语词只是触发了意义和感官的联系,至于那个意义是什么却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个语词的固定不变的意义是不存在的。

一个词语和它的含义可能是两回事。我们听到政客说谁是“狗”的时候,大脑中就会出现一只恶狗的形象,会认为他所指为“狗”的对手是一个“坏”人。当我们听到一个母亲称自己的小儿子为“狗”(北京人可能会将其儿化,或者叠字为“狗狗”)时,仿佛看到的是一只非常可爱的小宠物狗。对于“管理”“战略”之类的抽象名词则仅仅是作为理念而存在,不会引起简单的感官印象,对于不同的人,它们可能具有极其不同的意义。

一项研究表明,80%的经理人表示,他们努力使自己传达的信息精准无误。但是,精确的技术语言却常常加大了误解的风险。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除了业内人士知道他们所使用的词语的通常意义,外行人和一般的人都不知道,正所谓隔行如隔山。沟通中,永远存在着你用一个词所希望表达的意义,它可能代表的意义,以及听者理解的意义之间的纠缠互动。

当然,我们不是说语言、语词不能表达你的意思,但是语词、语言依赖的确是沟通的重要迷障之一,而互动正是移除这一迷障的有效方法。通过互动,我们可以调节、校准听者对你所表达的意义的理解程度。

沟通就是提供信息吗?

沟通会借助信息作为媒介,但并不是提供信息。沟通的目的是传递、分享、协同、协调认知、观点、态度、情感。为达到此目的,我们需要互相提供信息。是信息所表达的被我们理解和意会的事实、知识、态度、观点、情感,让双方(或者多方)通过交互可以共享、交流、协调并产生行动或决策,其中包括认知的变化、态度、情感、观点的变化。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认为沟通就是提供信息。这实际上是将“信息”和“沟通”混为一谈。信息是事实、数据及其表示,通常是人们对事实、事件、过程、状态等的一种表述。沟通则是将信息、理念或感觉传递给另一个人或一组人并与之交互,以达到协同、协作、协调、愉悦和趋同的目的。

沟通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发送者、用于传达信息的符号(通常是词语)、接收者,这三者在沟通中相对成环状结构,即发送者相对于另一方则是接收者。沟通中的信息方式有听觉方式(讲话及语调)、非口头方式(身体语言、手语、超语言、触摸、眼睛接触),以及书面方式。而通常我们所说的信息,则主要是指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口头语言中还把声调、音色、音质等信息排除掉了。

科学研究证实,在人际沟通中,语言沟通只占7%,非语言沟通占到了93%,其中,表情、体态、手势占55%,音调占38%。我们也看到管理学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强烈推荐人际沟通以取代数字时代盛行的信息沟通。比如,“开会不如一对一”,沟通面对面。沟通不仅仅是提供信息,而且也不仅仅是有选择有目的地提供信息,沟通是通过提供信息达到互相传递、分享、协同和协调认知、观点、态度、情感。

提供信息而没有含义——认知、观点、态度、情感的交互、交融,所形成的结果往往是:你所讲的与听者所听到的常常是风马牛不相及。生理的、环境的,以及心理的干扰会阻碍并扭曲信息的含义。

对此,有人可能会提出一个相反的论点,那就是最好的说服就是不说服。这观点的含义是,我并不改变你的观点,只是有选择地提供信息,你自己会根据信息作出判断,从而改变了观点。其实,所谓的有选择,就是根据背景、情景、对象、情感、态度来提供信息,这就是沟通——如果剖析其本意,实际上就是充分考虑对方的兴趣和利益及我们的目的来选择信息,这是需要情景、含义交互的。这和我们的观点实际上是一致的。

雄辩就是沟通能力强吗?

常言道,会说的不如会听的。能言善辩者未必长于沟通。因为沟通看的是效果。有一幕想必大家都熟知,街头叫卖者中有极其善辩能言者,推销起来就像相声、小品一样,非常引人注目,引来大群的围观者,但是一上午也卖不出几件东西。为什么呢?

沟通不是辩论。作为接受者的一方,我可以“说不过你”,但我可以不接受你的观点。许多初入职场的人经常感到迷茫,我和他沟通了,该说的我都说了,已经说得他没有什么话说了,可为什么他还是要“那样决定(做)”?

很多人非常不喜欢能言善辩者的“表现”,在和能言善辩者的沟通互动中,很快就得出结论:我说不过他。于是决定不和他说了,你就“忽悠吧”,你再好的说辞,我就是不信。此时,建立在真实含义和态度上的互动实际上已经停止了,成了单向的表现。

雄辩者经常不愿倾听,对别人的话是“左耳进右耳出”。他们关注的是自己的表演,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口若悬河、巧舌如簧,在听众的接受度上,实际已经加入了不可信的成份,也加入了对信息不确定性和可理解性较差的判断。这就违背了有效沟通“真诚可信”的原则。

有的人下意识地把沟通看成是语言征服,大谬也。初入职场者,特别是大学毕业生中比较优秀的一批人,常常容易陷入此误区。语言能力强,表现欲强,努力以雄辩试图说服他人,往往适得其反。

沟通的前提是信任,是信息交换、感情交流、情景交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沟通目的的达成。实际上沟通效果从来就不是一方可以掌控的。

在社会生活和职场中,人们对于沟通的认知中还存在着其他一些误区,例如,认为职场沟通就应该公事公办,不讲感情,其实这也是误解。实现有效沟通,提高沟通效果就是提高工作效率,就是提高组织的协同力和执行力。提高沟通有效性,就需要从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点点滴滴做起,移除关于沟通的错误认知和迷障。

猜你喜欢

语词含义职场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你是那样美 唐心语词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老子》“自”类语词哲学范畴释要
虚荣的真正含义
从文化理据看英汉语词翻译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
五星红旗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