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俄罗斯博物馆
2009-04-21张放
张 放
摘 要:俄罗斯博物馆作为陈列展示俄罗斯艺术发展的圣地,其中的艺术作品从圣像画到现代绘画,清晰地勾勒出了俄罗斯美术风格的演变历程,构成了俄罗斯绘画艺术发展的一条长河。其中的许多画家和他们的作品曾深深地影响过中国美术的发展。
关键词:圣彼得堡;俄罗斯博物馆;俄罗斯美术;艺术展览
中图分类号:J50-05文献标识码:A
Entering Russian Museums
ZHANG Fang
作为曾经深深影响中国美术发展的苏联时期美术,目前在我国美术教育界亦然发生着影响。自上世纪30年代由鲁迅、徐悲鸿等人就开始陆续向我国美术界介绍苏联美术,尤其是1953年开始,中国派留学生到苏联学习, 以及从1955年至1957年应中国文化部邀请来华由苏联油画家康斯坦丁•马克西莫夫主持的油画训练班毕业的艺术家,这些人后来成为我国美术教育的主导力量。2004年,我作为由国家集中派出的赴俄艺术访问学者来到了俄罗斯艺术和文化中心城市——圣彼得堡的列宾美术学院学习。
走在圣彼得堡的街头,穿过石头铺就的街道,站在巨大宫殿的墙下,走过一座座造型不一的桥,环绕一个个名人雕像,处处都能感受到这个城市所散发出的浓郁的古典和艺术气息。
算算圣彼得堡的历史也就是300年,1703年,彼得大帝在涅瓦河三角洲的兔子岛上建立了彼得保罗要塞,后经过不断扩展,逐步将周围许多岛屿开发建设,一个新的城市形成了,并称之为圣彼得堡,它成为帝俄时代的通海门户。1712年俄国首都从莫斯科迁至圣彼得堡。在此后的二百多年里,它一直是俄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圣彼得堡三易其名,从最初沙皇彼得大帝将它命名为圣彼得堡(1703-1914),十月革命后更名为彼得格勒(1914-1924),1924年列宁逝世后,改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苏联解体后,又恢复为最初圣彼得堡的名称。它和我国的上海是友好城市,但我感觉这里人的气质更像我们的南京,大度而悠闲,特别会享受生活。
在市中心,彼得保罗大教堂的东南,涅夫斯基大街上有一个原来叫米克哈伊尔斯基宫殿的建筑,现在是俄罗斯博物馆,一个珍藏了俄罗斯艺术精华的地方。这里收藏了俄罗斯绘画、雕塑、手工艺、服装等不同门类大约四十万件艺术藏品。艺术作品覆盖了从十世纪到现代的俄罗斯美术发展历程,包含了俄罗斯艺术的各种形态和流派。它既不像埃尔米达日那样作为世界古典艺术博物馆而存在,也不像大理石宫那样主要陈列现代艺术,一个包罗了俄罗斯艺术发展脉络的宝库。
差不多2个星期我就会来一趟俄罗斯博物馆,它有两个对观众开放的入口,由涅夫斯基大街正门进入,你就会看到一个牌子,上面写着“РУССКИЙМУЗЕЙ,ИМПЕРАТОРААЛЕКС
АНДРАТРЕТЬЕГО,ОСНОВАН 13АПРЕЛЯ 1895г.-ОТКРЫТ 7МАРТА 1898г.”(俄罗斯博物馆,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建于1895年4月13日-1985年3月7日),在这座宫殿里,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俄罗斯工艺门类发展历史的展示和陈列;另一个就是美术品的博物馆,从古代的圣像画到俄罗斯现代艺术,从中可以一目了然俄罗斯艺术发展的全过程。里面的许多艺术作品和他们的作者是那样的熟悉,波留洛夫、伊万诺夫、列宾、苏里可夫、赛洛夫、列维坦、籍里科、等等众多对俄罗斯对世界艺术发展有过影响的画家。比如与欧洲一脉相承的俄罗斯古典绘画,其中不乏在世界美术发展史上占有一席的画家,象波留洛夫就是这么一位,他的油画巨制“庞贝城的末日”给人的震撼竟是如此的强烈。另外一位,被称为俄罗斯绘画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人物伊凡诺夫。伊凡诺夫,一位借用宗教题材表现人民精神觉醒的画家。他的巨幅油画《基督出现在人们的面前》,通过人们期待的基督形象,反映出当时的俄罗斯需要一种新的力量来拯救人们的思想。画面上,从远处走来的基督和蔼可亲,画面近处的人群以一种期盼和还没完全适应的神情迎接着基督的出现。据说为了这副作品伊凡诺夫前后用了30年的时间,画了大量的习作,展示在俄罗斯博物馆的这副并不是最后的作品,画家最终的《基督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作品被收藏在莫斯科的特列恰可夫美术博物馆。
俄罗斯博物馆在艺术品的展出习惯上和埃尔米达日的差不多,不定期地更换部分展品。在埃尔米达日,有一次在一个不经常开放的小展厅里,德加和马蒂斯的色粉画同时陈列。我一直喜欢德加的画,所以那次就泡在那里直到看展的老太提醒我们:要关门了。第二天我又去了,为的是再看看德加的画,结果这里已经不再开放。来俄罗斯博物馆的次数多了,渐渐地发现自己对他们艺术的了解竟是那么的少。以前谈到俄罗斯绘画,我印象里就是现实主义巡回画派的那些人和那些画作,实际上,在俄罗斯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或者说作品量巨大的是古典绘画,它直接影响了俄罗斯以后艺术的发展。古俄罗斯时期,也就是18世纪以前,圣像画是俄罗斯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到了十八世纪,彼得大帝在文化和艺术上开始接受西方影响,对俄罗斯进行了改革,大量西方建筑家、画家来到俄罗斯,俄罗斯也向法国、意大利等西方国家派去了大量的艺术家,去学习建筑和绘画。因此,从绘画风格上来看,18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这一时期的作品大都属于欧洲古典主义风格,大量的肖像画、宗教画与欧洲一脉相承。19世纪后半叶,俄罗斯绘画逐渐进入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对现实的关注、对普通民众的关注逐渐成为俄罗斯画家表现的主题。在绘画风格上,“俄罗斯”灰调子并不是唯一的,许多画家、许多作品在这一时期明显地带有了个人的取向。在此同时,表现主义、抽象主义、印象派画风已经在俄罗斯发生了影响,虽然他们无法成为主流。
在俄罗斯博物馆,我逗留次数最多的还是“巡回画派”的展厅,这里是我始终挥之不去的情节所在。在这里,克拉姆斯科伊,“巡回画派”的思想领袖,他为列夫•托尔斯泰、涅克拉索夫、谢德林、希施金等人所画的肖像,让人在领略他绘画才能的同时,这些画中人的精神气息也感染着我。彼罗夫,“巡回画派”中的一个多产画家,俄罗斯后期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在《复活节的农村宗教行列》和《警察局长来进行审判》中,用他的画笔将僧侣、神父和警察作为嘲笑的对象;他又以同情的目光,在《送葬》这副画中,以一种暗淡的色调,描绘一个失去抚养者的家庭的悲剧,忧伤的人物,真实地表现了死者家属凄惨而无出路的境遇;他的风俗画《猎人的休息》,画中人物表情动作夸张生动,体现了画家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热爱;他的肖像画《陀思妥耶夫斯基像》,不大的画幅中,作家内心中的苦闷、神经质的手、忧郁凝聚的目光,描绘得十分真切。列宾,俄罗斯最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巡回画派”的旗帜。他的《萨布罗什人写信给土耳其苏丹》,绘画技巧与表现主题完美结合的代表,画中人物光头处在周围厚重笔触的衬托下,更显示出人物在情绪激动下泛出的油光。列宾以数量巨大、涉猎广泛的画作,表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有沙皇、贵族、祭司、知识分子、农民、革命者等,当时社会的各个层面无不是他画笔下的生动形象。可以这么说,列宾的绘画创作构成了俄国绘画史的整整一个阶段,成为俄罗斯以及世界艺术的宝贵财富。苏里柯夫,他的展厅紧邻列宾的展厅。从列宾《国务会议》展厅上个台阶就到了苏里可夫画的面前。看过莫斯科特列恰可夫美术博物馆陈列的苏里可夫的画以后,我感觉这里对待苏里可夫不如对待列宾那样厚道,虽然我更喜欢列宾,但苏里可夫依然是位伟大的画家。这里有苏里可夫的一张大画《叶尔马克征服西伯利亚》,以及为《叶尔马克征服西伯利亚》所作的大量写生,在苏里可夫的展厅竟然同时还摆放有其他画家的作品。苏里可夫的主要作品《近卫军临刑前的早晨》、《女贵族莫洛佐娃》我是在莫斯科看到的,这里除了《叶尔马克征服西伯利亚》,还有一张大画《斯切潘•拉辛》,我对苏里可夫绘画技巧上的评价:勤奋而毫不讨巧。在俄罗斯博物馆,和列宾同时代的俄罗斯风景画家。希施金和列维坦。他们也是“巡回画派”的成员。希施金、特别善于描绘森林及伏尔加河畔景色,细腻写实的风格曾经和列维坦一起风靡中国。列维坦,一个具有俄罗斯俄罗斯风格和个人情调的画家,一个对后来俄罗斯风景画发展有较大影响,一个39岁就离开人世的天才画家,一个具有革命思想的画家。他的许多作品我都临摹过,象《小白桦树林》、《三月》、《金色的秋天》以及《弗拉基米尔之路》。记得上大学时,美术史老师曾经专门讲述了《弗拉基米尔之路》这副画,画家通过描绘一条押送革命者通往西伯利亚流放地的必经道路,对沙皇专制制度发出了抗议。库因之,静谧甜美的风景画家,也是列维坦同时代杰出的风景画家,一个有着独特趣味的画家。谢洛夫,称他为19世纪后期俄罗斯肖像画
巨匠,毫不过分,他是一个有着卓越的表现技巧、格调清新、不断尝试新的表现形式的天才画家。在俄罗斯博物馆,在一个大展厅里,他绘画风格上的变化一目了然。作为自小跟列宾学画的谢洛夫,和列宾一样,所画人物形象生动,在空间的处理上,技巧游刃有余,看谢洛夫的画比之列宾更加轻松帅气。如果不是46岁就死去,谁能预测他的将来呢。
在俄罗斯博物馆,还有我们熟知的许多画家,和我喜欢的作品,他们的影响比不上列宾、苏里可夫,才气也比不上谢洛夫,但他们画的依然生动,尤其是20世纪初的一些画家。象阿尔希波夫?,特别善于利用光、明暗和笔触塑造人物,他的《洗衣妇》以及一些描绘村姑的作品非常能够打动人。
每当经过一天的赏心悦目、又有些疲惫的观看之后,从俄罗斯博物馆出来,我会顶着阴湿的天气、毛毛的小雨,沿着涅瓦大街、跨过宫殿桥、顺着涅瓦河慢慢散步回家。而当我重新坐在自家窗口,又会不由自主地凝视着已经被其他建筑隔开、笼罩在暗夜里的俄罗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