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学难题
2009-04-21李慧明左晓利张菲菲
李慧明 左晓利 张菲菲
摘要;我国广泛开展循环经济实践活动,但循环经济理论研究较为薄弱。突出问题是循环经济的经济学研究不足,体现为:元源之水——循环经济与经济学相割裂、政府独奏——有循环,无经济、调控乏术—规模限制难以体现。为此,应阐明循环经济的经济思想渊源,建立生态经济大系统“内外均衡,一体循环”的循环经济概念模型,并深入探讨循环经济的市场运行机理和经济学调控方法等影响我国循环经济深入发展的基础性关键问题。
关键词:循环经济;经济学难题;内外均衡;一体循环;物质经济代谢市场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02(2009)02-0019-05
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给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过程中,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在于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和低效率产出”为特征的线性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延续和深化,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我国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并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调整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资源、能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党的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指明了方向,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那么,当前我国循环经济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是什么?比较公认的是理论研究方面。而理论研究方面的突出问题是循环经济的经济学研究不足,或者说是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学难题。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相融合的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而仅仅出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美好愿望来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全面阐释循环经济的经济学机理,丰富循环经济理论,加强对实践的指导。
一、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学难题
1.无源之水——经济学理论研究往往割裂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过程,武断地将其与传统经济学相对立。套用生态学、物理学等自然学科知识来指导经济活动,缺乏对循环经济的经济学机理的研究。
2.政府独奏——促使经济行为主体主动参与循环经济实践的制度与政策环境尚不完善,依靠政府独自的力量推行循环经济实践,不能实现生态真理与经济现实的有机融合,从而使循环经济缺乏内生化和自运行的动力,造成“有循环,无经济”的现象。
3.调控乏术——单纯追求物质技术上的循环链接,较少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对经济系统物质流动的影响,缺乏对循环经济发展进行有效调控与管理的方法。
二、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学难题的破解
1.阐明循环经济的经济思想渊源,建立“内外均衡,一体循环”的循环经济概念模型
同所有包括经济理论在内的人类思想的创新发展一样,循环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并非对以前经济思想的简单否定。循着“循环”这一脉络来考察经济思想演进的历史轨迹,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围绕着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经济理论的发展同样经历了一个从“开放经济系统——封闭经济系统——开放经济系统”的螺旋式“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在对经济过程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提高的同时,对通过经济过程所反映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体察也更为全面、深刻。
18世纪50年代到19世纪末期的一百多年时间中,以魁奈“经济表”为代表的重农学派的社会物质再生产循环思想、古典经济学的“社会静止状态”思想以及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出,自然是财富的物质来源,自然力量对社会经济生产具有限制作用。经济过程首先被看作是一个物质财富的生产或创造过程,是借助于人力(劳动)和自然力使来自于自然界的物质转化为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产品的过程,而经济过程本身是不会凭空创造物质的。这与现代经济学仅仅关注价值创造过程具有明显的不同。大多数经济学家坚持开放经济系统的思想,外在于经济系统的自然资源或自然力在财富或价值的创造中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经济循环不仅是价值的不断创造过程,而且也是被消耗或消费了的物质或自然力的不断补偿过程。将“自然是财富的物质源泉”作为社会再生产循环的前提与基础,当人类社会财富增长达到地区、土壤、气候以及制度环境等所允许的限度后。人类社会就会进入“静止状态”,如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力量对经济生产的限制就像“一条橡皮筋”,愈靠近橡皮筋的极限,橡皮筋的压力愈大。
自从19世纪70年代瓦尔拉斯提出一般均衡理论,并建立新古典经济循环图式以后,经济学研究中就将经济系统视为封闭的自我维持的循环系统,忽视经济过程的自然物质基础。经济学研究由古典经济学对于社会再生产循环过程的研究转入到与之相关的经济均衡问题的关注,经济循环思想以一种新的面目出现,在对现实经济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和分析中保持核心地位。按照一般均衡理论的解释,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机制不仅能够确保社会再生产过程持续进行所需的均衡状态(通过均衡价格、产品数量)的实现,而且还提供了持续的动力(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新古典经济循环图式暗含着一个假定前提,即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物质联系是外生给定的,且随时能够调整以适应经济系统内部再生产关系变动的要求。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促使人们从不同角度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进行反思,也促使经济学人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分化出若干与其相关的新方向、新学科。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与可持续发展相关学科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崭露头角的,而循环经济思想也随之成为其核心思想。以“宇宙飞船经济”思想为代表的循环经济理念拓展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视野,将经济系统看作是具有有限资源和环境容量的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开放子系统。经济过程不再被看作是—个处于完全封闭的系统中动荡于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循环性的钟摆运动,而是要考虑经济过程和物质环境之间存在的持续的相互作用;经济过程是一个不完全的过程,它存在一个边界,在这个边界上它与周围的物质世界进行着持续的物质和能量交流——从边界外吸收低熵的物质和能量,通过经济过程内部的消费变成高熵的废物后,再将其源源不断地排放出去。1970年提出的“稳态经济”理论,不仅直接受到古典经济学“静止状态”思想的影响,而且也是对“宇宙飞船经济”
思想的系统化阐释—-用“规模”的概念阐释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均衡关系问题,保持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合理的规模”与主流经济学所研究的“资源有效配置”和“产品的合理分配”并列成为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三大基本目标。
1989年,“循环经济模型”向我们展示了更为系统、深刻的循环经济思想——经济循环是生态经济大系统内部以物质的良性循环为载体,大系统结构和功能关系上的均衡与持续。该模型的理论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从人与自然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依存性出发,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均衡和协调关系。把关注的重点从单纯的“物质循环”转向了以物质循环为基础的“结构和功能的均衡与持续”,开辟了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新视野。其重要意义在于,功能上的相互依存关系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而功能均衡则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要求。其二,明确指出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均衡关系是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传统经济理论仅仅关注经济系统内部均衡(包括非均衡)问题,扩展到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标,对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均衡关系问题的关注。这就是“生存理论”(existence theorem)。
因此,循环经济并不是要独辟蹊径,否定现有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它将经济学中所关注的经济系统内部再生产循环及其均衡关系问题,扩展到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物质良性循环为表征的生态经济大系统的再生产循环及其均衡关系问题,其产生和发展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特定历史背景下经济理论创新和发展的趋势。循环经济的概念模型可以概括为“内外均衡,一体循环”。“内外均衡”就是把反映经济系统内部再生产关系的“内部均衡”,与反映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再生产关系的“外部均衡”紧密地结合起来。“一体循环”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其一,从生态—经济系统整体的高度出发,统筹经济系统内部以及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流动关系;其二,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看作是一个功能上相互依存的统一的大系统,从大系统整体功能的再生产循环出发,来把握人类经济的可持续性问题。
2.让市场说出生态真理,使之成为循环经济内生化和自运行的动力
循环经济拓展传统经济学研究视野,从生态经济大系统结构和功能关系上的均衡与可持续性出发,阐释经济增长的规模限制、经济发展的效率与公平多重目标的辩证统一关系。生态真理则体现于,在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的“规模”限制下,追求资源分配的代内与代际公平,以经济与生态的双重“效率”标准评价与引导经济活动的水平,从而寓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于集体理性选择中,让市场说出生态真理,成为循环经济内生化和自运行的动力。
生态真理是什么
在人类农业文明几千年中,农产品是推动社会再生产循环的基础,经济系统只是进行简单的原始生产活动。手工业与机器大工业革命使世界经济呈指数快速增长,经济总量急剧膨胀,这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自然资源代替原来的人造资本成为稀缺要素。经济系统相对于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已经由农业文明时代的“空的世界”达到如今工业化时代的“满的世界”,自然对经济生产的限制_这条“橡皮筋”不再处于松弛状态,而是逐渐拉开,直至绷紧,而传统经济学并没有考虑到作为经济系统存在的基本前提——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应该有一个适度的规模限制问题。要实现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使两个系统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保持在自然资源与环境系统的承载力之内,这就是经济系统活动必须遵循的“生态真理”。依据特定区域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即资源察赋和环境容量所能承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结构布局等,以维持生态经济大系统的整体均衡与功能持续。
生态真理与经济现实的融合——效率与公平新解
生态规律属于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范畴,人类经济活动相对于自然生态系统要保持一个合理的规模,使人与自然之间保持一个和谐的关系,主要依赖于特定的社会价值选择。经济学中用帕累托最优来判定资源配置状态的优劣,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经济效率。要达到帕累托最优,实现经济效率,经济体系需要同时达到商品在消费者之间的最优配置和生产要素在生产者之间的最优配置,经济社会中所有的生产者在帕累托最优状态下生产的商品恰好能满足所有消费者在帕累托最优状态下的需求。这种经济效率概念将经济系统作为一个封闭的系统,而并未体现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力对经济系统的规模限制。引入生态效率概念后,效率就不单纯是一个价值产出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物质投入的问题:其一,用来表征效率的产出和投入是以货币化的价值来衡量的,而忽视了与产出和投入相关的物质形态与数量。应考虑将“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限制在其承载能力范围内的基础上,再以货币化的投入与产出比例衡量效率的高低。其二,盲目追求经济增长总量,而忽视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应注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环境的有效保护,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收益,使经济规模不超过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
考虑到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循环经济将公平问题由传统经济学对社会产品分配的关注进行拓席——关注自然资源的公平分配。一是对自然资源的公平分配,代内资源分配多是通过界定产权或划定行政管理权。代际资源分配较为困难,因为人们总是会追求当前利益最大化。二是对对生产有间接影响的商品利润的管理与分配(如环境税),但难以从各种生产中剥离出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很难形成合理的环境税收机制,且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体系。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部门和行业利用它们所支配的公共资源,为本部门、本行业谋利益,对社会公共资源的垄断,造成对市场经济体制公平分配原则的冲击。
为什么让市场说出生态真理
现阶段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主要由政府来推动,而企业与公众未主动改变自身选择与行为方式,政府的政策与企业和公众的行为之间存在着重重屏蔽,表现为:园区层面,产业共生程度不高,污染集聚效应明显;企业层面,开展清洁生产动力不足;社会层面,较难推行可持续消费模式。根本原因在于,自然资源与环境容量具有公共物品性质,市场机制不能自动将其纳入到配置中,生态环境承载力对经济系统规模的限制不能直接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
市场如何说出生态真理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是在特定的资源、技术、组织制度等因素的激励与约束下,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和经济活动目标来组织、协调经济活动。因此,市场说出生态真理的作用机制是——将“经济系统的规模限制”这一理念寓于集体理性选择当中,通过制度安排来形成激励与约束,通过价格等经济信号将自然稀缺变成经济稀缺,并传递给经济行为主体,由生态经济效率决定的损益机会促成经济主体的理性决策,形成循环经济内生化与自运行的驱动力。
根据循环经济概念模型,实现生态经济大系统均
衡与功能维持持续的物理条件是控制经济系统过程的物质通量,使资源开采速率小于资源再生速率,废物排放量小于废物消纳能力。那么,为了将生态真理与经济现实进行融合,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是通过何种途径让这种物理条件约束影响经济行为主体的决策,实践落脚点就是自然资源开采与再生、废物排放与治理的制度与政策——将生态环境限制转化为引导和调节经济行为的价格信号,建立自然资源、环境容量与商品的合理价格机制,一个灵活高效的价格系统能够容许经济活动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运行,同时仍然能够保持一个可以接受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规模决定了什么资源是稀缺的,分配决定了谁拥有稀缺资源,只有这两个问题确定了,市场才能够影响交换、决定价格,进而对稀缺资源进行有效配置。规模和分配反映的是特定条件下社会对于可持续性和分配公平问题的基本态度、价值取向、基本目标等,一旦这些成为激励和约束市场行为的因素,就会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也就是使这些外部约束“内部化”。另外,考察自然资源的供给数量、自然特性,根据一定的社会经济因素,界定稀缺资源的产权。产权对价格的影响有两种情况:一是如果资源产权为既定的制度条件,资源的价格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成本(稀缺租+开采等成本)的形式体现于商品价格中;二是如果将资源产权作为稀缺的商品进行交易(排污权交易等),则资源的价格体现于产权交易的价格。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循环经济内生化与自运行的坚实保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循环经济目标的实现来说,决定了它的实施既要按照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又要按照生态规律的要求,通过政府和制度的力量来限制和引导市场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目标。作为现实经济制度的主要提供者和监督者,政府在循环经济中的作用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建立实施限制和规范经济参与者行为的政策制度;另一方面,是通过制定激励性的政策措施和手段来引导经济活动向着循环经济的目标发展。而市场的作用在于在这种限制下。如何更有效地组织和协调经济活动,按照生态效率的要求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利用。
结合循环经济自身的内涵和目标特征,循环经济实践中市场与政府的作用关系主要集中于三个问题:一是政府通过采用一些强制性的环境法规和环境标准等制度安排为市场经济活动划定物理规模或者说生态边界,如现在正在普遍推广实施的各种总量控制下的环境使用权交易制度;二是政府通过制度安排对市场作用进行直接或者间接补充,如通过征收资源税、废弃物排放税(费)、对循环经济项目给予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等手段,重新构建中国经济的成本与价格形成机制,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三是政府提供信息、技术与资金等支持,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提高市场运转效率。
3.以融入社会经济因素的物质经济代谢为循环经济的微观分析基础,以减物化为循环经济的重要测度标准。对循环经济发展进行有效管理与调控
物质流是连接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纽带,对经济系统的物质流的分析和调控,是循环经济实施管理的重要内容。经济系统的组织运行依赖于与周围自然环境之间的交换关系,即依赖于由生物物理规律和经济规律共同作用的“代谢”过程。从代谢的视角来认识经济系统的物质流流动,融入社会经济因素分析的物质经济代谢分析是循环经济理论的微观分析基础,包括物质经济代谢通量分析、物质经济代谢过程分析、物质经济代谢调控与管理,主要应用于最优规模的调控与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调整、物质经济代谢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代谢路径替代与代谢路径依赖等方面。同时,经济系统生产与消费过程中的物质经济代谢流通量最终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因此,将减物化理念引入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用于测度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估过程中利用经济系统物质经济代谢通量测度区域物质代谢通量规模,并从物质消耗强度与物质消耗总量的变化关系上研究反弹效应规律,从而建立背景指标与特征指标相结合、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指标相结合的系统层次架构的循环经济综合评估体系。
责任编辑王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