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填补空白,传承文化

2009-04-21柳斌杰

全国新书目 2009年5期
关键词:通史文化史历代

柳斌杰

中国出版,源远流长;中国图书,博大精深;中国典籍,为世所罕见,亦是举世公认。中国出版不仅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而且在世界文化的发展史中也有重要的地位。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出版的历史就是一部文明发展史。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份遗产的主要载体就是书,正如《礼记·经解》说:“疏通知远,书教也。”中国出版史所蕴涵的丰富的经验与智慧,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仍有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价值,因为它有利于当前人们的社会实践和现实的历史创造活动,对于解决当前的问题确有借鉴作用。

尽管历史已经逝去,但我们仍然可以从相关的记载和著述中,从历代遗留下来的巨大遗产和丰富信息中,去认识历史的本来面貌,去体味无数前人的社会实践和伟大创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出版史可以让今天的人们把自己的视野延伸到遥远的过去,再从遥远的过去回到现实,投向未来,使人们的精神世界极大地丰富,在自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时代感的结合上,焕发出更大的激情、智慧和勇气,在当前的历史运动中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和创造力量。

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出版史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属于专题史,它以中国历代出版活动及出版人物为研究对象,充分运用文献典籍、考古发现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钩沉稽玄,探幽发微,考镜源流,传承文明,力求翔实而又清晰地展现中国出版滥觞、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它不仅对于当前的出版事业有借鉴意义,而且在加深和拓展“中国通史”等领域的研究和阐述方面,也起着其他论著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出版史也是出版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关于出版发展过程的学问。学科的主体包括对历代出版成就的展示、对出版历史的疏理、对出版历史经验的总结以及对出版历史规律的探讨。研究中国出版史,“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对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凝聚力,推动我国当代出版事业的繁荣和出版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文化建设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都有重大现实意义。

出版史又是文化史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事实上,中国的文化主要是靠书刊保存、流传下来的。中国出版通史的酝酿、探讨、研究,离不开全部的文化背景,而文化史的研究也离不开中国出版史研究,离不开历代留存下来的丰富图籍。中国出版史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产物,也是中国文化史的基础学科。把中国出版与整个中国文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是科学的。

中国的出版史研究开展得较早,但是长期以来,中国出版史的研究一直不够系统,并且往往处于分散的状态,没有形成合力,有分量的出版史研究著作不多见。改革开放给中国出版史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和新闻出版总署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出版通史》被列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和“十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历经8年编撰完成,即将出版,填补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空白。我相信《中国出版通史》的出版,必将对我国出版史、息想史、学术史、文化史以及印刷史的研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中国出版学史学学科建设也是一个实际的推动。

《中国出版通史》

石宗源主编

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3

总定价:556.00元

被列为国家“十五”、“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的《中国出版通史》,于2000年正式启动,2008年12月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发行。共有9卷,分别为《先秦两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辽夏金卷》,《明代卷》、《清代卷(上)》、《清代卷(下)》、《中华民国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卷》共计400万字。本文摘自该书总序,标题为本刊所加。

猜你喜欢

通史文化史历代
历代论书诗选注《九势》
有机构成、人的发展与党的策略问题
蔡美彪心语
《历代画谱类编》
高三历史后期通史复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历代竹林七贤主题美术作品的表现方式简析
宋代类书中的博物学世界
宋代类书中的博物学世界
从系带到盘扣
再谈历代状元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