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赏能扬起希望的风帆
2009-04-21杨小娟
杨小娟
“生机勃勃的春天,小鸟从云中钻出来了,小草的嫩芽从大地妈妈的怀里探出来了……”
读着周小晨同学的作文,眼前浮现出一张清秀的脸:忽闪忽闪地眼睛,流淌着纯纯的灵性,流淌着嫩嫩的智慧,微微上翘地嘴角总是荡漾着自信的笑容,是那么秀珍,那么玲珑,又是那么优秀,可以说是秀外慧中,我忍不住下意识地写下这样的评语:
“文字清新明快,就如你的人,稚嫩中透着一股清新雅致的灵气……”。此时有学生喊报告,进来的是班长。
“老师!”她急切地却又认真地说:“周小晨的家庭作业写错了,不是老师布置的。”
我笑了:“不一样就不一样,没关系。”
班长出去了,脸上带着一种困惑——甚至是一种隐隐的气愤。望着班长的背景,我却陷入了深思:假如写错作业的是那几个学困生,我会这么说吗?不会。我一定会将他们找来训话:什么上课听讲不专心啦,对学习不重视啦,怎么这样不成才啦,等等。然而,今天面对周小晨,我却什么也没说。此时此刻,我猛然悟到:周小晨几年来总是在老师们的赞赏中生活,得到的是老师的肯定、认可,得到的是同学们的羡幕、赞扬,因此她对学习、对学校的各种活动都充满热情,充满自信,充满希望。而那几个学困生呢?每天总是小心翼翼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从来不敢有一点怠慢,然而却从来没有得到老师的一点赏识。久而久之,他们失去了自信,失去了热情,失去了希望,自然而然地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怎么悟出得这么迟呢?心里在自责。
学生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来自不同的家庭。由于所受的家庭教育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在个性、悟性、思维方式、知识认同等方面都存在差异,那么他们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当然也会出现差异!作为老师,难道在过去和现在就没有出现过一点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是一个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然而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在对待学生似乎并没有关注到这一点,而是按照自己心中所规定的或者认定的标准去衡量每个学生,忽略了学生在各个方面存在的差异,这就脱离了实际,并且给学生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导致学生失去信心,失去热情,放弃一切希望,放弃一切兴趣,甚至丧失创造精神。常言道:“山中树木有高低,十个指头有长短。”何况芸芸众生,一个个有思维、有个性又有完整性的人!试想:学生客观存在的不足,如果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充分暴露,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从何谈起?教师“解惑”的作用又何以发挥体现?
如果教师能宽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欠缺,也许情形就会大为改观:学生会积极地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实践自己的设想,与此同时,自信也就相伴而来。学生一旦有了自信,就有了自主,就有了自尊,而透过自信、自主、自尊就看到了希望。有了希望,便有了努力学习的原动力。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有认识上的沟通,才能有思想上的碰撞,才能有情感上的交流,才能有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这时,学生所获得的不仅仅是一点知识,一种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为学生想象力发挥和创造精神的催生和萌发,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创造了优良的环境,促使学生养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形成超越知识和技能的智慧,铸就自信、自由、自强的人格和个性。
大自然的多样性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的美丽的世界,学生成长发展的多样性同样也会为我们展现一个丰富美丽的教育生态。教育最大的成功就是为不同个性、悟性、天资的学生铺就一条最适合其成长的发展之路。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宏大的心灵世界,我们要珍视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完整性,也要珍视学生作为群体一员的多样性,让学生成为自己应该成为的那个人。学校因学生而美丽,学生因个性而独特,只有这两者相互交织和映衬,才能构成一幅美妙的动人的画卷。
现代教育理念最核心的部分是民主、人本、和谐,把教育和人的幸福、人的自由、人的尊严及人的终极价值联系起来。教育其实就是一个创造美、追求美的过程。
赏识学生吧,给他们自信,帮他们扬起希望的风帆!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城关镇红沟中心小学(74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