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家研讨新形势下外贸发展对策

2009-04-21

WTO经济导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商务部产业结构研究院

田 刚

2009年3月7日,由《国际贸易》杂志社主办的“新形势下对外贸易发展的作用、意义及促进之策”研讨会在商务部研究院召开。与会专家、学者、企业家围绕“经济危机背景下如何扩大对外贸易”展开积极而热烈的讨论。

创伤:危机破坏性空前巨大

与会代表普遍反映,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尤其是出口经济的冲击极为巨大。

“中国经济出口走势已经连续4个月下滑。”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李雨时表示:“政府虽然已经出台加工贸易、出口退税等多项措施刺激出口,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使这些措施往往很难凑效。”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财贸局局长、教授张松涛则表示,金融危机对就业、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十分明显。与对外贸易领域直接、间接相关的就业人数已经超过1亿,其中,直接在加工贸易领域里工作的就有4000万。而加工贸易占到出口比例的40%,一旦遇阻,势必影响到成千上万甚至更多农民工的就业,这是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

与会代表揭示了当前众多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即资金短板让众多企业裹足不前甚至面临破产。

在一线经营实体企业多年的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副总经理任海津对当前金融危机产生的负面冲击感触颇深,“库存占用资金大;银行融资条件提高,贷款难度加大,资金流入少;社会分配兑现;企业分红⋯⋯种种资金问题把企业推向两难。”

出路:优化产业结构

在谈论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振出口、摆脱危机影响的过程中,与会代表大多认为应采取措施优化产业结构,以科技带动经济发展、出口增长。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系教授赵锡军以机电行业为例阐释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这些充分依赖进出口的产业所受的危机影响相对较大,产业结构调整应首先重视科技的发展。以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

中国开放型经济研究所所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夏友富认为,要保住优秀企业,就要以企业结构优化来带动产业结构优化。

中国土畜商会会长霍建国提出,这个时期的企业一定要搞好资金预算,放缓经营节奏,“防范风险的最好方式就是把步子放慢一些,以静制动应对危机。”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李健也认为,虽然经营法则中要求主动出击,抢占市场先机,但在风浪太大的时候适当避险不失为明智之举。“双边贸易本身是一种互利行为,抢在风口浪尖上扩大出口可能遭遇贸易摩擦的冲击和贸易保护主义的阻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对企业遭遇资金短板的问题建议说:“政府可以出台配套的融资担保机制来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企业获得援助后对于搞活市场、减少资产消耗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商务部产业结构研究院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捣乱!
商务部:中方欢迎欧盟终止对华光伏双反措施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盈创回收入选商务部再生资源回收创新案例集
商务部再生资源新型回收模式案例即将陆续发布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