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09-04-21王世进李述芳
王世进 李述芳
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近十年,根据自己几年来点滴经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练,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根据小学生求新好奇的心理,设计新颖的问题导入新课,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刚刚开始上课,小学生大都还沉浸在课间的游戏氛围中,课堂场面一般可能都显得紧张、僵冷,这时精彩的开场白往往可以吸引学生注意,也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特征”时,教师揭示课题后,在黑板上随意写出几个数如“423、111、96、29、146、203”等,问这几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学生经过计算,能得出前3个数能被3整除,后3个数不能被3整除。这时老师接着说:“现在我和你们比一比,看谁不用计算就能迅速判断任意一个自然数能否被3整除?”师生随意说出一个数,共同判断,其比赛结果,总是老师获胜,这就会让学生产生疑惑,怎么总是老师又快又准确说出答案呢?他是怎样算的呢?他有什么诀窍吗?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就会主动的去掌握这种计算方法,那么教学难点也就自然变得不难了。
二、利用直观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抓好直观教学,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具体性。直观教学主要包括实物直观、模拟直观、图表直观、语言直观(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事物,唤起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如我在教学“认识图形”时,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正方体,什么是长方体,什么是球形,什么是圆柱体,特别容易将近似于正方体的长方体说成是正方体。我就准备了魔方,小足球,纸盒若干,乒乓球,粗细不等的铁条若干。当他们看到自己身边的这些物体时,就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打下了基础。原来正方体、长方体、球形、圆柱体就是这个样子,那么在以后看到这样的物体时,就能正确判断它的形状了。
三、组织活动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强化观察、制作实验活动,让他们多种器官并用,丰富感性认识,提高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准备大小面值的人民币若干,大小面值的购物券若干和标明单价的小商品若干,课堂教学中组织开展“换零钱”和“超市购物”活动。学生在购物时自由挑选所要购买的商品,并付钱给“营业员”,再由“营业员”找回零钱。
四、另外,还可以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抓好课堂讨论和学习竞赛活动,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讨论”是使学生充分展示其思维过程、主动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其形成学习经验的有效方法,是合作学习、共同学习的最根本体现。唯有“讨论”才能形成同伴互相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班共同学习的动态组合网络结构;才能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思想交流中,使其参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是共同体的一员,从而使其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做人。我们就应该充分地利用小学生所具有爱表现自己、张扬自己的性格特征,让他们在讨论中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使他们在竞争中学习,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又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从而达到了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创设愉快乐学的心理情感,教师就要以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彻底摒弃教师的“一言堂”、“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激发、巩固、发展学生的兴趣,保护他们学习的良好情感和自信心,使他们不断增强学习的成就感、成功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