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拯救美国》
2009-04-21文怀沙
文怀沙
北京城建几乎成为全国——至少是大多数城市市政建设的龙头或典范。
我驱车行进在这首善之区——北京的大街上,顾盼左右,高楼林立,此之谓“有目共睹”或“有目共赏”者也。假定竟然还有对改革开放30年“熟视无睹”的妄人,那就必须告诉他,这些难以胜数的大楼,论“楼龄”大都超不过30岁。倘若消失这些楼。意思是北京城恢复30年前的旧观,那就会变成牛山濯濯,“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了。30年前,全国需要脱贫的人口约两亿六千万,而现已递减为一千四百万。
我曾长期生活在故纸堆中,但我热爱现代化。我欣赏古代的“红烛”。但每晚写作还是愿意利用“电灯”照明。我们的人民生活,日新月异,正在向“富裕”进军。我是现实生活中的“乐道”者,决不是“安贫”者。
中国曾经是一个任西方列强和日本军阀随意宰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19世纪中叶以来,以英、美为主的西方国家一直是世界经济的主导,是世界经济秩序规则的主要建立者。而那时的中国一直处于战乱和动荡之中,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获得了主权独立,但那时我们却始终被排斥在世界主要经济发展圈的大门之外。
新中国将成立60周年了,改革开放也已30年。这前30年和后30年意味着两个历史阶段。既相衔接,又有所不同。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更是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面前。尽管中国目前的人均收入只处于世界中等国家水平,但巨大的经济总量让中国与150年前相比有了天壤之别。
从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把中国推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台前。因为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有超过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持有美国国债最多的国家。在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面前,人们纷纷发出疑问:谁能拯救美国?
有这样一个年轻人,我看着他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成长为最具国际视野的中国学者型律师。他在研究了世界经济发展和美国金融风暴的成因后,根据中国目前的国际经济地位和发展趋势,提出了“谁来拯救美国——中国农民”的议题。他就是我喜欢的、愿意为之欢呼的肖金泉。我不愿倚老卖老,那是没有出息的,但我毕竟老了。在读了肖金泉的这部著作以后,我非常感慨,也很激动。在这本书中,肖金泉指出中国接近八亿的农民在向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转化过程中必将产生巨大的、持续的消费需求。这种消费需求将为中国经济抵御金融风暴的侵蚀注入抗体,也将为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资本、产品找到不可替代的最大消费市场。不仅可以为美国走出衰退提供现实的帮助,而且,中国和美国深度的经济合作,也将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石。同时,这本书不但观点新颖,还引入了大量的图表和数据,使其观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实证性。
《谁来拯救美国》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美国金融风暴的本质,也指明了坚持中国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城镇化建设战略的深远意义。对于那些有觉悟的中国人和有理性的外国人而言,这本书一定能增强他们的时代使命感和国际主义精神。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切发生在历史上的事都会过去,金融风暴也一定会过去。当风暴过去后,中国和中华民族将跨入一段新的历史,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作为一个走向五十公岁的世纪老人,我欣慰地看到了曙光,我期待着她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