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首中国工业化初期的悲壮移民史

2009-04-21

探索与争鸣 2009年3期
关键词:新安江淳安移民

吴 光

在笔者的书桌上放着一部新书,名叫《国家特别行动:新安江大移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长长的书名昭示着其中故事的曲折纷繁。它是一份特别的书面报告,一份由作者倾注了20多年心血、历尽千辛万苦作了大量调研之后所书写的真实报告。它又是一部文学作品,书中有许多悲欢离合的故事,有大量生动细腻的描写,有撼人心灵的评论。但更重要、更本质的,它是一部年轻共和国在初期工业化道路上成败得失的典型史记,是浙江淳安、遂安和安徽歙县近30万移民为建设新安江水电站所作出的无私奉献与重重苦难的真实写照。有事实,有情节,有评论,但没有虚构,没有夸张,没有罗曼蒂克,是一部地地道道反映历史真实的报告文学。

这部报告文学,具有三大特色。第一是纪实性。新安江起源于安徽歙县,流经浙江淳安、遂安、建德,穿越淳安全境。在水库形成前,淳安曾是浙江西部的甲级县,其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人均收入均为浙西各县之首。然而,一切都因新安江水库而改变。因为新安江蕴藏着丰富的水利资源,而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化的宏图大业急需能源。“共产主义等于苏维埃政权加电气化”——列宁这句名言曾是上世纪50年代中国干部群众乃至男女老少耳熟能详的行动口号,更成为建设新安江水电站的思想动力。而《新安江大移民》所记载的史实,首先就是年轻共和国在工业化起步阶段对电力的急需,尤其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工业发展对电力的急需,以及从中央到华东大区、浙江省的领导人对开发新安江水电资源的决策与规划。本书第一章用了“毛泽东点题”、“谭震林拍板”、“苏联专家定坝址”、“周恩来调配水泥”等生动的标题,配合大量的历史档案资料和调查资料,揭示了新安江水电站从设想到行动的一幅幅历史画面。经过四年(1956—1960)的大跃进,这座“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终于建成并开始发电。这无疑对华东地区特别是沪宁杭三市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其次是记录了新安江水库数十万移民遭受的艰难困苦之实。中国的农民历来有怀土重迁传统,所谓“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是数千年来脍炙人口的一句老话。然而,为了祖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以淳安、遂安两县为主,旁及安徽歙县、浙江建德县的30万移民听从了当地干部们的动员,在短短一、二年内,扶老携幼、挈妇将雏、背井离乡地迁离了祖辈生活了千百年的故乡熟土,风尘仆仆地走向那不知未来命运的陌土异乡。本书第二、三、四、七章分别用了“三十万人大迁徙”、“遭遇大饥荒”、“滑入大瘟疫”、“十万移民重迁江西”这样的大标题,记录了新安江移民的迁徙、倒流、重迁、遭难、创业的悲壮历史,重现了上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期新安江水库移民遭遇种种苦难的历史场景。本来,如果不是遭遇大跃进的仓促迁移,如果不是因为“共产风”而上交余粮积蓄,如果不是遭遇极左路线瞎指挥,如果不是遭遇天灾人祸、血吸虫的多重夹攻,移民们是不至于遭受如此深重苦难的。然而,这一切都真真切切、无可挽回地发生了。正如作者开篇第一页所感叹的:“中国的农民是最值得信任的农民。他们是中国工业起步、发展的奉献者,他们也是中国工业起步、发展的牺牲者。”

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是富有人文情感。本书作者童禅福,是身历其境的新安江水库移民。他在13岁那年,从昔日富庶古朴、铺满石板路的淳安威坪松崖村,迁到开化县青阳公社的血吸虫疫区,“一家6口人,祖孙3代,男女老少,住在20多平方米的一间屋里,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一年、两年甚至更长……”其悲情可想而知。但他读书成才,大学毕业后先在基层工作,后来又当了记者,当了全国劳模,并进入政府官员行列——一个真正为老百姓说话办事的省信访局局长、省民政厅副厅长、省政府参事。他虽不以文学著称,却因记者、劳模的业绩而闻名。他怀着火热的爱民、为民服务情感与沉重的历史责任感,行程数万里、走访三省30多个县市和200多个村镇、查阅了大量的档案卷宗,运用朴实的语言、理性的笔调来书写这段具有典型意义的悲壮移民史,读来令人震撼,也令人心酸。他在书中带着对数十万移民及其子女的深情,叙述了一个个悲欢离合的故事,揭示了当年建设的急需及政策的得失,也展示了党和国家新一代领导人以人为本、纠正失误的亲民、爱民政风与政策举措。例如,“淳安移民第一村”、“移民计划大跃进”、“大行军式的转迁”、“一份令人心酸的调查报告”、“‘共产风后的坎坷路”、“背着儿子去告状”、“瘟神肆虐”、“走不通的倒流路”、“寡妇村见闻”、“文献名邦的文盲”、“总理关心移民”、“省委书记的‘万言书”、“不该发生的故事”等等,每一章、每一节都蕴涵了作者诚挚深厚的人文情感,引导读者去全面认识新安江移民艰难坎坷的迁徙历史,启发人们去反思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而当笔者读到本书所载谭震林副总理、周恩来总理关心移民、检讨政策的内容,特别是近年政府出台并下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费”时,又发自内心地为那些得到扶持的父老乡亲们感到喜悦与庆幸!

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是以史为鉴作深刻的政策反思。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值得记取。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沉溺于愤懑则属于政治短见。作者写作本书的目的,并不在于搜罗若干骇人听闻的故事,而是通过对历史事实的调查、研究、整理、报告与陈述去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启示人们去进行政策的反思与调整。

新安江大移民虽然已经过去了50年,但政策的检讨并无终点。在这方面,本书至少有两点政策性反思值得我们重视:

第一,“以人为本”是一项民生工程的思想前提,也是一切政策的出发点与归宿。本书第三章第二节《一份令人心酸的调查报告》,记载了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谭石冰深入调查研究、解决移民困难的动人事迹。当这位老红军听到寿昌县某生产队饿死二人无人问津的事情后,急忙前往家访调研,进而了解到某村“26户移民中有20多人得了浮肿病,已死11人”的惊人事实,于是亲自起草了《后塘大队移民问题调查报告》直送浙江省委领导。调研的结果是该村移民得以独立建房,成为单独核算单位,平均得到了478元的经济补偿。然而,在那个“组织军事化、生活集体化、行动战斗化”的年代里,移民的原有财产被迫抛弃,到达安置地则无钱、无粮、无医,其凄惨境遇难以想象。像后塘村移民那么幸运得到补偿的是极少数,而不幸遭遇饥荒、贫病、流离、无产无序转迁的移民却比比皆是。例如,在2005年以前,本书作者所在的开化县山底村移民每人总共得到不足200元的“安置费”,他家6口人住20平方米土房,一个不足15平方米的中堂摆下了五个灶头,而实际上很多移民村的人均补偿只有50元左右……种种惨状,读者只要细读本书《遭遇大饥荒》、《滑入大瘟疫》两章就“一叶知秋”了。诚如书中所引新安江工程现场设计组组长潘家铮的回忆文章所写的:“不幸的是大跃进和‘五风干扰了正常移民工作,岂止是干扰,简直把移民工作推上了绝路,移民经费一减再减,最后只剩下每人120元,而且这里面又拿出盖楼、造厂,不知有几块钱真正用到移民身上……迁去的人无法安顿,大批回流,生活困难,甚至游行请愿……”

今天回顾当时,之所以造成这种悲痛,除了客观原因之外,与当时那些冒进的高层领导不重视民生、缺少“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不无关联,更与地方政府层层克扣、挪用移民专款直接相关。比起新安江水库移民来,今天的三峡水库移民得到的种种优惠安置要幸运得多、幸福得多了。而经历重重苦难的新安江移民如今也得到了国家发放的“移民后期扶持款”,得到了经济的补偿与心灵的安慰。由此可见,决策者和执政者确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多么重要!

第二,实事求是、缜密规划、科学决策是确保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功的关键。新安江水电站的建设,是跨越“一五”计划的国家特别行动,是新中国工业起步的大举措。从工程设计到施工完成,就技术层面而言大体是成功的。但从移民政策而言,在当时的特定背景下,从规划迁移地点、移民规模到安置政策、思想动员、善后工作等一系列环节上乱了套,背弃了原定规划,放弃了科学决策,提出了“多带新思想,少拿旧家具”等错误口号,致使官僚主义、强迫命令、弄虚作假、层层克扣的恶劣作风盛行,存在着“过密的安置,不切实际的后靠,一次次的重复转迁的无序迁徙,从而给新安江人造成了抹不去的伤痛”。也造成了移民以后又出现“自流潮、倒流潮、滞留潮”的三潮并涌现象,甚至出现新移民与原住民矛盾冲突、武装械斗的事件和连绵不断的上访上书事件。这是谁的过错?是长官意志之过,是违反科学之错。从1956年起主政淳安县长达10年的王富生老县长在上世纪末无限感慨地说:“现在的千岛湖闻名中外,但千岛湖的背后充满着辛酸和泪水。这责任应该由谁负?我借用刘少奇在全国七千人大会上讲的一句话‘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这句话用在新安江水库移民工作上一点也不过分。如果当时,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不要那么整天喊着改天换地,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新安江水库移民工作绝不会到今天还是这种无法收拾的局面。”这是一位县长的心声,也是数十万新安江移民的心声。由此我们也更加体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订政策、进行规划的重要性,体会到当代领导者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因为这是用沉痛历史教训换来的理论成果!

总之,新安江大移民的历史,由于一个模范记者的秉笔直书而分外悲壮;共和国工业化的早期历史,又因一位政府参事的忧国忧民之心而倍增凝重!让我们记住历史,展望未来,为真正建成一个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奋斗不息!

编辑 杜运泉

猜你喜欢

新安江淳安移民
在淳安狮城
新安江
渔舟唱晚
浙江省数学高考考法剖析
法七成二代移民不娶移民
Stay in Spain BY James Wilkinson
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促进新安江水环境生态平衡
新安江流域茶园农业面源污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