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建设科技强省的调查研究

2009-04-20秦国刚苏振锋

西部大开发 2009年12期
关键词:陕西资源科技

秦国刚 苏振锋

为了进一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给贯彻陕西省委、省政府建设西部强省的方针政策提供理论实践依据,我们进行了这次调查研究。通过深入了解陕西科技发展的现状和建设科技强省的进展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一、陕西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

陕西是典型的科技大省,经济小省。科技进步水平统计监测活动及其结果是国家科技部自1996年以来每年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科技进步状况的综合评价。陕西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从1996年以来排序始终在全国前12位,特别是2002年后,始终在全国前10位,但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直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序一直在全国的第20位左右,与科技排序形成了明显反差(见附表)。

陕西经济发展水平与其所拥有的科技优势以及由此形成的较为强大的科技产业反差极为明显,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科技进步监测体系的五项指标(科技进步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一直是影响陕西科技进步水平指数的瓶颈,排序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因此,陕西建设科技强省,就是要建设成为科技实力强、区域创新能力强的省份。建设科技强省就是要全面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构筑全国一流的区域创新体系,科技综合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跃居全国前列,使科技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陕西不是科技强省的表现

1.科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状况

陕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排序一直在全国第20位后,2005年排在全国第27位。其中“就业人员劳动生产率”略有好转,2008年排名全国第18位;“亿元投资新增GDP”下降幅度较大,由2004年的第14位降至2008年的第24位;“综合能耗产出率”缓慢好转。这些都说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科技进步的支撑促进作用较弱,仍然依靠投资拉动。虽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但经济效益低下,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无力对科技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客观上抑制了科技的发展。

2.科技促进环境改善的状况

环境改善包括两个相互关联的指标,其一是反映环境改善结果的指标——空气质量指数;其二是反映为环境改善做出努力的指标——环境污染治理指数。陕西环境改善指数在全国排名一直在第20位后。其中环境污染治理指数变化不大,维持在20位左右;空气质量指数由2004年的第14位下降到2008年的第24位。

3.科技促进社会生活信息化的状况

知识的传播和传媒的发展是科技进步重要的标志之一,它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社会生活信息化包括百户居民彩色电视机拥有量、百人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数(户/百人)和万人国际互联网络用户数(户/万人)三项指标。2008年陕西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排在全国第13位。

三、陕西不是科技强省的原因

1.科技意识落后

陕西科技意识全国排名一直在第20位左右。科技意识主要包括万名就业人员专利申请量、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与全社会平均工资比例系数和万人吸纳技术成果金额三项指标。

2.科技活动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陕西科技研究机构众多,但其中绝大多数隶属于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企业所属的不多,企业还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陕西万人R&D;科学家和工程师数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企业R&D;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社会R&D;科学家和工程师比重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排名在全国第20位后。

3.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较低

科技园区聚集了全省主要的创新、创业要素。尽管陕西高技术企业数量较多,但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由2004年的第26位下降到2008年的第29位。

4.技术成果市场化水平落后

陕西科技市场不发达,科技成果转化途径不畅。技术成果市场化主要包括万人技术成果成交额和万名R&D;活动人员向国外转让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两项指标。陕西技术成果市场化近年来略有好转,由2004年的第17位升至2008年的第15位。

5.科技资源的二元化分布

由于国家科技、经济政策的倾斜,使得陕西的科技实力不断增强,从而造成了陕西区域科技结构中国家科技力量强大、地方科技力量弱小的二元结构。这些嵌入的科技与地方经济在体制上是隔离的,在产业链上是断裂的,难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从区域结构的角度来看,陕西的现代工业主要布局于西安、宝鸡、汉中等大中城市,与之对应的科技资源也基本上布局在大中城市等经济增长点上。这种科技——经济的二元结构决定了科技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被局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现有的科技资源仅仅服务于城市中心的大中企业而非整个区域经济。

四、陕西建设科技强省的建议

(一)推进战略思维创新,以科学创新思想指导科技强省建设

1.提高科技意识,形成建设科技强省的良好氛围

按照《科普法》的要求,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各级科协要认真履行科普工作职责,加强对科学技术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建议完善科普事业的良性运行机制,实现科普工作法制化,逐步在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中形成一支科普工作志愿者队伍。

我们建议目前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农村的科普工作。在发展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同时,依托“农家书屋”工程,加强农村的科普工作,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

2.以“关中一天水经济区”为基础,筹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

陕西要紧紧围绕《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核心,筹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为全省、全国科技改革提供经验。《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以支持西安加快推进统筹科技资源改革,通过体系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统筹中央与地方、军工与民用、政府与企业的科技资源,加快研发和掌握应用科技成果,促进科技资源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3.向国务院提议在陕西开展建立科技资源统筹规划机构的试点工作

陕西科技资源的“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因此,应积极向国务院提议在陕西开展建立科技资源统筹规划机构的试点工作,建议成立陕西科技资源统筹规划指导委员会,统筹陕西的各种科技资源,为全国统筹科技资源探索成功模式和经验。

(二)继续推进科研体制创新,

构建一流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1.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

推动企业建立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增强研发能力,只有建立起以企业强大的研发力量为主导的科技优势,才是对陕西经济有实际作用的优势。目前的工作重点主要有:

(1)积极支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发挥其对科技资源的整合作用。民营企业一般规模较小、产权清晰、机制灵活,能够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进行技术创新。通过民营科技企业整合各种科技资源。如民营高科技企业同维公司,有效整合了全国电力装备最全的西电公司、完善的高低压测试单位和光机所,交大电力工程学院、大唐、成阳特种玻璃厂等相关单位的科技资源,使我国在新一代互感器上走到了世界第一集团的行列。

(2)积极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改变陕西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较低的状况。依托科技园区,积极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建设和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链。

2.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加快建设“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3.深化高校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

支持在高校建立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的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促进原始性创新。对大学科技园实行相应的优惠鼓励政策,培育一批创业型的科学家和创业型的大学。鼓励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创办研究开发机构,加强技术协作,建立技术研究开发战略联盟。同时建议政府和高校采取各种优惠措施鼓励毕业生和教师创办企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三)推进人才集聚平台创新,建立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的科学机制

1.建立全新的科技人才管理模式,创造宽松的、充满创新与机遇的用人硬、软件环境,努力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2.逐步建立和完善陕西的科技人才社会保障体系,免除人力资源的后顾之忧。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科研、生活环境。

3.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奖励制度。完善的科技激励机制能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

(四)推进协调机制创新,整合各种科技资源

1.充分发挥中央所属科教资源的作用

加大中央所属与省属科教资源的结合力度,将与陕西优势产业结合紧密的中央所属科研院所逐渐纳入全省统一管理,增强科教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支撑与引领。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实际需求,通过建立科技园区、科技孵化器等科技转化平台,选择若干重大科技项目和成果,利用地缘优势,做好国家级科技产业化长链的中下游工作,使其先在陕西本地开花结果。

2.充分发挥国防科技资源优势

强化军民结合,完善扶持陕西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民用产业的政策措施,建议陕西设立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基金,加快军民两用技术的双向转移。积极推动国防科教资源与陕西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使“军民结合”成为陕西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五)推进技术市场创新,建立区域性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只有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中才能培育和发展起来。陕西要逐步建立和维护优胜劣汰的市场秩序,创造条件,鼓励企业、科研单位公平、公开、广泛地去获取资源。要从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出发,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分配中的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议完善陕西技术市场网上交易平台建设,向国家争取专项资金,建立辐射中西部的区域性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六)推进管理机制创新,建设科技强省

1.完善建设科技强省的领导机构。科学的组织管理是建设科技强省的组织保障。陕西要结合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实行分类指导和管理,加速科技体制改革,建立起符合陕西科技发展特点的组织管理体系,加强全省产学研、科技产业化工作的领导、协调、考核、管理等职能,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2.建立和完善教育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体系。改革科技立项和成果的评审与评估制度,完善陕西科技进步奖奖励办法。进一步改革分配制度和奖励制度,实行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相结合的薪酬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议围绕“13115”科技创新工程,在省委、省政府有关单位领导下,各地(市)科技园区和县域工业园区制定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广泛吸引科技人才到基层创业,逐渐改变科技资源的二元结构。

3.加强科技法制环境建设。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加强科技法制建设,依法行政,优化法治环境。政府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紧密协作,优化政务环境,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科技强省的各项措施,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科技转化的法律环境,创造尊重科技转化与应用的良好氛围,为各类科研机构创造有序、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

猜你喜欢

陕西资源科技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陕西“玫瑰小镇”引客来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The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in Teaching Listening Skills and The Strategies Suggested For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科技在线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