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太公是个实在人

2009-04-19陈鲁民

百家讲坛 2009年22期
关键词:太上皇太公斗鸡

陈鲁民

刘邦他爹在史书上是没名字的,就叫“太公”,即大叔的意思。刘大叔对这个小四儿从小就感到厌烦。年轻时的刘邦不读书,不挣钱,不养家,只知道喝酒泡妞,所以整天都要受到父亲的痛斥。刘大叔后来连小四儿都懒得称呼他了,直接就叫他“无赖”。

刘邦对他爹也没多少感情,为了自抬身价,甚至坚持说那个雨天在郊外和他母亲野合并生下他的是龙王,而不是刘大叔,硬生生给他爹戴了一顶绿帽。后来,刘邦和项羽在广武对峙时,项羽把刘大叔放在了一个大肉案子上,让人告诉刘邦:“今不急下,吾烹太公!”刘邦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日‘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你看,这是人说的话吗?叫刘大叔多寒心。

不过,刘邦坐了江山后,对他爹还是不错的。刘邦灭楚称帝后,五天朝见太公一次,好像平常人家父子间的礼节一般,照样要给老头请安拜见。但后来管家悄悄告诉太公:“天无二日,太公虽贵为皇帝之父,实为人臣,不能让皇帝拜见。”后来刘邦再来拜见,太公拿着扫帚在门口恭敬相迎,刘邦大惊,知道原因后就尊太公为太上皇。太公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未曾为人君后来成为太上皇者,也是第一位在世就被尊为太上皇的人,他无意中创造了一个历史记录。

但早年刘太公骂刘邦“无赖”的话一直让刘邦耿耿于怀,当了皇帝之后,他扬眉吐气、得意忘形,当着众大臣面问他爹:“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你说我不如老二,今天看看我的产业,跟老二比谁的多?)”可在太公眼里,当皇帝的老四并不比种地的老二强到哪里,所以太公支支吾吾地回答说:“好,都好。”这个回答让刘邦很失望,可啥办法呢,庄稼人就是这眼光,总觉得干啥都不如种地来得实在。就这,刘邦为了表示孝道,还不得不尊他爹为太上皇,虽不太情愿,但那尊太公为太上皇的圣旨措辞还挺漂亮:“人之至亲,英亲于父子。此人道之极也。”

刘邦论功行赏,封了一堆王侯,就是不封他大哥的儿子。原来,刘邦年轻时游手好闲,偷鸡摸狗,还老带着不三不四的狐朋狗友回家蹭饭,全家都很烦,大嫂尤甚。有一次,刘邦又带朋友回来了,大嫂就故意用勺子刮锅底,提醒刘邦没饭吃了,所以到现在他还记着大嫂的仇,不封大侄子。刘大叔不乐意了,虽然他并不清楚封王有什么好处,可觉得人家都封了,就自己大孙子没有封,对不住死去的大儿子。他这一闹,刘邦只好又给大侄子封了个“刮羹侯”,虽说名字不大好听,但好赖也是个侯。

这且不说,当了太上皇的刘大叔干了一辈子活,闲不住,没地可种了,就经常和仆人们在一起厮混,没上没下,这让刘邦很没面子,但也无可奈何。虽然住到皇宫里,吃香的喝辣的,刘太公却整天闷闷不乐,吵着要回老家。原来,刘大叔虽然当了太上皇,但“层次”并没有自然提高,也不会摆架子,和那些皇亲国戚玩不到一起,还老惦记着家乡那一帮一块种地、吹牛、斗鸡、戏耍的老邻居、老哥们儿。刘邦说这好办,就在京城长安仿照家乡的丰邑一模一样地新建了一座城,把刘太公的老邻居包括那些狗啊猫啊鸡啊鸭啊全都一块儿迁过来,大伙一块儿干点农活,闲了就一起踢球、斗鸡、走狗,从此以后,刘太公又高兴起来了。《西京杂记》详细记载了这件事,刘邦知道太公“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酤酒卖饼。斗鸡蹴踘,以此为欢,今皆无此,故以不乐。高祖乃作新丰,移诸故人实之,太上皇乃悦”。

大概从平民家庭冒出来的皇帝、总统的爹娘都是这“德性”,一辈子从地里刨食,辛劳惯了,还没学会摆谱,也不太会享受,并不把那龙椅、总统宝座太当回事儿,也不认为当了皇帝、总统的儿子有多了不起,就像刘大叔那样。据说,斯大林的母亲也是如此,这个辛苦一生的普通妇女,即便是斯大林贵为苏联最高统帅后,她也一直坚持住在乡下,过着简朴生活。她的最大愿望就是希望儿子能当上神父,最大遗憾也是儿子没有当上神父,却去当了个什么主席。

哈里·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有记者对杜鲁门母亲称赞说:“有这样的儿子,您一定感到很自豪。”“没错,不过我还有一个使我自豪的儿子。”老太太说。“他是做什么的呢?”记者问。“他正在地里挖土豆。”

看来,虽然人分中外,事隔千载,但“英雄所见略同”,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叫:朴实。

编辑汪微微

猜你喜欢

太上皇太公斗鸡
两代君主同堂时
秦、汉“太上皇”政治文化透视
背影
背影
呆若木鸡
我的太公
NO.9 斗鸡
哪些国家有“太上皇”(答读者问)
斗鸡
张良得《太公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