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遥祭何满子先生

2009-04-19

文学自由谈 2009年4期
关键词:风骨杂文上海

本 刊

2009年5月8日,著述等身、德高望重的何满子先生在上海不幸辞世,这是中国文化界、学术界的一大损失。

何满子先生,1919年2月24日出生于浙江富阳。原名孙承勋,1940年起以笔名何满子行于世。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辗转上海、延安、成都、南京等地,从事记者、编辑等工作,曾任上海大众书店总编辑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何满子先生在上海震旦大学文学院任教授。1955年5月他受“胡风反革命集团案”牵连被捕,从此人生磨难连续不断。1958年10月,他被打成“右派分子”后,全家被迁往宁夏中卫县。1964年回沪,在上海出版文献资料编辑所工作。“文革”时被遣返富阳老家。1979年1月,他右派改正,重回上海,就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9月退休。退休之后,他仍笔耕不辍,还担任多家大学的兼职教授,指导研究生,发现青年人才。何满子先生既有扎实的国学根底,青年时又深受新学影响,一生敬仰鲁迅的风骨文章。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才气横溢,在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和文艺理论、中国思想史和民俗学研究等方面均有所建树。出版的学术著作有《艺术形式论》、《文学呈臆编》、《汲古说林》、《古代小说艺术漫话》、《中国爱情小说与两性关系》等二十多种,结集有《何满子论文集》上、中、下三册。自上世纪90年代起,其著作多为杂文,出版的杂文集有《画虎十年》、《绿色呐喊》、《如果我是我》等二十多种。其《何满子杂文自选集》曾荣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杂文奖,并出版有口述自传《跋涉者》(由吴仲华整理编辑)。

先生鞠躬尽瘁,笔耕一世,道德文章,有口皆碑,而这之前,年事已高的先生因健康原因,已经有一年多时间没给本刊寄来文稿了,这对于与本刊结缘既久且深的先生,意味着一种非同寻常。果然,先生仙逝后,何夫人向我们证实,先生只要自己的脑力、精力、体力允许,最不愿意耽搁的就是给《文学自由谈》写稿,对此我们怎能不百感交集,并视为老人对本刊的最高褒奖。先生因仗义执言、不留情面而多次遭致某些报刊退稿,却最终与《文学自由谈》达成道义互信和理念默契,事实上,我们已经习惯了每期编校先生锦绣文章的日子,那一篇篇字迹遒劲的手稿,见证了先生感时感世、忧国忧民的拳拳赤子之心,也见证了先生多年来对本刊的爱护与支持。顺理成章,2005年本刊评选“《文学自由谈》20年作者奖”,先生毫无悬念地获得了“重要作者奖”。我们至今仍不忘授奖的理由:“耄耋之年的何满子先生,以其饱满的激情与健朗的风骨老而弥坚,与时俱进。在多年来的写作生涯中纵横古今,持之有故,笔力苍劲,时有卓见,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人性哀痛与忧患意识,其年轻‘不老松的话语姿态令人叹服,本刊因之而增光添色。”此为本刊同仁的心声,也饱含了我们对这位著名文史学者、随笔作家的钦敬与景仰。今天,我们既为有先生这样的文化精神同道而自豪,也为当下学界、文坛少了一位像先生那样痛恨苟且、拒绝从俗、是非鲜明、嫉恶如仇,任何时候都不允许自己在种种荒谬、丑恶的现象面前闭上眼睛的学者,而悲痛,而慨叹。

我们将永远怀念何满子先生,并向何夫人吴仲华女士及家人致以最诚挚的慰问!

本刊全体同仁

2009年5月

猜你喜欢

风骨杂文上海
画与理
风骨
风骨
荷花
欢乐上海迪士尼
《杂文选刊》邀您读杂文佳作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杂文选刊》2013年1月下半月版精彩推荐
《杂文选刊》2012年12月中、下旬版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