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创业创新为动力 加快浙江台州滨海旅游业发展

2009-04-19高海亲

现代企业 2009年11期
关键词:台州滨海海洋

高海亲

浙江台州自古有“海上名山”之美誉,这里山奇水秀,名胜荟萃,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各60多处;目前拥有国家4A级旅游区4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4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地质公园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处;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5处,构成了一幅美丽画卷。唐代诗人杜甫曾写下这样的诗句赞美:“台州地阔海溟溟,云水长和岛屿青。”

今后5年,台州在巩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基础上,增强旅游业的集聚与辐射能力,力争实现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次年均增长10%,实现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2%,使旅游业居于第三产业的主要地位,旅游业总产值占我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0%,为创建“最佳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打下基础。

一、台州市滨海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区域发展不平衡。台州作为一个新兴的组合式滨海城市,撤地建市只有十多年的历史,旅游资源、旅游交通、旅游接待设施等要素分布不均,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北部三县山水旅游产品开发较快,东部沿海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相对较慢。台州作为旅游资源大市,旅游资源量大且分散,缺乏有效的整合,特别是旅游要素之间的整合度低,缺乏世界级拳头旅游产品的支撑。

2.海洋旅游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从产品形态来看,长期以来一直偏重于传统的观光旅游,对创造性海洋旅游产品和延伸性产品的开发显得较苍白,已有产品的文化性和体验性深度不够,导致游客容时量小、产品附加值低的弊端;从产品层次来看,海洋旅游产品开发大多处于基本消费层次,还远未达到提高层次和专门层次。

3.海洋旅游产品的地域性、独特性不够鲜明。台州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目前几个沿海旅游区文化导向和文化主题定位不鲜明,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旅游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服务,没能很好地与海洋文化相贴近,在对海洋文化外化过程中,往往模仿、移植、堆砌的开发,却忽视了整体协调性、时效性、审美性的开发原则,违背了度假旅游者对海洋旅游既现代又质朴、既浪漫又亲和的文化环境需求的大众消费目的。

二、台州市滨海旅游业的形象定位和结构布局

1.形象定位。根据台州实际,可把文天祥赞美台州的名句“海上仙子国”作为区域形象主题词,并把“旅游山海经,甜美天仙配”作为形象宣传口号。这一形象主题词和口号涵盖了“天台山”、“神仙居”、“天湖”、“蛇蟠洞”、“洞天宝碗”、“通天瀑”、“九龙潭”、“司马瀑”、“太白临风”……等著名景点与天、仙、龙相联系的意蕴,也与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的“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莺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仙人下凡游台州的“梦游”场景相吻合。不仅反应了“山、海、经、佛、城、碉”旅游资源特点,而且与台州地理历史文脉相一致。经过努力,使滨海地区成为旅游业综合实力强、旅游环境优良、旅游产品丰富、海滨港口特色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旅游强区。

2.结构布局。根据台州旅游资源分布情况及其所独有的多态性特点,滨海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应以海滨为主线,以海洋、海防古迹、渔家风情为主要资源基础,以椒江中心城区为基地,以路桥区和黄岩区为两翼,向南北两个方向延伸,形成扇状发展态势。在开发方向和规划布局上应突出港湾新貌、渔家风情、海滨度假、海防文化等四大主题。一是建设港湾风光板块。以椒江港口为核心,以海岸线和沿海大道为轴线,开发环海自玉环大麦屿港区——温岭——大陈岛海上森林公园——海门港区——三门健跳港区风光带,构建环海风光带,以沿海大道为中心轴,以两侧的沿海防护林区、沙滩、海滨、岛屿、跨海大桥为景观,使游客感受海天一色的浪漫气息,乐而忘返。椒江区重点做好港口商贸文化的开发,进一步充实海门老街的民俗旅游项目。同时,利用大陈岛和围垦区等滩涂养殖和鱼蟹虾养殖场,开发“渔家乐”、“渔趣游”、“垂钓乐”等旅游品种,让游客览滨海之风光,体“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之趣,品鱼虾蟹贝之美味。二是建设渔家风情板块。三门、温岭、玉环为主的滨海县市,依托海岛、渔村、渔镇等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渔业生产、生活习俗等典型的渔家风情,建成参与渔家劳作、体验渔民生活,突出海洋民俗风情,赏玩海美景的渔家民俗旅游区。三是建设海滨度假板块。加快对海滨旅游度假区的改造开发,丰富完善亲水项目,增加度假设施,提高配套设施,提升环境档次,突出度假功能,开发大陈岛渡假区、滨海体育休闲区(如金清海滨沙滩),吸引各地体育爱好者前来参加沙滩体育运动、水上体育娱乐活动及休闲度假,创造一个四季皆宜的大型度假区。四是建设海防文化板块。以一江山岛为核心区域,规划建设一江山岛炮台遗址公园,构成展现中国近代海防历史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三、发展台州市滨海旅游业的对策建议

1.加快城市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塑造城市特色就是一个城市不同于其它城市的外在和内在鲜明的特征,以休闲、旅游为主的滨海风景城市,要重点突出山、海、岛的现代滨海风景旅游城市形象,政府应下大力进行城市容貌整治,增强现代城市气息,塑造崭新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形象。公共服务体系方面,要尽快建立多语种旅游标识系统、客房调度中心等公共服务体系,创建便捷的散客旅游大环境。对于城市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要做到:城区突出海洋文化特色,主要街道灯柱、灯箱、广告牌、公交车站、雕塑、临街标志建筑物仿照海洋生物造型和色彩,绿化美化也要体现海洋文化。通过海洋文化,利用台州山、水、海及绿心等海天成一色的独特自然资源优势,合理处理城与海、城与山、城与水的关系,依山傍海进行大面积、多层次的海滨造林绿化,提高城市品位,塑造城市特色,形成融城、海、山于一体的生态圈,营造山环水绕、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四季有花、风光优美的生态城市。

2.注重做足滨海景观旅游线的含金量。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只有依托文化,挖掘文化内涵,才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旅游活动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是文化探寻、文化享受、文化传承和文化保护。

阳光、沙滩、海水,以强烈的感官享受完成了人们对海洋的最初印象。但是否满足了旅游者渴望融入海洋,感受和领略漫长岁月中形成的海洋文化的期待?能否给旅游者以更高层次的蓝色文明的洗礼?扫描一下沿海,目前,多数滨海旅游仍停留在海水、沙滩、礁石等自然景观和吃海鲜、玩海边上,缺乏更多的海洋文化内涵。

沿海地区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积累了厚重而多姿多彩的海洋文化资源。海洋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风格独特,魅力无穷。因此,发展滨海旅游并不缺乏海洋文化基础,缺乏的是对当地海洋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特别是海洋文化的精髓和理念。比如新千年曙光照耀地——温岭石塘镇,石屋、石街、石巷、石级错落有致,风格独特,更有古老的渔村风俗——大奏鼓、扛台阁、七月七小人节名闻遐迩,形成了海角特有的民俗文化。

3.注重整体包装,整体宣传,组合促销。旅游经济就是知名度经济、眼球经济。旅游发展靠宣传,旅游形象靠包装,但宣传要讲究整体定位,整体包装,才能出形象,出效果。

按照“立足浙江省、主攻长三角、突破珠三角、拓展境外游”的市场开发思路,创新促销方法,积极开拓旅游市场。一是整体推介台州旅游品牌。要坚持旅游产品促销与旅游城市整体形象宣传相结合,依托台州城市品牌进行旅游促销,大力宣传活力台州、山水台州、文化台州,努力提升台州旅游整体形象。二是突出抓好重点客源市场的宣传促销活动。切实搞好旅游宣传促销的市场定位,确定一级、二级、三级目标客源市场,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促销,努力巩固传统市场,大力开拓新的潜在市场。三是改进宣传促销的方式方法。要运用产品营销的思路,利用互联网促进旅游发展,以信息平台打造旅游。与传统媒体和营销方式相比,网络营销具有廉价、速度快、影响面宽、服务功能强、易形成个性特色等优势,更适宜滨海旅游的营销。建议建设滨海旅游网,集营销、预定为一体。

4.政府主导与社会融资相结合,加大开发投入。旅游开发的特点是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海洋海岛旅游更是如此。从长远看,旅游项目投入要依据市场经济规律,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民资或外资参与开发,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但是,政府要完成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才有可能吸引社会投资,即政府要舍得投入,要通过政府主导,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因此,政府每年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海洋旅游的开发。

5.遵循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宝库,海洋创造的价值比同样面积的陆地创造的价值要大得多。因此,在充分开发利用海洋的同时,更需要重视海洋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旅游经济战略,正确处理好海洋自然景观的保护、研究、利用的关系。对海洋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坚持保护、利用和开发相结合的原则,有机协调和平衡旅游与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关系,以开发促进环境保护,以环境保护提高开发的综合效益,从而形成保护——开发——保护良性循环,创造出和谐的生态环境效益。就目前而言,应尽快出台古渔村、古民居、渔码头、海防遗址以及传统民俗等的保护政策,划出相应范围,逐步恢复原貌,严格保护和修缮;不在脆弱敏感的海洋生态区域内建筑住宿设施,尤其要禁止挖山填海建饭店,防止各种人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以创业创新为动力,充分利用台州经济高速发展的优势,紧紧抓住旅游业迅速发展和接轨长三角的有利时机,发挥台州“山、海、城、岛、洞”等五大资源特色优势,以海岸带和海岛为依托,加快滨海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以生态文化旅游为主线,加大旅游营销力度,使台州成为浙江大旅游网的东部重要节点和浙东南休闲旅游胜地。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台州滨海海洋
滨海白首乌
滨海顶层公寓
岳滨海 藏石欣赏
台州远洲墅
浙江省台州中学语文组
滨海,中国航天再出发
“乞丐王”——记感动台州十大人物之一王曰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