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的视角透视产业链的功能效应
2009-04-19蒋建平
蒋建平
纵观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现状,产业链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已经是影响我国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研究此问题,本文从产业链的内涵出发,对国内外产业链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基于企业的视角,深入研究了产业链的整合效应、竞合效应、协同效应三大效应。
一、产业链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产业链的思想最早来自于西方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有关分工的论断,其著名的“指针”的例子就是对产业链功能的生动描述,只不过传统的产业链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强调企业自身资源的利用,仅把产业链看作是一个产品链。马歇尔(AMalsllall)把分工扩展到企业与企业之间,强调企业间的分工协作的重要性,这可以称为产业链理论的真正起源。
1958年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从产业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角度论述了产业链的概念。但随着供应链、价值链等理论的兴起与运用,产业链相对学习化。荷利汉(Houlihan,1988)认为产业链是从供应商开始,经生产者或流通业者,到最终消费者的所有物质流动。史蒂文斯(Stevens,1989)将产业链看作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消费者连接在一起组成的系统,其中贯穿着反馈的物流和信息流。此观点把产业链不仅仅看成是一个产品链,同时也是一个信息链和功能链,强调信息和产品同等重要,产业链中存在反馈过程。哈里森(Harrison,1993)基于价值网络的概念,将产业链定义为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络。该定义提示我们关注产业链产生价值贡献的功能作用。
2.国内研究综述。国内关于产业链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6年——1990年,国民经济计划“七五”计划期间,这个阶段为孕育阶段。在这个阶段,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产业链”这个词,但学术界、企业界和政府还没有任何研究和应用。据蒋国俊考证:姚齐源、宋伍生于1985年提出了产业链这个词;据李心芹考证:在我国,“产业链”这一词较早是由傅国华于1990年至1993年在立题研究海南热带农业发展课题中,受到海南热带农业发展成功经验的启迪提出来的,可以说是一个中国化的名词。
第二阶段为1991年——1995年,为国民经济“八·五”计划阶段。这个阶段为产业链发展的萌芽阶段。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产业链这个问题已有一定认识,但还没有上升到理论阶段和应用阶段。
第三阶段为1996年——2000年,为国民经济“九·五”计划阶段。这个阶段为产业链和产业链理论初步发展阶段。学术界和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产业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开始使用产业链概念,部分企业已着手在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并有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产业链的内涵进行阐释。
第四阶段为2001年——2005年,为国民经济“十·五”计划阶段。这个阶段为产业链和产业链理论快速发展阶段。学术界开始着手研究产业链理论,政府和企业界开始用产业链理论指导经济社会实践,并且取得了初步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二、产业链功能效应概述
1.产业链的内涵。综合分析各位学者已给产业链下的定义,本文提出产业链的科学定义为:产业链是同一产业或不同产业的企业,以产品为对象,以投入产出为纽带,以价值增值为导向,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依据特定的逻辑联系和时空布局形成的上下关联的、动态的链式中间组织。产业链种类很多,从不同角度划分可分成不同类型的产业链。如按形成机制,产业链可分为市场交易式、等级式、网络式三种类型、五种基本模式。
2.产业链的功能效应。产业链功能是指产业链在运行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产业链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变化的、发展的。这是因为作为社会经济大系统的子系统—产业链系统构成的要素是多方面的、变化的,而产业链系统所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环境—社会系统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产业链的功能形成包括功能期待、功能发挥与功能效应三个过程。功能期待是指产业链主体对产业链所期望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功能期待的过程,其实就是价值选择的过程。产业链主体和社会主体的功能期待通过产业链运行来实现,这就是功能发挥的过程。
产业链功能效应是指产业链功能发挥作用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应和效果。功能效应是对产业链功能期待和功能发挥的结果,具有客观性、多面性和多层次性。从不同视角看,产业链功能效应是不同的。
三、从企业的视角透视产业链的功能效应
1.产业链的整合效应。产业链整合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大型核心(龙头)企业为了减少经营风险,必须努力控制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或控制上游供应商乃至原料基地,或控制下游经销商乃至终端消费者;二是在一定区域内有大小强弱不等多个同类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兼并重组使本地区本行业只有一个龙头企业;三是通过不同的产业合作方式接通本地区产业链的断环、孤环,使之形成一条或多条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整合运动本质上是基于产业链的竞争,即通过产业链合并,接通或延伸产业链,从产业链整体运行效率中谋求更多的利益来源。产业链之所以通过整合能获得更大的利益,是因为:第一,产业链整合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那些竞争力较弱的小型龙头企业,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并消除竞争力较弱的小型龙头企业的无序竞争所带来的资源浪费。第二,产业链整合可以降低交易费用。龙头企业通过产业链整合,与上下游企业形成了一种紧密的联盟关系,这种关系可以使龙头企业获得稳定的原材料来源以及广阔的服务市场。同时紧密的联系也降低签约成本和监督履约的监督成本。交易费用的降低有利于增加龙头企业的效益,提高其竞争力。第三,产业链整合可获得更大的利润。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竞争的加剧,产业链中单个环节的利润在下降,只有对产业链进行整合,才能从产业的整体运作中获取更高的利润回报。
2.产业链的竞合效应。当今企业之间既不是单纯的竞争,也不是单纯的合作,而是竞争与合作共存,亦即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互为交叉,互相渗透。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表象是企业个体之间的竞争,而实质是企业个体所在的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产业链的竞争实质是市场链的竞争,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供应链资源,一手抓用户资源,彻底拆掉以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国内企业与企业之间那堵无形的墙,并与之形成竞争合作为纽带的产业链管理,使其变成一个开放的系统,把不属于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一律外包,这样不仅实现了产业链整合配套,而且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竞争促合作、合作促竞争,大大提高了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实力。
3.产业链的系统效应。协同效应是指两个事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挥出超过两个事物简单总和的联合效果。企业之间或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通过发挥协同作用,可以挖掘企业总体获利能力,实现1+1>2的效果。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生产协同效应,即企业在生产设备、原材料、生产技术、零部件等的利用上实行资源共享;技术协同效应,即企业可以共同利用同类产品生产的核心技术,或联合开发新产品,以减少新产品研发费用,分散风险,提高新产品成功的概率;管理协同效应,即在一个经营单位里运用另一个单位的管理经验与专门技能,降低管理费用;销售协同效应,即企业之间可以使用共同的营销人员、分销渠道、仓储运输服务等,节约营销成本。
产业链是大量专业化分工的独立企业结成的紧密协作的战略联盟,因而具有很强的协同效应。产业链通过专业化分工,上下游企业间可以在生产品种、批量、进度等方面进行协调,避免积压或浪费;通过人员间的交流,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可以得到迅速传播,避免企业进行重复技术开发,节约企业资源;在技术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可以联合进行技术研发,减少单个企业新产品研制费用,分散企业投资风险,实现上下游企业生产上的无缝衔接;在管理上,成功的管理经验能够很迅速地在产业链内扩散,改善企业的管理效率;在销售上,产业链内企业可以共同组建营销队伍,或是委托其他企业的营销部门代为销售;共同建设分销渠道,或者租用其他企业的分销网络;联合进行品牌宣传、产品推广或促销;共同利用仓储设施和运输资源;建立共同的售后服务网络等,降低企业销售成本。
总之,产业链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变化的、发展的。这是因为作为社会经济大系统的子系统——产业链系统构成的要素是多方面的、变化的,而产业链系统所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环境——社会系统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产业链功能效应是对产业链功能期待和功能发挥的结果,具有客观性、多面性和多层次性。从企业的视角看,产业链功能效应具有产业链的整合效应、竞合效应、协同效应三大效应。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学院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