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会”代表谈核电

2009-04-19

中国核电 2009年1期
关键词:核工业两会核电

“两会”代表谈核电

编者按:近日,本刊记者向理事会成员单位的“两会”代表发出采访函,经代表本人同意,对部分代表进行了采访。

赵志祥(人大代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

发挥科研优势,瞄准先进核电技术

记者:作为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为中国核电产业的发展做了哪些贡献?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是我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的研究基地,为核电产业输送了大量的核领域人才;提供了许多核技术的支持,如临界安全分析、设备的老化和寿期的管理等。

目前,我院在核能领域做的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瞄准先进核能。正在建设的中国实验快堆,是我国发展快堆技术的一个里程碑,2008年9月份,快堆首次达到临界,接下来要发展商用示范快堆。第二,发展通用的核电科研。先进的燃料元件技术、核电临界安全、材料检验等,这些对中国核电的国产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第三,在闭式的核燃料循环体系中发挥科研作用。

李永江(政协委员、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董事长)

进一步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

记者:您在此次会议上将提出哪些核电方面的建议?

我的建议是《进一步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根据目前我国核电发展的形势,未来十年,核电的规模要扩大八倍,但是核电的监管力量没有按八倍去谋划和准备,而且这种监管力量的发展和扩大往往是滞后的。监管人员编制的扩充是要经过严格审批的,审批的过程可能要几年才能有结果。如果监管力量没有及时扩充,就会存在出现问题的隐患,就会影响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监管力量是核电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核电发展正迎来新的机遇,如果监管力量发展滞后,将来就有可能阻碍我国核电事业的健康发展。

宋学斌(政协委员、中核四○四有限公司总经理)

拥有无可比拟的专业优势,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记者:作为我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特大型核工业联合企业,贵公司为我国核电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中核四○四有限公司是我国规模最大、建设最早、体系最完整的特大型核工业联合企业。为我国“两弹一艇”的研制成功,为核科技和核电事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公司具有发展核工业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具有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完善有效的质量、安全和生产保障体系。国家核电项目建设的大发展,使核燃料循环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成长期。在核燃料生产、后处理、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处理等专业上,拥有无可比拟的专业优势,因而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公司将努力转变经营增长模式,积极高效地推动公司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技术调整。通过做强主业,发挥特色优势,确保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四○四又好又快又安全的发展。

刘 永(政协委员、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长))

加强国际合作,研究可控聚变能

记者:请您谈谈聚变能研究的进展。

我国搞聚变的很多人都是从搞裂变转过来的,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真正的聚变堆发电,这个时间还是漫长的,可是为什么还重视它,包括国际合作,因为它确实有吸引人的地方,比方说它的高放废料几乎没有,它的原料在水里面就能够提取,它不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具备环境优势。

任何一个国家,甚至包括了二十几个国家的欧盟在聚变能研究领域都感觉很难,从而寻求国际合作。现在所有涉核国家,包括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日本、印度、韩国等共三十几个国家一起研究可控聚变能,研究出的成果大家共享。希望在几十年后,人类已经能够掌握这个技术,从而为全人类提供能源。

猜你喜欢

核工业两会核电
心系“国之大者”,谋创新、铸重器——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百年初心精神 点亮核电未来
2020年核电活动安排
来自广西的中国核工业“ 开业之石”
“质谱技术在核工业中的应用”专辑
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公司简介
核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