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国有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的思考

2009-04-17尹国富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4期
关键词:经济效益

尹国富

摘要:国有企业劳动定额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和源泉。文章分析了国有企业劳动定额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企业确定劳动定额的主要办法,提出了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的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劳动定额管理;经济效益;工时效率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4-0178-02

劳动定额管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企业经营决策、组织生产、编制计划、成本核算、定员定岗、收入分配等工作中重要的基础依据。劳动定额牵涉到企业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定额管理搞得好,各项工作就能顺利按预期目标进行,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否则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矛盾,阻碍生产经营的进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定额管理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科学合理的定额,对企业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可以断言,一个没有科学合理定额作为经营管理依据的企业,谈科学管理,谈经济效益,真如同“海市蜃楼”是不可靠的。劳动定额管理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客观要求,是任何企业和经营单位都需要的,因此加强劳动定额管理极其重要。

一、劳动定额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长期以来,我国的劳动定额工作偏重于制定定额和修改定额,尽管劳动定额管理人员的工作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却不被领导肯定,甚至不被人们理解,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从劳动定额管理本身来看,则是由劳动定额管理机制不健全所造成的。

2、现阶段,大多数国有企业劳动定额水平的提高主要靠改善工时利用和增加员工劳动强度,以致常常引起员工的不满和抵触,进而影响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造成企业凝聚力不强,经济效益自然不高。

3、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的对象一直是生产第一线能够制定定额的员工,这部分员工的人数一般只占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还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员工,甚至一些领导者都不知道一天合理的工作量是多少,事实上有定额劳动和无定额劳动的效率是不同的。目前,许多企业存在的“一线紧,二线松”的不正常现象,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4、就目前情况来看,许多企业的劳动定额管理实际上只研究了劳动效率的一个方面——单位工时效率,而忽视了对工时利用的管理,现代劳动定额管理的原则要求把二者统一起来,否则,企业的正效率,会被工时的大量浪费所抵消,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不高。

二、企业确定劳动定额的主要办法

劳动定额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管理条件下,生产所必须消耗的时间或一定时间内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它有两种基本形式:

1、产量定额:它是用产量表示的劳动定额,即作业人在单位时间内所应完成的数量。

2、时间定额:也叫工时定额,它是用时间表示的劳动定额,即作业人生产单位产品所必须消耗的工时。

此外,劳动定额还可以采用看管定额和服务定额形式。看管定额是按一个或一组人持管机器的数目或按一个机械体系上岗操作人数计算的劳动定额;服务定额是按一个或一组人服务项目或一个项目需要服务的人数的多少计算的劳动定额。制定劳动定额的方法是:(1)经验估计法,也叫估工法,即管理人员、定额人员、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通过对产品图样、工艺文件、生产条件、组织形式及产品特点的分析,直接估计出劳动定额;(2)统计分析法,即根据过去同类产品实耗工时的统计资料,经过整理分析。结合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的改变制定劳动定额。此方法简便易行,工作量小,比估工法结果准确;(3)技术测定法,即在分析研究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和挖掘生产潜力的基础上,对组成定额的各种时间,通过实际观测试验或既定标准来分析计算,制定劳动定额。

三、加强国有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的措施与方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劳动定额管理工作有了很大改进,但是,它同以城市为重点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同搞活国有企业的要求还有差距,国有企业劳动定额管理体制,应当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加强宏观指导,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上来,要实现这种转移,需要我们做的事情很多,最重要的是要强化企业的劳动定额管理机制,实行全面效率管理,建立健全权威管理机构,全面提高劳动定额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1、实行全面效率管理。现阶段,大多数国有企业不重视方法研究,不进行方法优化工作,要改变这种现状,就是要把方法研究作为劳动定额管理工作的起点,从积极有效的方面寻求不增加投资,不增加员工劳动强度的高效率来总结探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新方法。方法研究就是寻求省力、省时而又安全舒适的最佳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问题,时间研究则是寻求科学地制定标准时间的方法。

2、从一线员工的定额管理到全员效率的全面管理。针对目前许多企业存在的“一线紧,二线松”的不正常现象,要扭转这种局面,就必须树立整体效率观念,把企业的各类员工都纳入劳动定额管理的范围。针对不同对象劳动的特点,分别实行工时定额、产量定额、工作定额、服务定额、看管定额、材料定额、计件定额,等等。从而使企业成员之间的个人工作量大体趋于合理,经济效益才能稳步提高。

3、从工时效率到工时有效利用的全面管理。在研究工时利用问题时,我认为既要注意工时的有效损失,也就是统计报表上所反映出来的,诸如待任务、待工具、待工装、夹具、待材料、待图纸、待工艺文件、待吊车、以及工作时间开会和从事非生产活动所造成的时间损失,更要注意统计报表上没有反映的工时无形损失。如产品设计不符合标准化原则、设计的功能多余或保险系数过大、设计图纸错误、以及工艺施工错误、工艺方法落后等所造成的无效劳动时间,这类损失往往是惊人的,然而却常常不被人们所察觉,更无人问津。现代劳动定额管理的综合效益和整体效率原则,要求要把全面工时研究作为自己的工作职责,对那些影响工时利用的各个部门,包括产品设计和工艺部门实施有效监督管理。

4、从定额的制定、贯彻到激励与信息反馈的全面管理。现代劳动定额管理要求把激励作为整个管理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以此来推进劳动定额管理工作和劳动定额水平呈螺旋上升趋势。

5、建立健全有权威的劳动定额管理机构。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是市场配制资源。因此,要求劳动定额管理的功能要齐全,要求劳动定额管理成为企业这个整体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建立与劳动工资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销售管理、人事劳动管理等诸系统并驾齐驱的管理机构,它既是全厂劳动定额的管理部门,也是企业的效率研究与开发中心,只有这样,劳动定额管理才能适应现代社会企业发展的需要。

四、结语

总之,目前国有企业劳动定额管理,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没有形成效率管理系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加强,以及经济全球一体化,将会给我国的国民经济以及国有企业带来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国有企业更要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思想,要埋头苦干、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因此说。国有企业要加强劳动定额管理,把它放到全面效率管理中去研究。从一线员工的定额管理到全员效率管理,从工时效率到工时的有效利用,从劳动定额的制定,贯彻到激励与信息反馈等全面管理。我想,只要国有企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实践,加大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的力度,就一定能够克服传统体制的弊端,摆脱困境获得新的发展。

猜你喜欢

经济效益
提高育肥猪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休闲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对提高煤矿经济效益措施的探讨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经济效益影响的初探
提高养羊经济效益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