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通市区2003—2007年二次供水监测结果分析

2009-04-16陈晓东

上海预防医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水箱供水水质

陈晓东 陆 娟

二次供水是自来水压不能满足高层建筑用水情况下的一种供水方式,一般分为高位水箱和低位水箱两种,是解决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末梢和特殊区域用水的重要措施。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高层建筑不断增加,为满足其用水需求而建设的二次供水设施也随之不断增加,二次供水成为城市供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次供水在到达用户末梢水前有相对开放的环节,因此比市政管网水更易受到污染。我们通过调查南通市区二次供水设施的卫生情况,对南通市2003—2007年二次供水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存在问题,探讨二次供水卫生管理模式。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对南通市区二次供水设施概况进行调查,对2003—2007年二次供水监测所采水样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2检测项目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色、浑浊度、嗅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铅、砷;细菌学指标: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余氯。

1.3检验方法

采用《生活饮用水检验方法》(GB5750-2006)。

1.4评价标准

水质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评价,每份水样所检指标中有1项不符合标准即判为不合格水样。

2结果

2.1基本情况

南通市区卫生部门登记_在册的二次供水单位有92家,二次供水设施112套,以低、高位水箱为主,占97.8%(90/92)。水箱共221个,其中低位水箱112个,高位水箱109个。水箱材质为钢混结构的170个,玻璃钢39个,不锈钢5个,普通钢板7个。二次供水设施分布于学校、饭店宾馆、企事业机关单位和物业管理居民小区,分别由卫生监督部门负责对二次供水设施的卫生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由防病机构对二次供水的卫生质量进行监测,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由房管部门负责。

2.2监测结果

5年共检测二次供水水样480份,包括卫生监督监测采样和水箱清洗后自送检,其中检测合格水样450份,5年总合格率为93.8%,2003--2007年各年度的合格率分别为88.0%、96.2%、91.5%、86.3%、99.2%,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各年度合格率均为100.0%,各年度检测不合格指标主要为细菌学指标(表1),其中菌落总数最高达4 800 cfu/mL,检出大肠菌群。

3讨论

2002年南通市政府提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目标,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考核工作的要求,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二次供水单位水箱、水池的清洗、消毒、检测等管理工作。在创建中,责任部门对居民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宾馆饭店、学校等高层建筑的二次供水设施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水池、水箱周边环境差,有的水箱、水池元盖、无锁;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有的未进行上岗培训、无健康合格证等;资料、台帐建立不到位、相应的规章制度不健全;物业管理部门卫生意识和责任感薄弱,对二次供水卫生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对二次供水卫生知识和要求了解较少,对发生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够。

从监测结果来看,2003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初期,二次供水监测合格率仅为88.0%,2003—2005年监管力度加强,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6.2%、91.5%,说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对提高城市二次供水卫生质量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次供水水质监测结果显示,二次供水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菌落总数超过国家卫生标准限值和余氯浓度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国家《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l7051—1997)明确规定:二次供水检测指标菌落总数≤100 cfu/mL,总大肠菌群≤3 MPN/L,游离余氯≥O.05 mg/L。本次调查中个别水样菌落总数达4800 cfu/mL,超过国家标准48倍,检出总大肠菌群,游离余氯最低浓度为O.0 mg/L。自来水经过市政管道长途送水,再加上高楼水箱较长时间储水,余氯不断挥发,余氯浓度不足,则无法达到抑菌效果,易致水性传染病的发生,这就需要二次供水管理部门采取有效的加氯措施,保持余氯浓度。《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中二次供水游离余氯的卫生标准限值为≥0.05 mg/L,但没有制订上限值。在本次统计的检测结果中,部分水样游离余氯浓度>0.3 mg/L,最高达0.5 mg/L。游离余氯具有抑菌作用,但加氯浓度过高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作用。

为从源头上保证二次供水设施符合卫生安全要求,特提出如下对策。

3.1建立卫生许可制度,做好预防性卫生监督

由卫生行政部门参与建筑的设计、监督、竣工验收,包括设计是否合理,材料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水质经检验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后发放卫生许可证,对达不到卫生要求的二次供水设施要求其整改,达标后方可投入使用。

3.2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加强卫生监督监测队伍力量,监督监测覆盖率和频次应达到规定要求。卫生部门应制定经常性卫生监督监测计划,对二次供水的卫生设施及清洗消毒队伍进行管理。清洗消毒人员应每年进行健康体检,规范清洗公司的清洗工作及后期加氯等卫生服务,对符合管理要求的清洗公司发放合格证。对二次供水责任单位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防病机构应对二次供水水质做好周期性监测计划,定期进行抽样监测。

3.3加强责任单位卫生意识和责任感,提高二次供水卫生管理水平

根据《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二次供水管理部门应每年对二次供水水箱(池)至少进行1次全面的清洗、消毒和水质检验,二次供水水质经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检验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这是保证二次供水水质卫生的最基本措施。卫生部门要对二次供水单位及清洗消毒单位进行相关卫生法规、卫生知识的强化培训,明确二次供水产权单位应做好二次供水设施日常的管理,建立设施的维护、清洗、消毒和记录等制度,清洗后的水质应送卫生部门检测。

3.4加大卫生宣传力度,提高饮用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次供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每个饮用者的健康,通过卫生知识的宣传,切实加强二次供水用水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全民都来关心二次供水的卫生质量,共同监督二次供水单位的规范化管理。

3.5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卫生管理水平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存在利益竞争,给二次供水设施的清洗消毒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各取得清洗资格的单位在实施清洗任务后,不能及时地把相关信息反馈到管理部门,使二次供水清洗消毒管理存在年度内的盲区。当前高层建筑不断增加,二次供水设施日益增多,而传统的管理需要建立大量的资料,费时费力,卫生监督监测部门又存在人力不足的状况,如果利用计算机程序和网络平台,把二次供水设施的档案、维护、清洗、消毒管理的具体情况输入电脑,实行二次供水卫生清洗消毒一卫生管理责任部门一卫生监督一防病机构卫生监测的四网连通,这样只要轻点鼠标就能查询到全市所有二次供水设施的详细资料,卫生部门可根据整体情况制定抽查计划,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杜绝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监督监测管理上的盲区。

猜你喜欢

水箱供水水质
山西力推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
一种疏水箱热能回收再利用装置
叠压供水技术在城市供水中的应用分析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农村片区供水模式探究
水箱出水
观水色,辨水质
观水色,辨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