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改编电影.英语教学
2009-04-16王红
王 红
[摘要]视觉文化已经成为社会主导的文化形态,电影凭借光影媒介的优势吸引着大众,大量的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也见证着视觉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了文学作品电影化的特点和意义,指出改编和原著。是一种并存的合作关系,二者的发展进步相辅相成。同时又从课堂角度阐述改编电影与英语教学的关系,从人文教学理念来强调这种互动对学习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文学作品;改编电影,英语教学
随着视觉文化主流地位的不断增强,以传统的文本形式存在的文学能否且将以何种方式与当代强大的视听文化传媒共存的问题引发了国内学术界大范围的讨论;在教学方面,相关的文学结合影视的课程也被引入英语课堂,这种新式的文字与声影的互动渐渐地成为一种综合素质教育的关键媒介。体现出外语教学的人文关怀。下面就文学作品电影化的意义何在以及改编电影在英语课堂上有哪些作用这两个问题进行相关的阐述。
一、文学作品与改编电影
改编理论的争论从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从未停止过,A改编的标准是什么到改编的权限界定问题,发展到把电影改编理论拓展到了文化研究领域,即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关注电影改编。美国电影理论家罗伯特·斯塔姆在《电影理论解读》中对电影改编理论发展的近况进行了概括:“近来关于小说改编成电影的讨论,已经从一种忠实(改编剧本精确呈现原著风貌)和背叛(改编剧本远离原著风貌)的道德评价转移到比较不那么评断式的文本互涉论述。改编剧本明显地在一连串不断回旋的互文转换中,在一连串文本产生其他文本那种无止境的循环、转换及演变的过程中进行着,没有明确的起始点。”随着电影改编理论研究队伍的壮大,评论界近些年对于不断地完善改编的理论有了更新的认识,这种开放的态度有助于一些思想活跃的导演和改编作家发展独具观点的叙事形式。
改编视角的不同决定了改编后作品的风格各异。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中提到了从忠实到创新的观点的转变。“当一个电影艺术家着手改编一部小说时,虽然变动是不可避免的,但实际情况却是他根本不是在将那本小说进行改编。他所改编的只是小说的一个故事梗概——小说只是被看做一堆素材。”他认为:“一位电影工作者并不是一位有成就的作家的翻译者,他是另外一位有自己意志的作家,而且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作家。”这里就提到了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创作过程,电影改编者对原著的重写完全可以带有个人见解。
文学作品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各自凭僧不同的艺术媒介来叙述故事和塑造人物。在对同一主题的阐释上,它们采取的也是各具特色的表现手法。文学作品内容深入复杂,富有原创性和想象力,字里行间蕴涵着智慧、感情、经验及生命力。影视艺术以一种迎合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出现,符合观众传统的审美趣味,“电影从活动照片发展为述说一个故事的那一天起,便是小说不可避免地变成原料或由故事部门大批制造出来的开始”,电影的—个主要特征就是具有叙事的潜质。
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比比皆是,例如,2007年底上映的《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改编自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塞尼在2003年的美国《纽约时报》排行榜榜首的同名原著;2008年上映的《穿条纹睡衣的男孩》(The Boy in the Striped Pajamas)改编自爱尔兰新锐作家约翰·伯恩2006年的同名小说。J.K.罗琳的系列小说《哈利·波特》(Harry Potter)造就了史上最赚钱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仅前5部电影就已超过44.7亿美元的电影总票房。风头直逼《哈利·波特》的美国女作家斯蒂芬·梅尔的《暮光之城》(Twilight Series)系列迅速成为欧美最畅销的小说,使《暮色》(Twilight)一上映就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很多文学作品被搬上荧屏都大获成功,包括风光无限的奥斯卡获奖或提名影片:80届奥斯卡上丹尼尔·戴·刘易斯凭借其封帝的影片《血色将至》(“ThereWill be Blood”)改编自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尔1927年的小说《油!》(Oil!);2009年8l届奥斯卡有两部提名最佳影片的改编作品,一部是美国作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返老还童》(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另外一部则是德国作家波恩哈德·施林克的《生死朗读》(TheReader)。
影视叙事需要改编过程中增减原著的内容。如2009年初上映的电影《电光冷雾中》(In the Electric Mist)只是从詹姆斯·李·波克同名原著中截取了一个段落进行改编,在情节的连贯性上给导演和编辑提出了极大的挑战;2008年HBO制作的《真爱如血》(True Blood)剧集改编自纽约时报畅销作家莎莲·哈里斯的《南方吸血鬼》(SouthernVampire)系列小说,为了叙事的需要和拍摄的方便,剧集中插入了小说从没提及的几个人物和情节,并打乱了原著的叙事顺序。也有颠覆原著而备受争议的改编,如华盛顿·欧文的《睡谷传奇》(TheLegendofSleepyHollow)在1999年被蒂姆·伯顿搬上银幕时变成了《断头谷》(SleepyHollow),情节几乎同原著背离;1992年的《最后一个莫希干人》(The Last 0f the Mohicans)改编自费尼莫尔·库柏的同名小说,电影的结局让原著的追随者至今仍难以释怀。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改编方式就是Retold文学作品,也称戏仿或“戏说”作品,这种改编保持了原著的精髓并赋予其全新的时代气息,通过另类的叙事方式彰显改编者独特的风格。如2005J~BBC以现代视角改编的《再现莎士比亚》(shakespeare Retold)系列及2009~NBC的《列王传》(Kings)灵感则来自《圣经》中经久不衰的经典《牧羊人大卫与歌利亚巨人》,传奇故事被放到了一个虚构的架空的现代社会中,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除了再释的视角多样化,改编还存在反复性的特点。这种反复改编反映了不同的故事叙事者对原著的各异的理解,弥补了之前不足的同时也体现了时代和影视技术的发展变化。莎剧的反复改编就最具说服力。再如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和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被数十次地改编成影视作品;英国作家伊夫林·沃的《故园风雨后》(Brideshead Revisited)曾在1981年被改编成ll集的电视电影,而2008年又被重新以两个小时的电影的形式展现给观众的时候,让我们体会到了文学作品以电视剧的形式和电影的形式再现的异同。这种艺术再塑的受益者还是读者和观众,丰富的视角给了我们多种体验。
改编和文学作品是一种合作关系,二者不分高低轻重。就读者和观众而言,电影和原著的互动促使电影的爱好者去阅读原著小说,提升了文学作品在观众中的影响,
普及了人文教育,提高了文学作品对他们的熏陶;对于原著阅读者们来说,对小说的热爱也增添了他们对改编电影的期待,在了解了电影人的视角后他们对文学作品和电影的对比评论也成为评论界和学界一道亮丽的风景。在这种互相促进的过程中文学作品和改编电影达到了双赢,改编电影的创作实践以及电影繁荣时代的文学作品创作具有双向的理论意义。
二、改编电影与英语教学
文学作品和改编电影这两种艺术的交错共存为英语语言学习提供了一个充满声影的动态媒介。文学作品提供给学生一幅英语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相结合的光辉画卷,通过阅读和分析不仅深化了学生在基础阶段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增强了其对英语文学及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强化了他们的文化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感受认知生活的能力,进而从整体上促进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文学和电影两种艺术形式的互补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了他们对文本美学和视觉美学的感悟。
文学作品改编电影课程对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电影的表现形式是通过导演以及编剧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叙事视角再现文学作品,让我们以不同的阅读文本作品的角度去理解文学作品的精神,多元的文化处理必将赋予文学作品更多大众化的因素,如今的这个思想开放的世界需要学生们用更博大的胸怀去接纳各种丰富想象力下的文本作品的再现。
(二)影音结合的形式普及了名著,以更为直观的视觉方式增加学生对文学的学习兴趣,动态的影音艺术形式相对于文本模式更具普及性。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使人记忆深刻。难以忘怀。视觉教学方式对于人类学习过程有着积极的影响。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课堂上单纯地“听”老师讲课是消极的知识输入方式,单一的声音只能激起大脑少部分神经活动,而影视这种媒介中活动的画面、丰富的色彩、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以及经典的配乐,这一切更能多方面地调动学习者的学习,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三)这种影音共存的艺术可以改变以传统的外语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的英语的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普遍不高这个现实。英语电影不仅在语言的层面给学习者制造了一个真实的语境,而且也提供给他们相应的文化环境,通过文化背景的探讨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学习者往往通过精彩情节更容易理解适用语境的具体语言表达,同时也能逐渐习惯英语语言的思维方式。相当一部分电影直观地向学习者介绍了英语国家的生活习俗、社会行为规范等一些传统英语教材里不一定包含的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实用信息。
电影是文学作品的视觉再现,是一种改编的艺术,原著与改编作品的差别之一是叙事手法上的变革。不同的叙事角度和风格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思考,去回味,去欣赏。从教学角度出发看这两种艺术形式的互补共存,仍然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反复强调,不要忘记文学作品是改编电影发展繁衍的渊源、核心及基础,所以绝对不能抛开作品去为欣赏电影而看电影,那样就失去了感受文学作品和改编电影之间异同的机会。电影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认知性导入,引导学生通过电影这种视觉的直观展现方式了解文学作品,再回归原著的阅读,通过对比批评来最终达到课堂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把握。无论如何,都要先看文本作品,再去欣赏电影,或者反之,先看电影再读作品,抑或同时进行。总之,电影要看,作品要读。这种既有丰富的感性经验又有抽象的理性认识的学习过程丰富了学生的情感,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最终达到普及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