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电影中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2009-04-16杜静芬孙玉强
杜静芬 孙玉强
一、引言
看完《变形金刚2》首映场,有些眼花头晕腿软。事实上,《变形金刚2》比《变形金刚1》中进步的地方不少,技术上不用说了,特效给人带来的视听上的刺激多得让人应接不暇。人物塑造上,一些思想的转变连同剧情的发展将山姆塑造得更加立体。虽然可以肯定这部片子在全国又会大卖,但总是隐隐地感到有些不对劲。和《变形金刚1》比起来,《变形金刚2》明显地侧重了特效的表现,也许这就是被电影迷们称为爆炸特效代言人的迈克·贝尔的风格。但单一的优势容易引发感官疲劳,尤其是视听上的疲劳。最后一场沙漠上的混战,用了整整20分钟。导演也许是想这整整20分钟的战斗场面一定会让观众满足,但这不是满不满足的问题,而是人的感官效能的问题,会让人麻木的。相反,山姆和梅根的感情对自部分、山姆老妈的恋子情节以及第7区大叔和寝室猥琐男的对白和趣味成为银幕上笑点的集中营。认真思索,好莱坞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了。《变形金刚2》《终结者4》等好莱坞大片的轮番攻势除了促进电影消费,在主流意识形态领域不会产生些许的影响和威胁。技术、计算机特效曾经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鲜感、震撼力、然而能够让我们始终感悟电影艺术魅力的应该是电影艺术本身各个方面的内容,而绝非仅仅是特效带来的视听上的冲击。也就是说,这样的电影并不能给人带来身心的愉悦。电影中计算机技术特效的运用应该和电影艺术本身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电影艺术本身服务。数字电影中的技术应该为艺术而技术,而不是为了技术,炫耀技术而技术。
二、从电影发展史看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电影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它在诞生之初就被人们看作是一种魔术,充分满足了人们视觉的新鲜感,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电影特效自电影诞生起一直作为电影语言不可或缺的创作手段沿用至今,经久不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被称为“电影魔术”。电影先驱者梅里埃原先是魔术师,他出于职业习惯,首创了停机再拍、多次曝光、叠印、倒放等特技手段。在中国电影史上,张石川热衷“接顶”特技也是出了名的。电影艺术从电影诞生之初到电影艺术的发展都是和技术密不可分的。电影特效利用电影技术创造出现实生活中不存在或不能实现的视觉感受。
工业机械化产生了电影业。最早经营电影的是一些有远见思想并希望获利的商人们。人们最初看是电影本身这项技术的新奇,而不是电影本身在银幕上所呈现的内容。但是,正是这种新技术的应用,为人类带来文明、带来进步。也正是在这项新技术的应用中形成了高于技术具体形式的应用理论体系,形成了电影艺术本身的理论体系。电影艺术理论与技术不可分离,随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在发展中,电影结合自身的物质技术特点,综合了戏曲、舞蹈、绘画,音乐、照明等的艺术特点,逐步地形成了电影艺术的理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影视技术从模拟转换为数字,从独立系统走到了网络的时代,技术产品不断被淘汰、更新,而镜头的运动表现手法和镜头组接理论不断完善。
总之,电影技术和艺术密不可分,相互影响,但彼此又不能互相替代。技术发展是理论知识发展前提条件、是基础,理论知识的源泉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特别是人思想意识领域里的精神需求是艺术产生的动力,先进技术是实现这一精神要求的前提条件和手段。
三、计算机出现对电影艺术的积极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其中,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逐渐成为影视特技、数字电影的基础和发展动力。数字电影制作技术由于其高效、丰富、快捷、无损、廉价的特点在国际上得到了空前高速的发展。传统电影行业也争相运用新的数字技术而向数字电影发展着。作为世界电影制作的前沿,好莱坞在对数字图像技术的应用能力也是在世界前列的,同时它所创作出来的电影艺术作品以美幻绝伦、精彩奇妙的视听方式向全人类展现着第七艺术梦幻般的魔力。
正是因为数字技术具有种种传统技术所不可能达到的能力和优势,现在它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影视制作界的标准工具和通用制片方法。可以说数字化电影制片方法作为电影的第四次技术革命,美国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这样说道:“视觉娱乐影像制作的艺术和技术正在发生着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给我们制作电影和其他视觉媒体节目的方式带来了如此深刻的变化,以至于我们只能用出现了一场数字化文艺复兴运动来描述它。”
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特效不再仅仅是后期剪辑中的一个补充,而是渗入到电影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从剧本创作、前期策划到的摄影、置景、道具,再到后期的合成剪辑,处处都有数字特效的痕迹。它让电影创作超出了人类有限的视点和运动轨迹,让观众的想象力可以随导演的思想任意驰骋。
作为计算机图形学在电影中的运用,数字特效不仅为好莱坞电影带来了划时代的发展,也为它带来的全球无人能及的票房。1999年沃卓斯基兄弟指导的一部革命性的作品在众多特效制作电影中脱颖而出,使人耳目一新。《骇客帝国》在视觉风格和故事内涵两个方面都远远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作品,它为全世界的影迷们带来了一个震撼心灵的完美故事。导演针对人们对电脑深入生活的恐惧,带领观众进入了虚幻与真实这个哲学思维问题中去,无数观众在这个问题的发掘中得到了乐趣。但是,带领观众进去虚幻与真实空间思考的,正是计算机技术、数字特效的动用。该影片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凝固时间”的场面:女主角崔尼蒂在旅馆跳起踢翻警察;救世主尼奥在楼顶躲避警探子弹的射击;尼奥和警探在地铁里飞起双枪对峙,把吴宇森的招牌动作凝固在半空,这些就是依靠数字特效完成的画面。
再来看新西兰导演彼得·杰克逊执导的《指环王》三部曲。这部电影的拍摄和制作花了7年的时间,连续3年夺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特别是,《指环王Ⅲ之王者无敌》居然在奥斯卡奖被提名的11个单元中全部获胜。《指环王》3部曲的总票房高达28亿美元,而其拍摄预算共计3亿美元。面对这些数字。喻其为旷世之作决不为过。
在计算机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指环王I》中有400多个特效镜头,《指环王Ⅱ》中有800多个,而《指环王Ⅲ》中的特效镜头比两部加起来还要多,而且使用到了迄今为止从传统到数字几乎所有的特效技术——包括CG、人工智能、数字合成、动作捕捉、关键帧动画、运动控制、微缩模型、特殊化妆、机械道具等等。之所以能具有独特性,在同时代作品中脱颖而出,源于在技术支持之下,无论是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温馨雅致的感情画面,还是雄伟壮观的雕塑和城市,每个镜头传递给观众的不仅仅是规听感官的刺激,更有史诗般的美感。此外,真实得令人惊叹的数字角色——咕噜,是cG仿真人物的巅峰之作,作品入木三分地刻画出这个受魔戒i秀惑导致性格分裂最终走向邪恶的人物。《指环王》毫无疑问的一大看点是宏伟的战争场面,而其中的功臣要算是由史蒂芬·雷格洛斯和约翰·艾利特历经数年编写的Massive人工智能
群体动画软件和“GRUNT”高速渲染程序了。
这些数字电影创造了电影史上的神话,它们的成功的天平里,数字技术,数字特效的运用与制作的精良是一项重要的砝码。
四、数字特效带给数字电影的负面作用
计算机技术将电影推进了数字电影的时代,产生了电影发展史的第四次革命。计算机特效给电影带来了跨越式的发展,在为人类呈现出一场场视听盛宴的同时,也推动了全球的经济的发展,在世界经济处于萎靡的今天,电影业是为数不多的增长不错的行业之一。
然而在这样一个数字电影、特效横行的时代里,电影中的特效制作走向不免也令人担忧。为了追求票房,一些导演制作者们太多依赖特效,而忽视了电影艺术本身的意义与内涵。让我们来思考下面的问题。
1只依靠特效制作的电影算不算是好电影
大家一定说不算的,也会有人说那样的电影看着过瘾。我们来回首看当时CG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最终幻想》,单就技术来说,它无比优秀,可就整个电影来说,故事不能很好地吸引人,并且票房惨淡。再如我国的《魔比斯环》,里面虽然也有着许多国外制作的特效,然而在国人看来,它也只能看做是为发展国产电影向国外学习而付出的学费而已。获得票房成功的《变形金刚2》,作为一个数字艺术的从业者,我不能不佩服这些电影中的顶级的特效制作,甚至也会让自己感受到望尘莫及。然而如果说让我推荐一部自己最喜欢的电影,我会说《肖申克的救赎》而非《变形金刚2》,因为《变形金刚2》除了让自己视听高潮过多而产生的麻木之外,看完之后没留下什么,而每次看完《肖申克的救赎》,心灵总会去思考许多人生的意义、生存的价值。
2什么样的电影是好的电影
如果问及你喜欢什么样的电影,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所以答案不同。但是综合来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需有从电影艺术本身专业的知识来评价。可以从电影叙事,电影技术、电影剪辑、电影表演等各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如果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好,其他方面都差的电影是很难说它是一部好电影的。计算机特效也只是电影艺术的一个部分,即便它的出现给电影带来革命性的发展,但如果它成为他单一的看点,只会让人感到视听疲劳,而不能使这部电影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品。
最后,如何有效地运用数字特效,制作出优秀的数字电影,才是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让数字特效的运用符合电影艺术本身的需要,让技术和艺术紧密结合,而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
五、数字电影中运用特效的原则
数字化时代到来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电影的艺术与技术的关系。电影是一门技术与艺术并置的艺术,数字化的技术不会降低电影的艺术性,是电影艺术的一种表现方式。但只是表现技术,而忽视电影艺术本身的电影,并不是一部好的电影。
电影让人们做梦,数字特效让这个梦更加精彩。通过数字特效,电影创造出观众没见过、也没有想过的梦境。作为电影创作手段之一,数字特效的创作应该符合电影艺术本身各个方面的需要。
六、结语
电影是依靠着技术而诞生的,电影的发展和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电影本身就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计算机的出现,不仅将传统的胶片电影推进到了数字时代,由计算机图形学支持的数字特效征服了人类的眼球和耳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票房。然而盲目地对特效的追求也把数字电影引入了盲区,过分追求视听上的冲击力而忽视人类在电影欣赏过程中应获得的心灵上的满足与思考。如何避免进入这样的盲区,让技术作为电影艺术的基础,为电影艺术服务,让电影艺术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更好更新更快地发展,是每一个电影制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感谢这样一个时代,用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场场视听的盛宴,让我们的思想与心灵在电影中被洗涤,在观影后进行对人类的思考。愿数字电影有着更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