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锐角和钝角”教学建议

2009-04-15张学万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09年3期
关键词:度角三角板钝角

张学万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

鉴于此,在教学“锐角和钝角”(课标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38页)时,我们要根据上述要求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掌握直角、锐角、钝角的概念,为进一步认识角、学习角的度量及三角形的分类奠定基础。

一、结合情境图,教学几何概念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抽象的几何概念时,需要借助具体的形象来认识和理解。如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入手,感知各种各样的角。教学“锐角和钝角”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想生活中见过的角,进而让学生观察教材呈现的游乐场的情境图。如,风车上相邻两片扇叶成直角,秋千架上有直角,滑梯上有钝角等等,通过边观察边比较,再让学生联系上学期所学的角的知识,自己说说图上哪里有角,这些角各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课题“锐角和钝角”。当学生大体认识了锐角和钝角的“形象”后,可以再次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说说图中哪些是直角,而那些不是直角的角又叫什么角。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可以利用三角板中的直角与之比较。当学生从上海杨浦大桥的夜景图中找出角后,再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与之比较,反复感知角的大小,从而引导学生把大小不同的角分为三类:直角(90度),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

二、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1.做角。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会边做边思考。如用纸折出不同的角,用铅笔搭出不同的角或自制活动角。相互说说自己做的是什么角,然后用直角去比一比,判断说得对不对。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思考比较,有效内化了所学知识,真正落实了教学目标。

2.画角。在学生动手折角、摆角之后,再引导他们用三角板(或直尺)画角。如,先画一个直角,再画几个不同的锐角、钝角,并进行比较、交流,看谁画得正确、匀称,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使教学活动丰富多彩。

3.拼角。拼角活动前,可以先让学生简单认识一副三角板上不同的角(45度角、30度角、60度角和直角),然后引导学生用两块三角板拼出不同的角(如下图),分别说说是些什么角,加深对角的大小的印象。

三、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尽量灵活地应用于生活,体会身边的数学。如:(1)让学生留心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角,辨别这些角各是什么角。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比较,加深认识。(2)认真找角,深化理解。如,下面的字或字母中有哪些角,各有几个角(举例说明)。

学生通过练习,知道语文中也有数学。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作者单位

宣威市务德镇新店完小

◇责任编辑:李瑞龙◇

猜你喜欢

度角三角板钝角
找东西
一副三角板的魔法
在“拼”中解决问题
三角板“牵手”直尺
45度最美丽
画角数角收获大
哆啦A梦的百宝袋
注意:乘法来也!
三角板的作用
一道国家集训题的简证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