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唐的天空

2009-04-14

百家讲坛 2009年2期
关键词:长生太监唐太宗

思 晨

唐太宗在帝王系列中确有让人佩服之处,读其本纪绝然看不出他究竟因何而死,但从他人的传记中能看到,唐太宗的死和他吃药有关,即使史官写得十分含蓄隐讳,还是能够看出吃药是导致唐太宗死亡的重要原因。

唐朝因吃药而死的皇帝远非太宗一人。唐宪宗也喜爱制长生不老药的方士,柳泌自云能制不死药,并说:“天台山灵仙所在,多异草,愿在那儿为官,可就近采之。”宪宗一下子就让他任台州刺史,谏臣固争,认为过去也有皇帝宠爱方士的,但从没有让方士为官牧民的。宪宗却坚定地说:“烦扰一州而使君父长生,有何可惜的?”柳泌在台州驱吏民采药山谷间,鞭笞苛急,后害怕暴露真相,举族而逃,被浙东观察使捕得。但朝中有人为之营解,仍让他待诏翰林。最终,宪宗因吃药后中燥病渴,喜怒无常,被一群太监杀害。太监们随后拥立穆宗上台,并且接下来的唐朝七个皇帝都是太监所立,使唐朝形成了外有藩镇、内有宦竖的混乱局面。

而被太监拥立的穆宗上台后虽诛杀了柳泌,可没多久自己也为方士所惑。一位叫张皋的布衣上一长疏进行劝谏,这个布衣把《礼》抬了出来:“‘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庶士犹尔,况天子乎?先帝晚节喜方士,累致危疾,陛下所自知,不可蹈前覆、迎后悔也。”穆宗肯定了他的意见,并下诏寻找这个张皋。但穆宗死时年仅三十,史书说其因击球得病,但其死因颇为可疑。继位的唐武宗奋然除浮图之法,可他也服药求长生。而到宣宗时,更显示了对不死药的爱好。太医李玄伯,为宣宗喜爱,李玄伯治丹剂以进,宣宗吃后,疽生于背而死。

皇帝爱吃药,当然就会有大隹也爱吃药。官至工部尚书的归登,有人给他献上金石不死药,并骗他说自己已经吃过,结果归登吃后差点死去,而献药之人根本就没吃这不死药。

官至宰相的李抱真在那乱世也好方士,认为可以吃药成仙而不死。有个叫孙季长的人为他炼丹,并告诉他吃了后可以成仙而去。他得意洋洋地对身边人说:“秦汉的帝王也没遇到这丹药,现在我得到了,以后升天,就见不到诸位了。”李抱真吃丹两万丸,到了不能进食的地步,经治疗略有好转,孙季长对他说:“几乎就要成仙了,为何半道弃之?”这个痴迷的李抱真又服三千丸而死。

把这些散见于史书的记载集中起来,不难发现,所谓大唐,帝王将相也颇为昏庸,为追求长生,说他们从盛唐吃到了晚唐都不算夸张。明朝的“红丸案”在唐朝皇帝面前就显得有几分黯然失色了。

如此吃药表明人对权力总想永远占有,何况是处在顶峰的权力。既得利益谁肯放弃?唐朝的许多历史细节不堪卒读,大唐的天空远没后人想象的那样明亮。

爱吃药的唐朝皇帝已经随着那个时代走远,但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很大的启示:深入了解历史,就会发现历史的另一面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譬如,那个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的英国人戈登的复杂人生绝不是用一个词语——“刽子手”就能概括,而同时期的显赫人物曾国藩还曾是一个为生计发愁的“月光族”……

请走进本期《百家讲坛》,一起发掘那更加精彩的历史。

猜你喜欢

长生太监唐太宗
唐太宗慧眼识马周
手工制作之长生花
唐太宗 善听劝谏
如何才能做到回归课本
唐太宗慧眼识马周
明清太监也读书
宦官的职责:洒扫庭除
桃花朵朵开
偷情的证据
一个字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