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谚语的基本特征及其对自然和社会人生的观照
2009-04-14吴竟红
吴竟红
汉语中的谚语非常丰富,它同成语、歇后语等一样,是几千年来,汉民族在人们的语言交际中逐渐形成的。它包括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两方面的内容,多是在顺应自然或在自然中求生存及进行社会交往中知识的积累和经验教训的总结。其中大部分经过民间的口头流传,逐渐完善,是民间文学的范畴;也有一部分是在文人的著作中与一些经典、古籍中保存下来。何为谚语?据《词源》解释:一是长期流传下来的固定的常言,即人们常常引用的话语,也是一些古文献和文人著作中常引用的那些话。二是指一些粗俗的乡俚通用语,也就是人们在口头常常流传、应用的那部分。第三则是与“唁”通用的话语,其中举了刘勰《文心雕龙·书记》中的话说:“谚者,直语也,丧言亦不及言,故吊亦称谚。”前两点说明了谚语的不同来源和流传方式,后一点则说的是谚语的另一种独特功能。我们所说的谚语则以前两点为主要研究对象。清代杜文澜编纂的百卷本《古谣谚·凡例》中也说:“谚既从言,又取义于彦。盖本系彦士之文言,故又能为传世之常言。惟其本系文言,故或称古谚,或称先圣谚,或称夏谚、周谚、汉谚。或称秦谚、楚谚、邹鲁谚、越谚。或称京师谚、三府谚,皆彦士典雅之词也。惟其又为常言,故或称里言、乡谚、乡里谚。或称民谚、父老谚、舟人谚,或称野谚、鄙谚、俗谚,皆传世通行之说也。”〔1〕 这说得更为清楚和具体。就书面留下来的谚语看,像《尚书》、《易经》、《孟子》、《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等先秦和汉代一些经典文献中是有不少的。如“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就源于《尚书》。《古谣谚》中收集的从上古至明代的上千条谣谚包括了口头和书面两部分。如果按内容来分,又可分为政治谚语、道德谚语、农谚、科学谚语、养生谚语、卫生方面的谚语等。这其中就包括表现与大自然的关系及复杂的社会现象、人际关系诸方面的经验教训的。如“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这是对自然现象观察后得出的宝贵经验。至于气象方面和农牧狩猎方面传播知识的就更多了。又如“上梁不正下梁歪,下梁不正倒下来”,这是反映社会生活中道德教训的谚语,它告诫人们:长辈和主事者处处应以身作则,不可放任做坏事,否则将带坏后辈和下属。类似的谚语数不胜数,此处只是“窥斑见豹”而已。
一
谚语在内容上最突出的特色是它的哲理性强,往往在短小的语词中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给人很多思索的空间。如“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内里就包含着:看人不能只看表面,而应看他的精神、品德等实质性东西,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又很难。再如“笨鸟先飞”,这又告诫人们,那些才能上、素质上不如别人的人,就要多下苦功,做事要早早动手,这就有可能和他人在最后一刻一同到达目的地,不然就会落后。
谚语在形式上和外部特征上就是它的形象性、短小精悍和在表现手法上多用比喻和象征等手法。谚语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但并非直接板起面孔对人说教,而是借助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比,形成鲜明的艺术形象,这就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便于记忆和流传。如“红花还要绿叶扶”,以绿叶扶托红花说明个人必须有集体或他人的帮助。又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污泥”,这说明在社会中那些有权有势者对弱势群体的欺压,用这一组小动物来比喻社会现象,比直接说教就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从而起到教诲作用。又如“口似莲花心似刀”,这又用形象的比喻揭露某些口蜜腹剑的人,叫人们提高警惕,给人印象也很深。至于谚语的形体,则是短小精悍的警句,或一句,或二、三句,从不拖泥带水,这也有利于它的传播。
此外,从表达方式上看,谚语又有很突出的委婉性。所谓委婉,就是不直说,是间接的、迂回地用某些特殊的形象性语言来说明道理。如人们常说的关于金钱的魔力的“有钱能使鬼推磨”,就是既有形象性,又是委婉表达主旨的一则常用的谚语。如果说“有钱人什么事都可以办到”,或“金钱的力量是很大的”等等,就不会给人们留下印象,而用了人世间都见不到的小鬼都被金钱收买去像牛马驴骡那样给人推磨,就非常生动,同时也给人以深刻的警示。当然,它也并非在称颂金钱万能,而是内里又包含某些贬意和警示性,叫人们不要见钱眼开,为利忘义。
但是,谚语的委婉色彩又容易引起歧义。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和汉语词汇的多义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些学生只通过字面来理解词语的含义,往往会产生误解或出笑话。所以我们不但要把谚语字面的意义讲清楚,而且应该把它委婉的一面,即其引申意义或深刻内涵讲清楚。如“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从表面看,猫头鹰有事才到这家来,而它会有什么事呢?不细细分析,外国留学生是不会理解的。由于“夜猫子”叫声难听,民间将其视为不吉祥的动物,所以它一飞来,人们便误认为它会带来灾祸。内里有文化内涵,也有迷信色彩,把这些告诉学生,他们就能完全领会其中的含义。
二
由于谚语和社会人生有密切的关系,它对人们的启示和教育作用是非常广泛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说是人们处理与自然界和社会界正确关系的百科全书。我们就以下几方面具体分析。
第一、说明众人的力量及如何看待是非
在谚语中有许多是赞扬集体的力量,说明个人的力量再大也不如众人的合力行为。这一观念的形成,同千百年来古代劳动者在适应大自然及处理复杂的社会矛盾时对个人不如众人的实际情况深有所悟有关,古代劳动者通过谚语这一简短语句阐述集体的力量,希望在适应自然环境进行生产实践或处理种种社会矛盾时有所收获并取得成功。
如人们常说的“一朵鲜花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意思是说,社会上的许多事情,单靠一人是不行的,正像一朵鲜花开放代表不了春天一样,只有众人一齐参与,才能造成万紫千红、百花盛开的春天景象,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
又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含义是三个不知名的做皮子的工匠一齐合力,也能像三国时蜀国的丞相、著名的军事战略家诸葛亮一样聪明,一样有才干。世上的许多事情都大致如是。
再如“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这是形象的比喻,意思是,只要大家齐心合力去办事,所达到的效果,所创造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等于让黄土也变成了黄金。所以说,众人齐心,世上没有办不到的事情。
另外,在古代社会和近现代社会,不同阶级、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其社会地位不尽相同,是是非非又时时存在,人们在主观上如何去面对它们,又如何处理它们呢?这在谚语中也有反映。
比如:前面提到的“上梁不正下梁歪”。
又如:“木偶不会自己跳,幕后定有牵线人”,它提醒人们,看人不要只看假象,表面张狂的人,不一定是主事者,真正的主事者可能在其背后,正像木偶戏的牵线人一样。
再如“好了伤疤忘了痛”,意思是说,许多人曾经遭受过苦难,本应牢牢记住,可有的人则不同,环境一改善,时过境迁了,就把过去的教训全忘了,正如长过疮或开过刀的人,伤愈以后,把以前的疼痛全忘了。
第二、说明人世间对一些社会现象存在某些共同的认识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在人际关系方面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等级观念的形成,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下长幼有序,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社会阶层,由于社会地位所决定,看待社会人生的角度便不同。因此在谚语中,那些来自上层社会并见诸古籍的必然着力说明掌权者和上层人物的高贵,他们的观念和下层人民的认识大不一样;而大多数来自民间口头相传的谚语,当然也和上层人士的见解大不相同。不过,也并非绝对如此,社会上也存在某些统一的共同的认识,这样的谚语便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具体的例证如下:
如“啥树开啥花,啥花结啥果”,这说的是不同的物种,由于遗传基因的不同,开花结果是不一样的。社会上的因果关系也大致如此。你做了对人们有益的事,必然会有好结果;做了对他人、对社会不利的事,便会产生某种恶果。
又如“狗眼看人低”,这是斥责一些势力小人往往根据人的地位去看待他人,特别是对待下层和贫困的人,趾高气扬,瞧不起旁人,正像一条走狗一样,往往把人看得很低下。在手法上也未直接骂此人是走狗,而是以狗的眼睛在地面看事物视线低,去形容如狗的小人对正常人的蔑视,细细琢磨,很有特色。
再如“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是批评一些掌权人只叫下面的人员拼命干活,多出成绩,却又非常吝啬、冷酷,并不关心人们的种种需要,甚至叫他人少拿或不拿报酬,正像又叫马儿跑得快,却又不叫马儿把草料吃饱一样,这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谚语用生动委婉的比喻说明了上述的一切。
还有一则“丢了屠刀念菩萨”的谚语,是人们普遍认同的。它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样,是劝诫一些做恶事、坏事的强盗、坏人,只要放下屠刀,去念菩萨教的经文,一心向善,人们是不一定深究他以往的罪恶的。这是讲对悔改的恶人也可讲宽恕之道。
第三、揭示某些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
大自然界时序转换,生生灭灭,是瞬息万变的。古代社会,人们为了生存,就要去认识自然,把握某些自然规律。揭示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的在农谚中比较多。如“庄稼不让时,船家不让风”、“庄稼不用问,随着节令种”、“种是金,土是银,错过季节无处寻”〔2〕,这都是讲农业生产不要误了农时的。而在气象方面,生动形象的谚语则更多,如“日出东南红,无雨也有风”、“云彩上东,一阵风;云彩上西,一阵黑;云彩上南,水涟涟;云彩上北,庄稼老头披蓑衣”〔3〕 这些都是从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关于风雨的农谚,既委婉含蓄,又生动易记。
同大自然一样,社会人生也在不断演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也要把一些社会上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因而在谚语中便留下了大量的带有哲理性思考的语句。这些都是从人们的切身体会中升华出来的,又通过外在形象委婉地加以表达,很能引发人们的思考。
如“耳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则谚语,是通过耳听与手摸的比较,说明间接经验不如直接经验。许多事情,虽然听了千百遍,但其中也可能有谬误之处,只有亲手触摸过的事物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才能确保它的真实性。
又如“只因身在庐山中,方知庐山真面目”,这是从苏轼的诗句改换而成的一则含蓄委婉的谚语。原诗为《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苏轼游庐山,在西林寺墙壁上题的诗,后二句的意思是,由于身在庐山之中,就很难见到庐山的全貌。但这则谚语,反其意而用之。意思是说,只有到了庐山之上,才知道了庐山的真面目,即真山真水真林木,强调了身体力行的意思,对人们颇有启示性。
又如民间常引用的“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意思是好景不长,同文人著作中的“花无长红,月无长圆”、“月有圆和缺,人有聚和别”一样,都是说的一种意思。但这则谚语更为通俗易解。以前城乡办喜事,往往摆上几十桌或上百桌的筵席。由于没有大厅,就用草帘、竹帘临时搭成“喜棚”,可是“喜棚”再大,席桌再多,宴会再丰盛,总有席终人散的时候,人生的许多事情也是如此,如入学、毕业典礼、新婚、生日聚会、看精彩演出,当时人们都是欢乐的,可这种欢乐也会转瞬即逝,所以人们应抓住当前的“好景”,好好珍惜它。其中的哲理性是不言而喻的。
其它的还有来自古籍的“水可以行船,水可以覆舟”(见《荀子·王制》)、“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德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以及“闭门造车难合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竭泽而渔,后不得鱼”、“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树欲静而风不止”、“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等,都是哲理性很强,又委婉形象的谚语。
第四、引导人们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加强多方面思想修养
自古以来,不论是掌权者、富贵人家,或是贫困的下层百姓,对其继承者和追随者、晚辈子女,都有不少关于品德教育和思想修养的训诫式的格言、谚语。比如,作为国家掌权者,希望臣民尽忠,一些长辈,希望子女尽孝,在待人处事上,多以儒家思想教育后人,要善良诚实,讲求信义,团结友爱。在治理家庭中,应勤劳节俭。面对敌人的侵略和坏人坏事,要勇敢无畏地去斗争,而在求学中,则应善思多问,谦虚求进。而一旦有错误,则应接受批评,勇于改进。至于个人的婚姻、爱情,也应忠贞不二等。这几方面,构成了一部进行伦理教育的史书。值得今人深深思索。当然,由于时代生活的局限和不同阶层的人观念不同,有些谚语具有某些狭隘的落后意识,就不能照搬吸收。关于培养人们优良品德,加强思想修养的谚语是非常丰富的,有不少委婉性也很强,读来会增添不少趣味,并受到有益的启示。具体说来,又有不同的侧面。
激励人们如何保持高尚气节和良好情操的,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是以玉碎和作为瓦片而保全自己的委婉比喻,告诉人们应坚持操守,不要随波逐流而丧失气节。玉即使被打碎了还是玉,气质不变,而作为瓦片偷活在世上也是叫人耻笑和唾骂的。
又如:“不管自己头上雪,尽管他人瓦上霜”,这是与“各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相反的一则委婉谚语。后者的意思是“个人顾个人,不要管他人”。而前者则说的是,自己的事宁可不顾,也要去帮别人的忙,从而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情操。
再如“岁寒知松柏,日久见人心”,这是一则称赏人们美好情操的委婉谚语。天寒地冻,万木凋零,只有松柏树仍是青绿不变,经受住严寒的考验。一个人的心眼好坏,如果短时间看不出来,时间一久,自然就见出好坏了。所以说,人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挫折,也不应低头或灰心丧气,要挺住,就像冬天的松柏一样;对待友人,不能只一时地去帮助,而是要长期地去帮助他人,这样才能赢得众人的尊敬。
以上是从正面鼓励人们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多为社会做贡献的委婉性谚语。与此同时,也有从反面给人发出警示之语的委婉谚语。如“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吞月亮”,告诫人们不要太贪婪,贪多必然失败。“一颗老鼠屎,败坏一锅汤”,是谴责那些害群小人的。“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又是批评那种办了错事、坏事又遮遮掩掩的人,训诫意味很浓,但又非常委婉形象。
还有鼓励人们要培养勇敢和坚毅精神的,因为具有勇敢坚毅品格的人,才会成就大的事业。
如“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都是教导人们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这样才能达到自己的终极目的。
又如“没有过不了的火焰山”和“初生牛犊不怕虎”、“开弓没有回头箭”,又是教育人们要不怕困难和艰险,要有勇往直前的勇敢精神。
反之,对那些胆小怕事的人,也有生动委婉的谚语加以嘲讽,如“树叶落下,怕打破头”、“怕噎着不吃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等,使人读后或听了印象深刻,从而受到启示。类似的还有许多,不再多举。
总之,谚语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既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又有生动形象的外在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精神遗产,了解了它的特征和真正内涵,有助于人们,特别是外国友人和留学生感受到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并认识到和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这对加强中西文化的交流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清〕杜文澜编著:《古谣谚》,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新校本。
[2][3]季成家、高天星、尚延令、张祚羌编选:《中国谚语选》下,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