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是“没想头”,而是“有干头”

2009-04-14

廉政瞭望 2009年4期
关键词:分管副县长心态

孟 盛

心态要放正

“一边拼命地干,一边拼命地熬”——某些副县长在抱怨中寻找各自出路,其间勾勒出许多值得玩味的官场心态。

一些副县长逐渐琢磨出一套处世哲学——揽事不揽权,做事不争功,陪同不炫耀;演好角色,拿捏分寸,把握平衡,进退有度……尽管心态疲惫,却不失为一种伺机“升级”的有效手段。

某些副县长,特别是“空降部队”,自知当地上升空间有限,为尽快摆脱角色的束缚,想方设法通过关系运作回市级部门任副局长。尽管从此“清净无为”,但责任的压力却大大减少。

某些副县长无法快速上进,只能“多年媳妇熬成婆”,苦等5年后换届一搏。还有一类副县长,自知“快到点了”,上升无望,消极混日,干工作表现出“干多没啥意思,不干不够意思,干点意思意思,全干你啥意思”的“撞钟”心态。

种种不良心态,折射出一些副县长心烦气躁的官场生态,这些消极心态不仅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或行政不作为,同时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更不利于当地班子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院长杨凤春指出,某些副县长群体的失衡心态,既存在基层政府管理体制的积弊,同时反映出官本位积习下,一些官员的利己主义思想。

“要说尴尬,每个位置的人都有自己的尴尬,如果连一个副县长都要叫苦,那些还没脱贫的老百姓呢?”副市长周波说,“有些角色手中本来就不应拥有某些权力,如果因此而抱怨不能施展拳脚,那是急于揽权、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祟。”他认为,副县长应提高政治素质、加强理论学习、锻炼工作能力,多把心思放在干事上。“没有无权,只有无能。摆正心态,是金子总要发光,在哪都能闯出名堂!”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官应以老百姓的满意度为准绳,而不是去计较个人权力的得失或一时的困顿。”反腐学者辛宇指出,“关键看你做事是否出于公心。”

必然阶梯

不容否定的现实是:副县长们大多数是从局长、乡镇一把手一步一个台阶干上来的,他们是基层政治角逐中的佼佼者,在迈上这个新台阶后,也意味着踏上了新的上升阶梯。

罗强两年前从镇党委书记提拔为副县长,回忆起任职那天,他用“激动不已”来形容当时的心情。晚上,一家人高高兴兴出去杀了顿馆子。他说自己是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干上来,能有今天,拿他老父亲的话来说,“光宗耀祖了!”还在公示期,领导同事、亲朋好友就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这是对我多年来扎根基层踏踏实实干事的充分肯定。”罗强告诉记者,“信任与期许来自方方面面,组织的、同志的、乡亲的、父母的、妻儿的……让我始终感觉,这份事业有沉甸甸的责任。”

在副县长这个岗位上,他说,自己收获的不仅仅是级别与官位的进步,或者占领了通往更高位置的一个口岸,而在于对自身综合能力全方位的锻炼和磨砺,个人思想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

罗强主要分管农业。凭借着多年的积累,对传统农业轻车熟路的他更将以前当镇党委书记时,对农村现实之思考和想法带进新岗位的实践中。如今,新农村建设在当地搞得风生水起,一家一户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村村污水集中处理,合作医疗有声有色,农民从打工仔到小老板……

“没有副县长这个平台,我不可能将这些想法实现,为老百姓做点实实在在的‘功课。”他说,“每次当不认识的乡亲老远冲我打招呼时,就感到干起这份事业特别带劲,特别满足。”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采访中许多副县长同样表示,这个位置虽有尴尬之处,但并不乏奔头。“毕竟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比起以前当局长,无论是眼界还是看问题的角度,都更为宏观和全面;要面对更复杂的关系、局面和千头万绪的工作,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也成熟了。”副县长田宏认为,自己在这个岗位上得到了历练,而目前这个位置也是其仕途中必然的阶梯。

现实中,一些工作能力强的副县长,三两年,或提拔,或重用,成功踏上常规晋升通道。

采访中一些副县长也表示,尴尬是一些客观现象,并非对现状不满,只是没料到在这个位置上做事会有那么大的难度,或许之前对困难预测不足,影响到履职和作用的发挥。

不做“消费型”领导

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尽管副县长话题存在争议,但不能忽视这一基层政治生活的特殊现象。“郡县治,则天下安”,自秦置郡县,县就是我国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基本单元,其发展稳定,是整个社会发展稳定的基石。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县级政权的建设问题一直受到高度重视。事实上,国家的大政方针最终都要靠基层政权来落实。”四川省委政研室副主任李后强教授指出。

我国有两千多个县,也就意味着有2万多名副县长,他们分工明确、各管一块,许多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事务的方方面面都要靠他们来指导、协调完成,发挥好这一群体的作用,关乎党风民意,关系事业兴衰,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的发展大计。

他认为,对于讲求“生活政治”的基层来说,道德修为、个人魅力、人品官品、性格人格等软实力的征服比硬权力的领导更为有效。

“不要去做‘消费型领导。比如有些副县长总想尽可能多地支配部门的权力和资金,下面当然不买账。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想想,给部门做加法而不是做减法呢?”他向记者谈起,当年挂职副县长时,他分管妇联、科技等“弱势部门”,不仅积极为部门争取省上经费,而且创新思路、亮点频出、成绩斐然,受到全国表彰。

当然,在强调主观因素的同时也应看到,要想更好地发挥好副县长群体的作用,客观条件同样重要。应该积极为副县长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施政环境,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树立起他们的威信,激发起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有干劲、有冲劲、有动力、有号召力,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干出一番事业、造福一方百姓。

因此,一些采访对象认为,应在一定范围内扩充副县长的权力,为其履职尽责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某市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向光宜主张,一把手应为副县长落实“三权”——人权、事权和财权。

“人权”,即在组织部门推荐、考察干部的时候,涉及到副县长分管的部门,应赋予其提名权。目前虽然也有征求分管副县长意见这一程序,但很多时候只是走走形式;“事权”,即在涉及到副县长分管工作的,在允许其列席县委常委会之外,应给予其发言权,让其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主张;“财权”,即在项目审批时,原则上分管副县长签批后才能生效,为其树立权威。此外,还应给予副县长一定的工作经费保障,满足其正常的公务开销,让他们不再“捉襟见肘”。

为了达到权责统一,有专家学者建议,可以探索副县长权责明晰方面的规章制度。据记者多方了解,对于政府班子具体行政权力的规定,似乎只有《国务院工作规则》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这些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内部规程,也仅限于内部工作程序性安排。

至于县级政府,职责权限和职位说明更加粗线条,“某些地方会有一些工作文件,对行政架构和分工进行简要说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毛昭辉告诉记者。尽快加强制度建设应是破解副县长权责分离等现象的根本保障。(应采访者要求,文中涉及的副县长皆为化名)

猜你喜欢

分管副县长心态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及时传达 迅速行动 抓实抓细抓落地 胡志勇副厅长召开分管处室负责人视频会议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手机
大学毕业后娶了副县长的女儿
还是“看掐架”心态
咋这样火爆
分管动迁动心眼鸡飞蛋打悔已晚
被情妇“打”翻的副县长
四川九寨沟:“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政府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