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009-04-14李志强
李志强
前几天在读报堂上,一位同学的发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到一件事:“今年学校考入北京大学的王龙同学做一套中等难度的数学题四十多分钟即可完成。”这样的速度令我震惊: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四十分钟填空题还没做完呢?成绩好的同学完成这样一套题大约需要100分钟。由王龙同学我想到前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节目,里面的主人公是一位叫宋佳嘉的女孩:宋佳嘉出生在内蒙古,长在成都,现在的家在深圳。这三个地方带给了她草原的豪迈、西部的豪放以及特区那种敢于挑战的精神。她18岁考入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毕业后,留学哈佛大学;24岁成功进入华尔街,曾供职于普华永道纽约总部,现在就职于瑞士信贷投资银行。她的数学、英语高考分数都是145分,都是五十分钟结束考试。王龙、宋佳嘉两人为何能做题这样神速呢?其实这是个学习效率问题,今天我就谈一下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的问题。
要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集中精力,增强定力
一个人注意力不集中,那么学习效率会相当低。我们在精神散漫无法集中精力读书的时候,往往会归咎于环境不合适,我们常可听到这样的抱怨:“没有一间像样的书房,想学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者说:“附近噪声太大,所以看书的效率就很低。”还经常强调:“如果住在一个环境幽静,没有人和车的地方,学习效率不知会提高多少倍!”乍听起来,这种想法似乎很有些道理,但隔绝了外界的刺激,我们就能精神集中了吗?
科学实验表明,如果与周围的环境隔绝,刺激太少,太过于限定性的话,很难有正常的精神活动。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找出妨碍精神集中的干扰因素,并能用适当的方法加以排除,使精神的集中能持续下去。
二、夯实基础,实现飞跃
我想要想夯实基础,应当抓好如下几个环节。
首先,就是抓好课前预习。在预习过程中,边看、边想、边写,在书上适当勾画和写点批注。看完书后,最好能合上课本,独立回忆一遍,及时检查预习的效果,强化记忆。同时,可以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找出重点和不理解的问题,尝试做笔记,把预习笔记作为课堂笔记的基础。
其次,便是提高上课听课的效率。学习成绩的优劣,固然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如何对待每一堂课则是关键。要取得较好的成绩,就必须充分利用课堂上的四十分钟提高听课效率。
再次,在处理作业和习题时要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提高做题的速度,锻炼思维的敏捷性,这既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也是高考实践的需要。要分秒必争,能够两个小时做完的题目决不拖到三个小时,宁可把节余下来的一个小时用于休息、娱乐,也不要养成拖拉、疲沓的坏习惯。记得宋佳嘉准备参加数学竞赛时,她自己找了大量的习题做,每次做完,都在练习本上记下花费的时间,其目的是为了检验自己的熟练程度,训练自己适应正式竞赛的时间要求。她参加全国数学冬令营第一天的竞赛,4个半小时的题量,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了,这就是平时练习时特别注意培养思维敏捷性的结果。我们知道,每次高考时,总有考生感到时间不够用,因此,加强解题速度方面的训练就显得很有必要。此外,还应当注意思维深度的开掘,因为高考毕竟有一部分的难题,要想解决这些难题,必须把思维的触角伸得更远。我们可多读些哲学、社会学方面的书籍,多读些鲁迅的文章,多做些高考题和竞赛题,这对思维深度的培养都大有裨益。无论是思维的广度还是思维深度的培养需要的都是付出,因为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会拥有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三、拥有自信,寻找光明
每天早晨起床后,告诉自己:“我是最棒的,我一定会成功。”时时刻刻都要给自己这样积极的心理暗示。无论是在跑步时,还是在吃饭时,尤其是在挫折袭来时,必须积极地暗示自己,相信自己。人最宝贵的就是保持昂扬的斗志。一个人只要有自信,就能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那样的人。在鸟终为凤,为鱼须化鲲,所谓大丈夫,动合惊乾坤,不要畏惧,不要退缩,相信自己,我能行!相信自己了,就能为高考制胜增加筹码。尽管高考也会带给我们诸多压力,甚至可能是黑色的,但我们毕竟还可以用它来追寻光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只要我们一心一意地去追寻光明,自然黑夜便不敢再来找我们的麻烦。只要我们拥有自信,就能寻找到光明。
最后,以我写的顺口溜作结:效率、效率我爱你,夯实基础勿忘记。思维敏捷靠努力,专心致志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