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就业问题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09-04-14张一苟军平许涛
张 一 苟军平 许 涛
摘要: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大学生就业能够起到强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引发的关于提高高校创新教育水平的思考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创新能力;大学生就业;创新教育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速度的加快,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仅从人数来看,高校毕业生自2001年的114万人增至2008年的559万人,2009年更将达到610万人之多(详见表1)。学生找工作难,而用人单位也正为招不到称心的优秀人才发愁。这种矛盾现象从侧面反映出高等教育存在的某些问题。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仅凭所学的专业知识已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单位趋向于聘用创新型人才。既掌握专业知识,又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站稳脚跟。因此,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高校创新教育内容的改进与创新教育水平的提高应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一、关于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是各种智力因素和能力品质在新的层面上融为一体、相互制约、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一种合力,是以智能为基础且具有一定科学根据的标新立异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引进技术,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1]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温伯格说过:“不要安于书本上给你的答案,要去尝试发现与书本上不同的东西,这种素质可能比智力更重要,往往是最好的学生和次好的学生的分水岭。”[2]创新并不是少数人的专利。陶行知先生就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学研究表明,凡是能够正常思维的人,都具有创造发明的潜在能力。每个人天赋的创造能力并没有多大差异,而人们的创造能力之所以表现出很大差异,主要是由后天所受教育、环境影响和自身有无创新意识、是否主动开发创造潜能等因素造成的。
为什么到目前为止中国的高校没有培养出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什么中国自主研发、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药物少之又少?为什么很多产品的核心技术依赖进口?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缺乏。时下网络盛行,很多学生在完成课程作业、提交论文时上网下载摘抄的成分很大,他们很少有自己的想法,更何谈创新!这些现象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意识,注意积累知识,增长才干,培养想象力和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对于高校而言,加大力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成为刻不容缓的教育内容,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
二、深化教学改革,构建较为完善的高校创新教育体系
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可以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品质等各种综合素质,并最终激发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使其创新能力有所提高。如何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构建较为完善的创新教育体系来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前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重要课题。
1.建立相应的政策规定及管理制度
高校领导应对创新教育引起足够重视,以高屋建瓴的气势为其创造良好的条件。高校应制定创新教育的远景规划、阶段性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组织、监督、场地、经费、物资使用、科研项目申报立项管理,保障与激励机制等各项规章制度。另外,高校还应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导向,并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在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构建,保证创新教育开展有章可循,增强其规范化水平。
2.教学环境及设施的完善
高校可结合自身特色,根据创新教育内容与要求,配套建设相应的创新实验基地、实验室,并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和实验室资源,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和实验条件,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和元器件,营造一个较好的创新教育环境。
3.优化课程结构,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狭窄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课程设置应向灵活性、多样化发展,从刚性向柔性转变。首先,开设道德人文课程,丰富通识教育内容,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其次,通过必修、限选、任选课程的合理配置实现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之间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拥有相对广泛的选择空间,学生甚至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及特长跨专业、跨学科选课,接受更为个性化的教育。再次,应增强专业设置的前瞻性,科学的专业设置可以为大学生就业赢得主动权。而优化的专业设置及其所培养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又能引领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进而为大学生就业制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变传统的如过分细化、单一、死板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宽口径、强基础、注重综合能力、富有弹性的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丰富的知识储备是创新的起点和平台,让学生打开专业视野,拓宽知识面,夯实知识基础,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强调过程和方法教育,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4.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学资源及师资队伍建设
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把握每个创新教育的机会,全方位、多角度实施创新教育。课堂上,应变过去那种老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的教学模式为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的教学模式,通过启发、讨论、研究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成为课堂的主人。另外,教师还应通过带有研究性的实验课、实习课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校各个部门,包括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科技处、各院系、各教研室等应通力配合,共同把大学生创新教育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渗透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加强创新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培养、鼓励教师的创新精神,积极思考研究所教课程内容,更新旧知识,转变旧观念,以带动创新教育发展。建立以各专业学科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为主导,学生工作干部的引导为辅助,其他各部门老师的协调为保障的教师体系。针对创新教育建立具体的评价激励机制,增强教师的信心和动力。完善教学资源配置,保证施教能力,尽最大努力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要让学生不只是为了凑学分而上学,而是真正为了获得知识,增长能力而学习。
三、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和主要载体
1.实践出真知,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营造创新氛围
多方联系、构建校内外科技创新实践基地。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教学计划,分年级、分时期进行实践教学。合理、周密地安排实习时间,保证实习的数量与质量。如大一下学期进行短期参观性实践,大二进行短期了解、简单操作性实践,大三、大四进行中长期参与实习性实践等等。结合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当然,实践教学的运行和实践基地的完善程度有直接关系,这需要高校的努力以及企业的大力支持。
2.组织丰富的科技创新课外活动
组织一些活动,如社团、竞赛、讲座等,使创新精神和创新理念深入到广大师生思想深处,提高对创新的认识,使创新成为一种时尚,一种追求。
(1)创立各类以科技创新为主旨的学生社团或兴趣小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科研骨干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社团可定期举办科技创新交流、科技作品展、联系指导老师自主申请立项课题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2)举办高水平讲座,浓厚校园科技、文化氛围,从多角度启发学生思维,开阔眼界,为创新思维夯实基础。可邀请学术界、企业界知名专家、学者到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和演讲,充分发挥名家、品牌效应,让学生有学习的榜样,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3)开拓思路,有针对性地举办多种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为创新教育搭建广阔的平台。积极参加全国范围内的“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数学建模竞赛、机器人大赛等活动,并结合学校、学院特色组织不同规模的科技竞赛。
(4)鼓励学生了解最新科技动态。查新是科研创新的第一步,要知道什么是新,才能创新。教师应紧跟科技形势,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及时将各种相关专业学科的新发展信息讲授给学生听,这对学生会起到很强的激励作用。学生则应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意识地搜集查阅文献资料,增强对科技前沿信息的把握能力。
3.建立教师和学生奖励机制
针对教师参与指导课外活动、实践教学等教学活动,相应计算课时及科研工作量,并适当给予教师活动、研究经费支持。针对学生参与的各项创新活动则可视情况增加其第二课堂学分。学校可以设置创新课程模块的限选课程,要求学生完成相应学分,将创新教育纳入课程规划,而不是仅依靠课外活动这个单纯的载体。在创新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可以以增加其创新课程模块学分作为奖励。
4.注重创新品格、道德修养教育
不要忽视品格教育。能力的培养是以品格的塑造为先导的。再有创新头脑的人如果不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正直的道德情操和处理问题、组织协调、团结协作、心理承受能力等的综合素质,也不能将其称之为创新型人才。在下大力气促进创新教育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人格教育、道德教育。每位教师都应切实负起责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达到“树人”的目标。尤其是辅导员应在此方面发挥主要作用,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形式多样的创新品格、道德修养教育,并给予学生足够的人文关怀及心理疏导,教学生先做人,再做学问。
总之,高校的创新教育,不能只做表面文章,不要只看眼前效益,而应放眼未来,扎扎实实修炼学生“内功”,真正把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上去,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这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谷晓丹.浅谈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创新能力教育.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 (9): 159-160.
[2] 赵云芬,李荣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
[3] 曹洪军.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关系.辽宁教育研究,2008, (9): 119-121.
[4] 胡瑛.从大学生就业状况看创新能力培养的迫切性及途径.江南学院学报,2001, 16(1): 104-105.
[5] 吴锋.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刍议.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 10(2):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