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邓小平的和谐社会观
2009-04-14李蕊
李 蕊
摘要:邓小平的和谐社会观主要表现为邓小平的和谐发展观、和谐稳定观、和谐公正观。邓小平认为,一方面,发展、稳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目标特征;另一方面,和谐社会的发展、稳定、公正本身也必须是和谐的。和谐社会是和谐发展、和谐稳定、和谐公正的相互依存、和谐互动。
关键词:邓小平;和谐社会观;和谐发展;和谐稳定;和谐公正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9)02-0011-03
邓小平的和谐社会观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2005年以来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总体上看,虽然国内学术界从各个侧面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但目前的研究成果多是从和谐社会的个别特征去挖掘邓小平的和谐社会观,成果较为零碎,对邓小平和谐社会观内容体系的研究还很欠缺。本文在全面研读、认真梳理邓小平的论述和党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认为邓小平的和谐社会观包括紧密相连的三个部分:和谐发展观、和谐稳定观、和谐公正观。
一、和谐发展——邓小平和谐社会观的首要基础
以发展求和谐是邓小平和谐社会观的核心内容。在他看来,和谐社会首先是高度发展的社会;而和谐社会的发展本身也必须是和谐的,和谐发展是经济内部发展的和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发展的和谐,人与自然发展的和谐。
1、发展是硬道理,是社会和谐的首要基础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就只会有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然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历史经验同样证明,贫困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动荡的重要根源,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是生产力较为发达、物质财富较为丰富的社会。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观点,反复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前进道路上所有问题的关键,认为“从根本上说,手头东西多了,我们在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时就立于主动地位”。针对中国长期忽视生产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没有多大改善的现实,邓小平果断决策:中国现代化建设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邓小平的这些论断,抓住了和谐社会的根本,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国际局势的急剧动荡中,中国保持了稳定和繁荣,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因为我们搞了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
2、和谐发展是经济内部的协调发展
邓小平认为发展本身也应是和谐的,这种和谐首先应体现为经济内部发展的和谐。第一,邓小平非常关心经济发展的速度问题。特别是自1990年起,鉴于“四小龙”和东南亚一些周边国家高速发展的态势,他更是把经济发展速度提到政治问题的高度来认识。同时他也极为注重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速度、比例、效益关系。第二,邓小平重视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他认为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经济能否持续、协调发展。他把农业视为根本,把农业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来优先考虑和解决。正因为如此,中国从根本上解决了关系国计民生的吃饭问题,为社会和谐奠定了最根本的基础。而随着经济发展,当能源、交通、通信等国民经济中原本薄弱的环节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时,他又指出必须集中力量,加强投资,重点解决,以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第三,邓小平还非常注重解决地区差距问题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根据我国各地区的特点和条件,他提出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两个大局”构想,并提出了相关措施,如让先富起来的地区交税来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要鼓励和引导投资者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要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创造良好的投资和外部环境;东部发达地区要把高新技术转让给中西部不发达地区,从技术上和管理上给予支持,进行经济协作等。
3、和谐发展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民主法制的全面发展
邓小平认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民主法制的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的和谐发展。第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邓小平一系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中最突出和强调最多的。系统研究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的论述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之初,他主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目标出发去论述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腐败、犯罪、自由化倾向等问题的出现,他则侧重从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反作用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团结的角度去谈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迫切性,这实质上已经直接涉及到社会和谐问题。第二,邓小平还一直关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认为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也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他强调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关系,指出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律化,民主和法制必须紧密结合等,深刻阐明了民主政治建设对于建设社会主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4、和谐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邓小平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环境问题也高度重视。他强调良性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认为经济建设和自然开发要做到既要考虑当前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他对环境保护也格外重视,这突出表现在他对植树造林的深切关注上,认为植树造林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提出要制定环境保护法,要求科学家要研究环境保护的问题等。
二、和谐稳定——邓小平和谐社会观的重要内容
以稳定保和谐,是邓小平和谐社会观的重要内容。在他看来,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问题,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同时,和谐社会的稳定也应是和谐的,和谐稳定应是全面的、动态的稳定。
1、稳定压倒一切,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邓小平曾多次强调在中国保持稳定的重要性,强调要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久,鉴于十年动乱的沉重教训,邓小平果断提出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多次指出一定要拨乱反正,保持政治、社会局面的稳定。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确定与付诸实施,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新旧观念、矛盾与利益冲突随之增多,产生了一些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如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出现及其蔓延等,对此,邓小平反复强调要进行坚决抵制和反击。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和多种因素的作用,中国先后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学潮,使社会局面很不稳定,面对这
种情况,邓小平又一次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丢掉。”
2、和谐稳定是各方面稳定相统一的全面稳定
邓小平认为,和谐社会的稳定是政治稳定与经济社会稳定、国内稳定与国际稳定相统一的全面稳定。第一,稳定最根本的是政治稳定,同时还包括经济社会的稳定。关于如何保持政治稳定,邓小平有一系列论述,如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必须坚持和完善各项政治制度建设等。关于经济稳定,邓小平非常关注治理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和经济保持适当发展速度的问题,并指出稳定经济秩序关键是靠法制,必须运用法律规范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必须严厉打击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等。关于社会稳定,邓小平认为主要体现在社会秩序稳定和民心稳定上,这就要求必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各种利益矛盾;必须保障社会主义教育和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运用法律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实现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等。第二,稳定不仅是国内环境的稳定,还包括国际环境的稳定。关于国内稳定与国际稳定的统一问题,邓小平有深刻认识。他指出:“中国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安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为创造国际上的和平环境,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一是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原则和方式,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二是主张通过对话、合作和共同开发等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求得稳定,认为对有些国际上的领土争端,可以先不谈主权,先进行共同开发,在共同开发中消除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三是主张通过中国自身发展,维护世界稳定,强调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3、和谐稳定是安定团结与生动活泼辩证统一的动态稳定
邓小平所追求的稳定是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既稳定又发展、既民主又集中,是安定团结与生动活泼辩证统一的动态稳定。第一,邓小平认为,稳定的目的是为了改革发展,改革发展也是保持稳定的重要手段,为求稳定而不改革发展,这样的稳定是一种保守状态的稳定,是难以持久的稳定。正如邓小平所说:“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也告诉我们:维护社会稳定,不能依托于对旧体制的固守,而要通过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的持续来实现。第二,邓小平认为民主也是实现稳定的必要条件。邓小平多次强调要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同时,他还认为要把握民主的“度”,明确提出要小民主,不要大民主。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严格区分开来,要把对人民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结合起来,把民主和集中、民主和法制、民主和纪律、民主和党的领导结合起来,这体现了他对于稳定内涵的辩证把握。
三、和谐公正——邓小平和谐社会观的核心理念
以公正求和谐,是邓小平和谐社会观的核心理念。在邓小平看来,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和谐公正应是起点公正、过程公正和结果公正的统一;为了最终实现结果公正,需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把二者统一起来。
1、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
在高度发达的经济基础之上消灭一切不公正的社会现象,追求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实现人类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公正,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价值和基本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和谐的基本认识。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从社会主义的原则高度去认识社会公正问题。他指出,社会主义有两个原则:一是公有制为主体,二是共同富裕。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他又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明确将“共同富裕”这一公正要求提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
2、和谐公正是起点公正、过程公正和结果公正的统一
第一,社会的公正,首先表现为起点公正,即机会平等。邓小平认为,公正与民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实现社会公正,就必须“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不仅如此,重要的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必须通过法律和制度予以保证。第二,对于现有的社会资源如何分配,直接体现了公正原则的兑现程度,是过程公正。对在中国实行了多年的、同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邓小平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公平分配并非是分配结果的绝对均等,收入分配的原则应当是按劳分配,“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总之,只能是按劳,不能是按政,也不能是按资格”。第三,公正最后应当体现为结果公正。邓小平多次论述社会主义原则问题,坚持共同富裕、反对两极分化。他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一旦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其后果是极为严重的,因此他说:“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对于防止两极分化,邓小平认为除了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之外,还应该重视分配后的再调剂,如采取税收的办法;倡导区域之间的互相帮助以及民间的公益事业;国家必要的直接介入等。
邓小平有关公正内涵几个方面的论述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其中,关于发扬民主的论述旨在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从而实现机会平等,体现的是公正的保证原则和事前原则;关于按劳分配的论述旨在承认每一个劳动者对于社会各自不同的具体贡献,激发社会活力,体现的是公正的事后原则;关于一次分配后再调剂的论述旨在增进社会和谐、缓冲利益矛盾、防止两极分化,体现的是公正的社会调剂原则;而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旨在确立一种基本的价值取向。是其他三个方面共同追求的结果和目标。
3、和谐公正是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邓小平认为要实现真正的公正必须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并指出了实现两者统一的基本途径。第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把公有制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意味着在一个有效率的经济体中逐步增进社会公平。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平目标下的效率经济,它能够达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第二,贯彻先富、共富的大政策。为了打破貌似公正、效率低下的平均主义,邓小平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论”注重的是通过适当拉开合理的收入差距来实现效率,效率优先已蕴涵其中了。同时他又倡导以先富带动共富,这其中又包含着对公平的追求。“先富”是手段,“共富”是目的,一定时期的效率优先是为最终实现公平服务的。
综上所述,和谐发展、和谐稳定、和谐公正三者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邓小平的和谐社会观。在三者关系上,邓小平一方面始终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维护稳定、促进公正、实现和谐的首要基础;另一方面,他也从不忽视稳定的环境、公正的体制对于发展的保障作用。在邓小平的思想深处,和谐社会应是发展、稳定和公正的相互依存、和谐互动;同时,这种发展、稳定和公正本身也是和谐的,体现为社会各个子系统的和谐统一,也体现为应然与实然的和谐统一。
责任编辑: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