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教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重点高校的人才培养

2009-04-14何秀成

高教探索 2009年2期
关键词:高教大众化经济社会

何秀成

摘 要:中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程时间短,从而使得人们对大众化背景下不同高校的分类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定位认识模糊,既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也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针对此一背景,文章从高等教育的功能演进与经济社会的适应互动、地方重点高校的分类定位、地方重点大学人才培养等三个方面,讨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重点大学的发展与人才培养问题。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地方重点大学;人才培养

一、高等教育的功能演进与经济社会的适应互动

高等教育所承载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功能,已使其成为推动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中世纪现代大学的雏形在意大利诞生,宣告了人类通过高等教育的形式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法国、德国、英国、俄国等欧洲国家先后产生了大学,进而欧洲有了文艺复兴、有了工业革命。大学在美国的产生并经演进发展,使美国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大学在其初期的发展,核心目标是培养人才,然而随着德国洪堡在柏林大学赋予大学科学研究的功能,并被美国哈佛等大学所效仿、学习和推广,进一步拓展了大学的功能;随后以哈佛等为代表的大学把服务社会作为高等教育的功能之一,斯坦福大学在硅谷创立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更是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的融合推到了一个新高度。随着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初率先在全球实现高教大众化,使其三大功能发挥备至,这也是美国迅速发展成为强大国家和世界经济中心的主要原因。而在中国,由于有了现代大学,培养了大批的人才,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发展,高等教育还起到传播文化、文明和科学研究成果的作用与功能。高等教育已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边缘走到了中心地位。当今世界,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视为世界范围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因而把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和人才对经济社会的适应性作为重要目标。在全世界的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与标志之一,高等教育的形式、模式和层次的多元化,是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核心要素。这样一种认识和理念,是基于人类的科学技术已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信息化与知识经济已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标志。经济及其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不再与以往一样仅仅以拥有的资源状况为重要基础,而是以拥有的人才及其所掌握的知识——即原创性核心技术为主要基础,通过所拥有的人才及其掌握的知识(核心技术),直接或间接地支配调动各种资源,或以知识(核心技术)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推动和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没有一定的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提供最基本的熟练技术和受教育的人才,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确保真正的、依靠自身力量的可持续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尤其不能缩小他们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这是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形成的文件《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中的精辟概述。从高等教育的发展上看,它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应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相适应。若从高等教育的功能上解释,两者的应对与互动发展,其主要的理论基础应涵括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经济社会现代化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教育经济学理论,等等。如马丁·特罗的高教精英、大众化和普及化三阶段论,其应对的前提与基础就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H·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三阶段论是一个关于工业化水平或现代化水平的指标划分;经济社会现代化及教育现代化也都是从具体的指标去衡量发展的水平,而无论这些划分和评价指标是否科学或是否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但都涉及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评价问题;人力资本理论更是反映以人力作为资本、投入及其与经济社会需求和产出的一种关系;教育经济学的重要观点是人才产出与需求关系;等等。上述这些都聚焦到经济社会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适应互动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由于高等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本质属性决定的。如果高等教育的发展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从生态学上说就失去了存在的空间,也与高等教育近千年来的实践与演进过程相背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3年在《世界人口报告》中选择100万人口以上的国家所作的统计,不同国家或地区在高教发展水平上,人均GNP在500~1000美元时毛入学率为12.9%、1001~2000美元时毛入学率为19.6%,人均GNP在1万美元以上的欧洲国家为34.7%,计入北美则达51.4%。这是从统计学上在全球范围内得到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总体而言,无论从实践上还是从统计学上看,世界各国或地区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存在一个应对互动关系;从另一个视角看,世界一流大学或优秀的大学实际上都产生于发达和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而发展中的国家或地区尚难以建立起世界一流的大学,这是一种应然的逻辑关系。从这种意义上说,对我国的地方重点高校发展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即区别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办学与人才培养合理定位,以利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培养适应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并实现互动。

二、地方重点高校的分类与发展定位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教大众化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不同层次的高校在高教大众化的背景下应如何理解和定义自身的人才培养,是一个必须认识清楚的重要问题。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到跨入大众化的门槛,历程极为短暂,1999年扩招前的高教毛入学约为8%,到2002年发展到15.3%,期间仅经历四年,再到2007年的23%,也仅历时九年。[1]时间的仓促使得我们无论在实践还是理论层面上,都对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认识理解存在问题和偏差;特别是地方重点高校如何定义自身的人才培养问题,很有必要厘清。

(一)大学的层次及其分类

大学的层次及其分类应属于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是大学在人才培养中自我定位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从大学的层次上说,人们比较习惯地、简单地划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等;我国高校的主管部门则把其划分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大学、各省市重点发展的大学、一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四个层次。显然,前者的习惯和简单分类是一种简明的层次分类;后者的层次分类中前三个方面的简单分类概念上是明晰的,但后者把高职高专划作同一层次进行分类,在概念上是混乱的,引起了高教界及社会广泛的批评;而随后把高职院校从该层次分出,明确高职院校为一种类型而非层次,这是正确的,并有利于指导该类型院校的健康发展。

随着高教大众化进程的日渐深入,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内,高等教育的分类这个世界性难题日渐引起关注、备受瞩目。高等教育及高校的分类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高教进入大众化和普及化之后凸显出来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上虽然取得一些重要的成果,但至今在理论上还难以达成共识。卡内基美国大学分类,把美国的全部高校分为七个大类:大型研究大学;小型授予博士学位大学;综合教育机构(指可授予硕士以下学位、但不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学士学位教育机构;两年制学位教育机构;特殊教育机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正是美国的大学分类,指导了其大学的建设与健康发展。我国的大学简单分类也有类似的地方,如地方重点大学,大致相当于该分类的第二种类型的高校。但要比较好地对大学进行分类并指导其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上世纪90年代为了更好地指导世界各国对教育系统内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制定了《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其中把高等教育系统分为高等普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子系统并各自分成若干个层次,这对世界各国指导和研究本国的高等教育并进行分类统计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但对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用其指导自身高等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显然缺乏针对性。

(二)地方重点大学及其人才培养定位的影响要素

我国地方重点建设的大学及其人才培养定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思想观念、制度文化、传统与运行惯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学校自身的发展基础等。实际上制度文化植根于思想观念、传统和运行惯性,往往从规制、政策等多方面做出反应、施加影响,具有指挥棒的功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高校自身的发展基础是影响大学及其人才培养定位的重要条件,而且两者是相互作用的。纵观当今世界,世界一流大学都产生在经济社会发达的国家,一流的顶尖人才绝大多数都由一流大学培养,并服务于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这就是一种互动因果关系。正因如此,世界各国都在力争办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世界一流人才,并以此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竞争力和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原动力、助推器。就国家而言,需要办世界一流及优秀的大学、培养一流及优秀人才为国家的整体发展服务;而地方政府也在确立自己的重点发展大学,培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人才,两者在方向上是一致的,只是目标的主体有所不同。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差甚远,经济与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人才层次及数量需求等差距巨大,加上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及其人才分布的不平衡,不同区域的地方政府对各自地方重点大学的发展与人才培养,在涵义和实际目标上会有较大的差异。从经济的发展水平上看,除北京、上海、天津等以一元化人口为主的(省)市外,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及占全国的比重,如广东为26205亿元,占全国12.4%;江苏21645亿元,占全国10.2%;浙江15743亿元,占全国7.4%;湖北7581亿元,占全国3.6%;陕西4534亿元,占全国2.1%;四川8638亿元,占全国4.1%;广西4829亿元,占全国2.3%;广东GDP总量约为湖北、陕西、四川、广西四个中西部地区GDP的总和。而人均GDP,全国为16084元,广东28332元,江苏28814元,浙江31874元,湖北13296元,陕西12138元,四川10546元,广西10296元。[2]这显示出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其中粤、苏、浙三个沿海发达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和活跃的省份,与其他较为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影响力存在较大的差距。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大众化背景下这些地区的高教发展水平应该有差异,不同区域地方重点院校的发展与人才培养要求也应有不同,才能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实现互动。

三、地方重点大学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高教大众化背景下明晰地方重点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国家整体的办学层次、办学水平以及构筑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上述论及的高等教育的功能演进与经济社会的适应互动,地方重点大学的分类及其定位问题,前者涉及的是大学的功能与作用,后者涉及的是地方重点大学的发展及其人才培养定位。概括而言,就是地方重点大学如何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充分发挥好自身的功能,更好地为地方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正是由于地方重点大学为地方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与作用的明确定义,使得地方重点大学在自身发展及人才培养定位问题上必须关注相关的问题。

第一是要厘清大学的管理层次与办学层次及其分类关系。受长期的计划经济思想和观念影响,在人们的认识和思想观念上,总是把大学的管理层次与办学的水平层次相联系、相等同:隶属于中央管理的大学办学水平与层次要高于省市属大学,中心城市办的大学再次之;以此类推,民办高校则处于办学层次的末端。这样一来,反映到政府主管部门的具体政策与规划制定等层面工作上,总有这方面的烙印。由于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对高校形成的中央和省市两级政府管理体制,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由中央(含各部委办)管理的高校,在政策、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的优势,其办学层次、水平多数要好于地方政府管理的高校。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心城市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以及随后的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由中央管理的高校各种比较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如中央财政拨款的进一步增加、中央与省市共建使投资额度迅速提高、把一些办学水平相对弱一些的原由中央各部委办管理的院校下放到各省市管理、招生上的优先权、承担项目与师生出国修学的优先权等,更印证了办学的管理层次与办学水平层次的关系,使人们在制定新的相关政策和规划时更进一步强化这种因果关系,其最终就形成了一种互动作用的结果。当人们回顾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及审视高等教育的现状时,总会发现,世界一流大学或优秀大学并不是与管理的层次挂钩的,在世界前100名的一流大学中,如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等都是私立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也是出身于私立大学;日本的庆应大学、早稻田大学,韩国的延世大学、高丽大学等,也是这些国家的最优秀的大学之一,也都是私立大学。在中国的大地上非常需要发展一批甚至更多的高水平的优秀大学,以便促使其跨进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培养大批能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以及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拔尖人才。从管理层次上说,中央属及其重点发展的大学处于上层,地方属重点院校处于中层;从人才的培养层次上说,中央及地方重点发展的院校都应该是精英教育的部分,承担培养精英人才的责任。马丁·特罗认为,政府有责任支持、保护和发展精英教育;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可以共处于一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甚至共处于一所大学中。培养优秀精英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应以培养的层次分类而不是以管理层次分类。而当中国的精英高等教育机构涵括不同管理层次的院校时,将是大学融入世界发展潮流、创立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出许许多多具有世界眼光和影响力的创新人才之时;地方重点发展的高校也将会有一些进入世界一流和优秀大学的行列。根据马丁·特罗的高教大众化发展的精英与大众共存理论,从事精英教育的大学也可参与大众化教育,如非全日制成人高等教育等,以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和经验,为高教大众化的发展服务。因此,有必要更好地研究具有中国特色、合符中国发展需要的大学分类问题,代替当前的简单大学分类,以指导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就像卡内基美国大学分类一样。

第二是指导思想、政策及其规划的调整。指导思想的改变实际上就是解放思想,上述论及的实质就是思想观念问题。地方重点院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整个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地方政府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倚重的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教育机构,不同区域的地方政府一般都根据各自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力、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及人才需求特点,确定不同类型、不同数量的大学为重点,实施在经费和政策上优先支持的策略。但地方政府的“优先发展、重点扶持”政策实际上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本科以上层次大学的许多办学政策权、规划和决定权等在中央政府主管部门,“计划”的力量起作用,“市场”的影响力难有作为,这就形成地方政府期望重点大学的发展权与中央政府主管部门决策权之间的不协调,因而使大学的人才培养与区域性人才需求间产生矛盾与不协调。实际上这种矛盾和不协调,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及其伴随的高教大众化实现过程中的产物。高教毛入学率从1999年扩招前的8%,到2002年的15.3%,期间仅经历了四年,到2007年的23%,实际也只有九年。这种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使人才满足了经济社会的需求,但在层次结构及布局上仍存在着问题。其主要表征就是,一方面不同区域和经济部门都需要大量的适用性人才,另一方面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难以就业,并呈逐年增加的态势;同时,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具有世界眼光与思维的优秀创新型人才的不足,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严重缺失。此外,欠发达地区大量高层次人才的严重流失,更加背离了地方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原意,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负向影响。因此,高教大众化背景下高教发展及其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政策及其规划的调整就显得极其重要。

第三是不同区域的地方重点大学应实施差异化的发展策略。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等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中国、亚洲乃至世界最活跃的经济发展的地区之一,与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形成了巨大的落差。同时,我国产业与经济结构产生了巨大甚至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经济结构与布局,这就引起人才需求的巨大变化。由于中国的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及人才培养的特点是计划经济时期承传下来的,市场经济的到来与经济结构及其布局的变化,并未促使高等教育结构布局随之变化、互动,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在不同区域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一方面造成了人才供求失衡,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当前的产业与劳动力“双转移”,是东部沿海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实施经济转型的发展战略,产业层次、结构布局的洗牌变化,必然导致人才需求的变化,不同区域的地方重点大学必然要承担起不同的人才培养任务和角色,以企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互动。因此,地方重点高校“和而不同”的差异化发展,是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高教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重点大学应定义为精英教育部分,以免造成高教资源的浪费,但在不同区域的地方重点高校,应视所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及客观实际,在办学及人才培养层次上有所区别,以确保地方重点大学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如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重点大学,在差异化发展中应往高层次、高水平方向甚至于一流大学发展,以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要实现地方重点高校的差异化发展,一是要有一个合理的大学分类,二是在政策及发展规划上要有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2007 年度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edu.cn/xin_wen_gong_gao_1114/20080511/t20080511_295926.shtml,2008-05-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57-71.

猜你喜欢

高教大众化经济社会
高教明星“猎鹰”
欢迎订阅2020年《高教发展与评估》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高教强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高教论摘(高教信息2则)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