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的社会文化探源》
2009-04-14何振
何 振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档案事业源起何处,又将去往何方呢?发展的规律与动因是什么?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吸引着我国众多档案学者的研究视线,正是基于强烈的问题意识与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2008年,广西民族大学吴荣政教授主编、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的社会文化探源》一书对上述问题作了系统的回答,尤其是对中国档案事业在不同历史时代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渊源关系作了深入的探究。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课题组历时四年半完成,该书不仅丰富了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内容,同时也对我国档案事业发展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纵览全书。该书体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学术视野开阔。该书以“中国档案事业的社会文化探源”命名,所指“社会文化”,采用的是大文化概念。正如作者所言,即“指在中国古代、近代、当代的社会大环境下,与档案事业相关联的物质文化,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内的制度文化,观念形态文化和科学技术”,因而对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的研究视野开阔而全面。
第二,逻辑体系严密。全书以古代、近代、当代的纵向时间轴为历史主线,改变了以往按朝代顺序研究中国档案事业的方法,从三个时代分别人手进行归纳、总结和概括。同时,从每个时代横截面来看,又分别对中国档案事业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渊源关系进行探究,具有较大的张力。可谓逻辑严密,体系新颖,纵横交错,给人一种纵向述史、横向论学、纵横结合的立体网络感觉。
第三。论证翔实缜密。伴随中国历史而发展的中国档案事业,在古代中国档、史难分,因而,研究中国档案事业势必要考证大量的史学材料。全书史料非常丰富,逻辑推演都是基于历史史实的科学的实证研究而展开的。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发扬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良传统,做到“论”从“史”出,论史结合,从而使全书内容翔实可信,体现出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
第四,视角多维多元。该书从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的多维视角,从横向、纵向两个层面。将宏观论述与中观、微观剖析相结合,论述各种社会文化要素对中国档案事业的影响,将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的立体网络态势呈现给读者。尽管该书分析的角度多元,但由于作者取舍得法,遵循厚今薄古、洋为中用的原则,全书古代、近代、当代三部分,各自比率分别为:21.1%、20.6%、58.3%。体系安排丝毫不显零乱。重点突出而又详略得当。
第五,观点鲜明独到。冯惠玲教授曾说过,“从不同时期的研究重点可以看出,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及档案事业发展为档案学研究提出了层出不穷的新课题,档案学研究始终把握档案事业的脉搏,追踪着档案事业的走向。”《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社会文化探源》在梳理中国档案事业发展历史与现状的_同时,深入研究了其与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渊源关系,这对于思考当今档案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启发意义。该书非常明确而概括性地指出,中国档案事业与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渊源与辩证关系为:中国经济的制度、政策与发展水平决定了档案的种类、内容、载体形式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走向、规模和速度。而档案事业在适应与促进经济的发展中实现其价值并得到发展;中国政治制度的性质、特点和政治需要影响了档案事业的性质、特点、管理模式和服务宗旨,而档案事业在为政治服务中实现其价值并得到发展;中国的文化体制、文化政策、档案教育和主流哲学思想、核心价值体系制约了中国文书档案人才的整体素质及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取向和实践、理论水平,而档案事业在文件提供利用和广泛参与社会文化活动、档案为编史修志服务以及开展档案科研和档案学理论研究、吸纳国内外相关、相同学科先进理念、方法、技术中得到发展;与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连的科学技术影响档案的载体、种类、储存条件、保护设施和传播方式与传播速度、广度和深度,而档案事业在为科技发展服务中不断扩充自己的内涵。
诚然,由于课题的研究既要求具备深厚的档案学专业理论功底,又必须具备较强的史学基础,而且研究所涉及的领域社会文化因素相当广泛,各因素的相互关系也极其复杂,因此个别论述和分析难免有所遗漏和偏颇。但是,总体上说,《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的社会文化探源》一书处处均体现着作者对于档案学术探究的无比好奇,对于新问题的高度敏感,对于学术责任的一丝不苟,以及为追寻学术新知的辛劳付出,这一切充分彰显了其应有的学术价值。也正是因为作者从事学术研究的精雕细琢,该书无疑将成为读者非常宝贵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