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外资控制我国粮食领域

2009-04-14张宏伟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粮食市场海关总署外资

张宏伟

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的最新预警报告指出,外商投资企业正在加强对我国粮食领域的控制力,并直接点名指出:“丰益国际斥巨资进驻东北,企图垄断国内非转基因大豆市场”。海关总署表示,这是当前我国在粮食生产和出口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重金收购意在控制中国粮仓

早在2008年8月,市场就传出“丰益国际斥资30亿美元收购东北大豆”的消息。同时,四大巨头之一的路易达孚也在重金招聘副总经理,负责东北地区大豆粮库的谈判与大豆采购业务。

30亿美元是一个什么概念?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相当于2008年前11个月我国出口粮食总额的150%左右。2008年前11个月我国共出口粮食(包括谷物及谷物粉、豆类、淀粉块茎及薯类)349.3万吨,价值19.5亿美元。“这已说明国际资本的胃口有多大。”有业内人士这样直接表示。因此海关总署用“警告”字眼,而且说“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粮食领域的控制力在加强”,可见问题的严重性。

大豆悲剧是否会在粮食市场重演?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消费市场,而且劳动力价格低,粮食流通管理领域存在很多漏洞,趁此机会外资一定会加速进入。据媒体报道,隶属世界四大粮商之一ADM公司的益海嘉里集团,已经在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湖南等粮食主产区建立或并购粮食加工企业,并在江苏等省准备建立粮食收储企业。这种前期大举渗透,后期控制垄断的操作手法对我们来说一点都不陌生,中国的大豆业就是这样被外资“剥走”了定价权。大豆定价权失去的悲剧确实源自外资企业对中国大豆流通和加工领域的控制,但悲剧的关键不是外资的进入,而是外资的垄断。然而,这样的悲剧还会在中国粮食行业再次上演吗?一旦这种局面在粮食上重演,结果就会像植物油一样,我们将失去对粮食市场的话语权,而保障粮食市场流通领域有序、有效运作将会变得更加困难。虽然外资进入中国粮食市场短期内对我国粮食市场流通格局产生的影响有限,但长期来看,对中国粮食宏观调控和粮食安全将产生巨大威胁。

跨国粮商行为危及粮食安全

跨国粮商的目的时显而易见的,那就是通过跨国战略谋求高额利润,他们通过影响世界粮食价格和粮食生产的结构来达到这个目的。中国对粮食需求大,跨国公司一旦控制中国粮食市场,就会加大中国粮食市场的波动,同时影响到国内的粮食安全。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比什么都重要,粮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国家与人民的安全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粮食安全与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完善粮食应急储备体系,确保粮食市场供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紧急状态时期的粮食安全风险,是政府的职责,也是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前车之鉴应重拳防止控制权旁落

植物油定价权旁落已经让我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对目前的中国粮食问题是一个警惕。我们要加快国内粮食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力度,建立有特色、有优势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加强农业生产来实现粮食增产,调节好粮食储备来稳定粮价,管理好粮食、农资市场来保障农民持续增收,这是稳定粮食市场的根本。为此,政府相关部门要准确掌握市场供求状况,特别是要把握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经营情况与投资方向,及时调节好国储粮调入调出总量、节奏以及出入库时机。同时要严格控制粮食出口。同时,还应该建立多层次的市场粮食经营主体,除了中储粮,国家还要扶持培育大的民营主体粮商,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形成完整的粮食生产链条,加强和国际市场联系,形成能和国际大粮商相抗衡的局面。

猜你喜欢

粮食市场海关总署外资
本期导读
中国粮食增产为何未致丰收悖论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