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启示
2009-04-14孔凡真
孔凡真
国外农产品加工业现状
工业化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法国的农产品加工业近20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平均每年增加11.5%。加工业产值占其工业产值的20.3%,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从业人数占其工业从业人数的20%,成为法国工业中增长最快、盈利最多的行业。美国是玉米生产、加工和消费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左右。玉米加工为美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美国目前采用湿法加工玉米,该工业的年产值达110亿美元;美国大豆的主要加工产品为大豆粉和豆油,用大豆粉还可以再加工成食品、饲料及其他医用、化工等产品。法国、美国、英国、荷兰等国家马铃薯加工率分别达到59%、48%、40%和40%。在欧洲冷冻食品中近20%是马铃薯冷冻食品,美国马铃薯薯条在其国内年销售收入达20亿美元。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目前已具备生产5亿t粮食、4亿t蔬菜、5000多万t水果、5000多万t肉类、3500万t水产品和2000多万t油料的能力。中国粮食人均占有量已超世界平均水平,小麦、水稻、水果、蔬菜、肉和蛋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农产品加工发展明显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对制成农业发展和竞争、保证农民利益、调整与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主要农产品相对过剩现象也日益突出,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市场的繁荣,以致成为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实现中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瓶颈”。在主要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后,人们对基本农产品的直接消费趋于下降,而对农产品的优质化和品种的多样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农产品加工能力低下与人们日益丰富的消费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人均粮食400kg,仅是美国人均粮食的1/3,然而却出现销售不旺和农民收入锐减的严重局面,关键问题是加工能力的制约。
中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增加农业的整体效益,成为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需要农产品加工业能有加大的发展,承担起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任。从农产品加工产值和出口创汇等指标分析,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农产品加工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农业生产处于解决温饱的阶段,因此,对农产品的深加工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认识上的偏见。长期以追求数量为第一目标,忽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造成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调和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使农业收益低下。
2、技术创新能力低,科技储备不足。中国科技工作的重点在生产中,80%以上的科技经费和研究力量投入在生产中,对产后领域的科研工作比较忽视,造成了农产品加工领域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科技储备、特别是基础性的技术储备严重缺乏。无论是企业还是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普遍缺乏适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储备,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较缺乏,是中国农产品加工业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根本原因。
3、资源利用水平低,产品种类单一。从农产品加工的品种类别来看,国内产品种类较少,品种单调。在粮油加工业中,以专用粉为例,日本有60多种,英国有70多种,美国达100多种,而中国仅有20种左右:在食用油方面,日本专用油脂达到400多种,而中国仅有几种:果蔬、肉类和乳品加工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4、加工技术设备落后,规模小,加工成本高。先进的加工工艺必须有先进的技术装备来保障,才会生产出高质量、低成本、强竞争力和高附加值的产品。中国农产品加工企业整体水平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其原因有机械行业整体水平偏低的因素,也有对引进设备消化吸收不够的原因。
同时,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小,中小企业居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名牌企业较少。中小企业管理成本较高,与大企业争原料,又造成大企业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致使形成产品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和产品质量不稳定的恶性循环。另外,企业分布也不合理,过分集中或过分分散,会造成产品成本的增加和资源的难以有效利用。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对策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首先应清楚自身的优势所在,要注重利用当地农产品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地域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进行农产品加工。既要着眼于国内市场需求,又要瞄准国际市场需求,不断满足社会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数量和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方便化、安全化、营养化等需求。
1、发挥区域性优势。因地制宜地发挥本地在资源、经济、市场和技术等方面的区域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发展有明显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区域性布局。
2、采取适度规模和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要与原料基地和销售市场辐射半径相适应,不宜盲目求大。要坚持大、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共同发展,重点扶持一批大中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行产加销一体的产业化经营,促进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型主体。
3、加大技术引进、技术创新的力度。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放到重要位置,加大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力度,大力引进和开发应用高新技术、设备和工艺,不断培育和提高企业自主开发能力,着重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品质和档次,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把安全和健康食品加工作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重点,努力扩大加工企业的规模,培育出一批效益更高、竞争能力更强和带动能力更大的龙头企业;提高蔬菜、果品、水产品精加工、杂粮深加工能力和粮食转化的速度;合理调整农产品加工业布局,不断提高整个农产品加工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促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向农产品加工增值潜力大、效益高和前景广阔的行业或领域流动。
4、政府引导,综合协调管理,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整体进步。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是一个集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系统工程,要求从原料的生产到加工和销售各环节的协调发展,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化经营为保障。要树立系统发展的思路,采取有效措施,打破部门和地区的界限,成立协调组织,加强对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的领导。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方向
1、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不断发展。“十一五”期间应成为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快速发展阶段。在国家政策的调控下,以安全、健康食品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稳定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畜牧、蔬菜、林果和杂粮四大主导产业发展为重点,因地制宜,依靠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快提高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特别应该大力提高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加快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种数量,提高食品的食用方便性和食用安全档次,积极引导企业开发具有市场潜力和引导消费的新产品。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深加工能力和安全生产方面。
2、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主要学科方向。今后中国农产品加工产业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应是针对中国农产品加工基础理论研究薄弱问题,积极开展谷物化学、油脂化学、蛋白质化学、淀粉化学、分子生物学、酶学、营养学、乳品科学、肉品科学、果蔬保鲜学、工程数学和材料学等重大基础理论研究。
3、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导向。针对农产品加工中的共性和关键技术问题,研究适应工业化生产的产业化重大共性关键技术。
随着安全食品市场需求的日益增加,中国的农产品加工迫切需要实现加工原料基地化和区域化;加工产品多样化和方便化;产、加、销经营一体化和农产品增值最大化。面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未来,中国农产品加工应抓住中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大好时机,选择一批对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有重大突破性带动作用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集中经费投入,通过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全面提升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实行优先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