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的主要模式和发展趋势分析
2009-04-14李初然卞轶男
李初然 卞轶男
[摘 要]美国中小学教育中教师评价的主要评价模式有区分性教师评价、电子教学档案袋评价、增值性评价等几种模式,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教师评价理念、实施过程和评价主体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教师评价 模式
作者简介:李初然(1985-),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大学比较教育学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教育学。
教师评价是“对教师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活动”①。评价环节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教育质量。教师评价是美国开展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其研究成果比较丰富。
一、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的主要模式
(一)区分性教师评价注重个别差异的教师评价
区分性教师评价体系是一种针对教师不同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通过差异的教学评价标准和程序以及专业的评价者来保证教师素质和工作绩效的监督模式。所谓“区分性”即差异性,评价的目标不是比较教师的水平高低,而是在评价中尊重个性差异和多元价值,以承认差异为前提辨析教师工作的优劣,达成保证学生学业成绩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评价目的。区分性评价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知识建构,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不受评价者价值观的限制就关心的东西及存在的问题表达意见,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意识和能力。
美国许多州都依据《促进实践一种教学框架》所描述的教师专业能力, 为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并结合本州目前实际情况建立区分性教师评价体系,以适应教师的需求差异和多种选择。
(二)电子教学档案袋评价充分发挥教师自我评价的作用
电子教学档案袋( E-teaching portfolio) 是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建立的教学档案袋,近二十年在美国的一系列教育评价中得普遍推广。而在教师评价方面, 越来越多的教师包括教学管理人员对传统的评定模式表示质疑和不满,因为不管是设定多项选择测验还是每年一两次课堂观察的校内评价都很难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际表现给予恰当评价。
通常可把档案袋分为三种: 过程型、结果型和展示型。其中, 过程型教学档案袋多反映教师在某阶段的表现, 目的是评价他在某一时期或某方面的进步;结果型教学档案袋多表明某阶段实现预定目标的情况;展示型教学档案袋则用于展示或者评比教师在某些领域取得的优异成就。多数情况要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选择不同的教学档案袋类型, 但有时也是几种类型的融合。
(三)增值性评价通过学生学业进步幅度间接评价教师
所谓增值评价,是指通过收集学生多年的测试分数,以此追踪学生的学业进步,并根据学生积累的测试分数变化来判定教师,学校或学区对学生教育效果的一种评价方法。这种评价的依据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关注的重点比如测试分数的高低这类统一的标准,而是学生在某一阶段取得的学业成就进步的幅度,同时强调对比的公平。通过分析统计相关数据,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从诸多相关因素中分解出来,做出教师教育效果“净”影响的评价,从而让教师清楚了解目前的教学效果并积极反思自己在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田纳西州率先将增值评价用于教师评价。该州1992年通过《教育改革法》,将增值评价作为一项重要措施成为法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后宾夕法尼亚州和俄亥俄州等其他23个州的上百所学校也开始使用,尤其是在美国联邦教育法《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案》出台后,这种评价方法收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的青睐。
二、美国高校教师评价的趋势展望
(一)教师评价的理念——从“投入为本”的评价过程向“产出为本”的评价过程的转向
美国教师评价的一个发展趋势体现在从传统的“投入为本”的评价过程向一种“产出为本”的评价过程转向。这里的“投入”是指教师的教学实践,而“产出”指的是学生的学业成就,也就是说从传统的过分关注“教”的过程向关注学生“学”的过程转变,把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评价有机结合的同时培养优质的学生和高质量的教师。目前美国有24个州正在开发和执行教师绩效评价制度,要求每一位教师能够证明自己掌握足够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成绩。②
(二)教师评价的实施——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评价体系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一直到现在, 美国教师评价由传统关注“教”的评价过程逐渐转向关注“学”的评价过程,从而把教师评价和学生学习结果有机联系起来。在这种背景下, 美国有些州尝试建立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评价体系。例如,路易斯安那州建立了第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与考核体系。该体系主要是把焦点放在课程评价和教学评价上,与仅仅关注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师课堂表现的传统评价体系相比, 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推动学校发展等方面具有更大潜力③。
(三)教师评价的主体——突出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自我评价是一种突出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和提高参与积极性的很好方式。它与教师的自我反省、监控和促进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收集自己相关的教学数据进行判断和反思,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思考提高和改进的途径。通过从不同角度了解评价结果,找出自己教育教学方面的不足,可以很大程度上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也是非常有益的。教师是其教学效果的最后仲裁人,也是通过评价期望发改变的执行者。
我国目前开展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和教师的专业素质。实施中既要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同一要求,也应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和对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个性发展提供相应的空间。而美国在教师评价方面起步较早,发展也比较完善,对我国的教师评价及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引文索引
①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 第98页
②King,ledyard,(2006)‘Qualified teachersdifficult to define, Tribune-Review, January 13,2006
③项聪,美国教师评价的最新改革动向,校长参考,2007,12
参考文献
[1]王景英,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刘淑杰,陆兴发,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评价方法探微---美国教学档案袋述评,外国教育研究,2002,5
[3]李进忠,美国教师评价的新趋势[J],基础教育参考,2004,3
[4]杨宁燕,美国区分性教师评价体系的经验与启示,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
[5]杜雪兴,发展性教师评价教育评价的新举措[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12
[6]项聪,美国教师评价的最新改革动向,校长参考,2007,12
[7]蔡敏,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改革的有益经验介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