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与对策

2009-04-14张旭昌

消费导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责任意识企业

张旭昌

[摘 要]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入手,通过介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来思考如何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制度,以期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建设有所裨益。

[关键词]企业 社会责任 责任意识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目前还存有争论。1924年,谢尔顿在他的《管理的哲学》中第一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自该术语被提出后,理论界一直对此持有争议,人们从各种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界定和细分,但仍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世界商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The World Business Council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BCSD)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经济,员工及其家庭,当地社区和社会做出贡献,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是与经济发展和生态平均相并列的第三产业支柱”。 英国国际领袖论坛(IBLF)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运营应当公开透明、符合伦理道德、尊重劳工社群以及保护自然环境,从而既能为股东也能为全社会持续创造价值。企业的责任除了为股东(Stockholders)追求利润外,也应该考虑相关利益人(Stakeholders),即影响和受影响于企业行为的各方的利益。[1]

我国学者刘俊海认为,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营利或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而且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这种社会利益包括雇员(职工)利益、消费者利益、债权人利益、竞争者利益、当地社会利益、社会弱者利益和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等内容。[2]张士元等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谋求自身及其股东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出发,为其他利益相关者履行某方面的社会义务。[3]

笔者较为赞同张士元等人的看法,企业社会责任之定义应与责任内容吻合,既不能责任范围过小,也不能要求企业承担过多的责任,毕竟企业性质上是赢利性经济组织。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现状

前段时间的三鹿奶粉事件再一次的把企业社会责任推到了风口浪尖。此次事件,充分暴露了一些企业对其社会责任的漠视与无知。三鹿集团就因自己的短视行为导致了自己被破产兼并的下场。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后很多企业都踊跃捐款捐物,影响很大,体现了一些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但是当前我国相当多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比较缺失的,体现如下:

一是不能合法保障企业员工权益。这点在我国非常普遍,部分企业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做出侵害职工权益的行为。比如有的用人单位没有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是在劳动合同中订立一些减轻、免除企业义务而加重劳动者义务的条款,甚至规定一些明显违反法律法规的条款,如与女职工约定在劳动合同期间不能结婚或生育等。还有一些企业忽视职工安全生产、职业健康问题,导致纠纷不断、灾难频生,如矿井地下作业忽视工人安全保障条件。企业的此类短视行为会大大降低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对企业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二是企业生产的产品对消费者产生危害。企业最核心的任务就是生产并向社会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然而,近年来我国的一些企业在社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仅不能令人满意,有的产品已对消费者产生危害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典型如“毒奶粉事件”、三鹿奶粉事件。部分企业盲目追逐利益,置消费者的健康于不顾,妄图多快好省的赚取最大利润,完全丧失了作为社会一员应具有的道德感责任感。这种非理性的短视行为一经曝光,企业将很难再立足于市场。

三是资源利用效率过低,生态破坏比较严重。由于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也日益加剧。据报道,由于污染每年将会导致50万人口的死亡,我国4口%的地区受到酸雨的影响,87%的河流被污染,这些绝大部分都与企业的生产行为有关。

四是企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捐蹭较少。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与享受了社会发展的成果。因此,企业应该对社会有所贡献,承担社会公益和社会捐赠责任。全国政协委员、民政部原副部长李宝库在2007年“两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大陆由官方牵头组织的非政府组织每年所接受的捐款中,有75%来自海外。同时,在大陆1000万个正式注册的国内企业中,只有1%的企业做公益事业,99%的企业都不向社会做任何公益贡献。

三、强化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议

一是企业应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积极的企业责任观,把社会责任理念变为自觉行动,构建企业社会责任长期发展战略,实现企业经济与社会效益共赢。企业管理者理念都应该与时俱进,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有关知识的学习,不断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如提高员工工资水平,改善员工福利待遇,关心员工身心健康。这不仅会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加快着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是政府要积极引导和监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创造利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环境,拓宽企业参与公益渠道。同时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上,要对企业承担、履行社会责任予以引导、支持、保障。政府机构要制定和完善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政策法规,积极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倡导和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经常化、规范化、法律化。我国虽然在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有部分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内容,但还没有形成较为完整和系统的体系。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应该按照国际上企业的社会责任的相关规定,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条款,约束和规范企业的行为。明晰企业承担企业责任的范围,对乐于、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予以各种支持,如减税。

三是社会公民和消费者要树立责任意识,主动参与监督企业展行社会责任行为,努力营造负责任的社会氛围。作为社会公民或消费者应该树立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从维护自身的利益出发,积极主动参与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行为的行动中,创造一种企业不能违背和不敢违背社会责任的社会大环境。社会媒体也应利用自身的舆论优势,宣传报道积极的行为,形成模范效应,同时在道德上谴责那些恶意规避、漠视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形成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

总之,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这个全新的理念,我国基础相对薄弱的企业在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时,不仅需要有企业的自觉意识和制定社会责任长期发展战略的行动,而且还需要政府制定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引导、约束和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同时也需要社会公民和消费者以及一些非政府组织积极主动参与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形成全社会的共同支持机制,从而达到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参见《企业社会责任标准(SA8000标准)概述》,资料来源:http://www.istis.sh.cn/zt/list /pub/inhb/JST/jingji/1178703518d164.html。

[2]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3]张士元、刘丽:《论公司的社会责任》,《法商研究》2001年第6期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责任意识企业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